
因特尔Intel桌面处理器CPU历史回顾.doc
16页因特尔Intel桌面处理器CPU历史回顾(组图)2010年08月09日 星期一 下午 10:5110年前Pentium 处理器的诞生,从当初 60MHz主频到今天的主流3066MHz主频,而双核时代的到来,为PC技术增加了一道“彩虹”,20年可以改变缔造很多经典,我们仅从处理器CPU频率变化就足以让世人耳目一惊 而在桌面处理器CPU领域,Intel具有哪些最值得我们回顾的产品呢?intel处理器CPU型号大全1971年:4004 微处理器4004 是Intel第一款微处理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处理器,4004的诞生要归根于Busicom 计算器,因为当初这款款微处理器是作为日本计算器制造商 Busicom项目的一部分,开发一套用于可编程计算器家族的芯片,Busicom最初为这个计划提供了12种定制的芯片,Busicom 向Intel支付了 60,000 美元,因而获得了该微处理器所有权,之后Intel提出用 60,000 美元换回微处理器设计的所有权,Busicom 同意了英特尔的请求,并且于1971 年 11 月 15日,Intel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 4004 处理器,该处理器拥有2,3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108 KHz,当时售价为 299 美元。
4004 微处理器1972 年:8008 微处理器8008是Intel在1972年推出的,它的性能是4004的两倍,拥有3,5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00 KHz,并且于1974年被一款名为 Mark-8 的设备采用,Mark-8 是第一批家用计算机之一,此时台式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最初雏形8008 微处理器1974 年:8080 微处理器Intel在1974年推出了性能更强大的8080处理器,拥有6,0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 MHz8080是第一款个人计算机 Altair 的大脑在当时,计算机爱好者花费 395 美元即可购得 Altair 套件,之后的数月内,Altair 的销售量达到数万台,造成了电脑销售历史上第一次缺货现象8080 微处理器1978 年:8088 微处理器趁着市场销售正好的时机,以及市场需求的提升,Intel在1978年推出了性能更出色的8088处理器,该处理器拥有29,000晶体管数量,速度可分为5MHz、8MHz、10MHz三个产品,首次在商业市场给消费者提供了更自由选择,同时Intel成功将 8088 销售给 IBM全新的个人计算机部门,使得 8088 成为了 IBM 全新热销产品IBM PC 的大脑。
8088 微处理器1982年:286 微处理器286(也称 80286)是处理器进入全新技术的标准产品,拥有134,000晶体管数量,具有6MHz、8MHz、10MHz、12.5 MHz四个主频的产品,286是Intel第一款具有完全兼容性的处理器,即可以运行所有针对其前代处理器编写的软件,这一软件兼容性也成为了Intel处理器家族一个恒久不变的特点,该产品发布后的 6 年内,全世界基于 286 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便达到了大约1,500 万台第一款兼容性286处理器1985 年:386微处理器为了适应企业的全球化发展,Intel于1985年秋天发布了一款386处理器,它可以说是286的升级版本,拥有275,000个晶体管数量,约是最初的 4004 处理器的 100 多倍,386是一个 32 位的“多处理”芯片――即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具有16MHz、20MHz、25MHz、33MHz四个主频的产品支持32位运算的386处理器1989年:486 微处理器486处理器拥有120万个晶体管数量,频率分为25MHz、33MHz、50MHz三个版本,486处理器的应用意味着用户从此摆脱了命令形式的计算机,进入一个 “选中并点击(point-and-click)”的计算时代,486处理器首次采用内建的数学协处理器,将负载的数学运算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显著加快了计算速度。
80486DX标准版本1993年-1997年:奔腾处理器奔腾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并且影响了PC领域十年之久,目前该“名字”依然在沿用,奔腾处理器支持计算机更轻松的集成“现实世界”数据,如语音、声音、手写体和图片等第一款Pentium处理器1993年3月22日,英特尔同时发布Pentium 60MHz 和 66Mhz 处理器,并且都采用了0.80 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1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4年3月7日,英特尔同时发布Pentium 90MHz 和100Mhz 处理器,并且都采用了0.60 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Pentium处理器内部结构1994年3月10日,英特尔发布第一颗笔记本Pentium 处理器(Pentium 75MHz),采用了0.60 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5年3月2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120MHz处理器,采用了0.60 微米/0.35两种工艺技术,不过核心依旧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5年6月,英特尔发布Pentium 133MHz处理器,采用0.35工艺技术制造,核心提升到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Pentium MMX多媒体处理器1995年11月1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150MHz、Pentium 166MHz、Pentium 180MHz、Pentium 200MHz四款处理器,并且采用了0.60 微米/0.35两种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由550万个晶体管组成。
