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之间的关系 郝玉林.ppt
19页Company LOGO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 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 之间的关系郝玉林12345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v土地利用规划 (land use planning ) 概念: v 土地利用规划亦称土地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 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 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是根据土地开发利 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 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 的技术经济措施 v 它是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利用为中心,对土 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做统筹安排和长远规 划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 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v农业区划 (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概念: v 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农 业区域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因而农业成 为空间形态变化最明显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的地 区差异,大至全世界,小到一个地方,都是客观存在的 ,且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农业区划就是这种客观的 农业地域差异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是因地制宜地 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的科学依据 v 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 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 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 ,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 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 、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 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 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 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 农业区划农业区划农业区划的内容体系,一般包括四个 方面: v农业资源条件区划包括农业气候、地貌、 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生态等区划 v农业部门区划包括农、林、牧、渔各生产 部门和各主要作物的区划 v农业技术改造区划包括农业机械化区划、农业 水利化区划和化肥、土壤改良、农作物品种、植物保护 、农村能源等区划 v综合农业区划是整个农业区划的主体和核心。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 概念: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 管理各项资源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 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在中国,城市 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城市规划v 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 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 、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v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 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 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 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 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 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 ( regional planning ) 概念: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 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 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 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 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 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规划v 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 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 现有的技术经济构成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 势,在掌握工农业、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和城镇等物 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 构,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统一安排为工农业、 城镇服务的区域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水利建设、建 筑基地和环境保护等设施,以及城郊农业基地等,使之 各得其所,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为生产和生活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国土规划国土规划 ( territorial planning) 概念:国土规划是从土地、水、矿产、气候、海洋、旅游 、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确定经济布局, 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资 源综合开发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步骤,提