此时INTEL在以前设计基础上增加了L2 cache为256K和512K两种版本1996年1月4日,英特尔又发布Pentium 150MHz、Pentium 166MHz两款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不过核心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6年6月1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不过核心还是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7年1月8日,英特尔发布两款MMX 指令技术的Pentium 166MHz、Pentium 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4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8年1月12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266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7-1998年:奔腾II处理器1997年5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233MHz、Pentium II 266MHz、Pentium II 300MHz三款PII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7年6月2日,英特尔发布MMX 指令技术的Pentium II 233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450万个晶体管组成。
Pentium II处理器1997年8月18日,英特尔发布L2 cache为1M的Pentium II 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550万个晶体管组成在1997年Intel开始将其处理器全面转入了slot1接口平台,而Intel的这一发展也被看作是其技术策略受市场需求强烈影响的强有力的证据对于使用slot1接口唯一的技术解释就是处理器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放置二级缓存因此要将其放在另外的一块电路板上面 而在这个时代的开始Intel也推出了不带二级缓存的采用slot1接口的赛扬处理器在这个时期100MHZ频率的SDR内存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但是Intel却惊人地宣布他们将放弃并行内存而主推一种名为Rambus的内存,而一时间众多大公司如西门子、HP和DELL等都投入了Rambus的门下,不过后来DDR内存的流行也证明了Intel的失败1998年1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333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8年4月15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350MHz、Pentium II 400MHz和第一款Celeron 266MHz处理器,此三款CPU都采用了最新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6月29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Xeon 400MHz处理器,同时提供 L2 cache为512K和1M两种版本,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8年8月24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4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8年10月6日,英特尔发布L2 cache为512K 的Pentium II Xeon 400MHz处理器,同时此CPU是专门为双处理器服务器主板而开发,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9年1月5日,英特尔发布L2 cache为512K、1M、2M三中版本的Pentium II Xeon 450MHz处理器,同时此CPU是专门为四路处理器服务器主板而开发,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1999-2000年:奔腾III处理器socket370接口的Pentium III处理器1999年2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450MHz、Pentium III 500M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从此INTEL开始塌上了PIII旅程!1999年5月1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5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9年8月2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60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slot1接口的Pentium III处理器1999年10月22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500MHz~733MHz多个处理器,此时采用了最新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 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2000年3月8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1.0GHz处理器采用了最新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 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 从此INTEL迈上了G时代里程2000年3月2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850MHz、Pentium III 866MHz处理器,采用了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 cache为256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2000年5月24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933MHz处理器,采用了0.18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 cache为256K的二级别缓存,核心由2800万个晶体管组成socket370封装开始推出的时候,有一部分消费者舍弃了slot1平台而选择了新的处理器。
新的PGA封装分为PPGA和FC-PGA两种,前者较为廉价,因而被赛扬处理器所采用,而更为昂贵的后者则被奔腾III处理器所采用例外的是:采用Mendocino核心的赛扬处理器同时有这两种不同封装的版本采用PPGA封装的赛扬处理器可以通过转接卡在slot1主板上使用,而采用FC-PGA封装的奔三处理器则无能为力了2000-2002年:Pentium 4处理器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4处理器2000年11月2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4 1.4GHz、Penti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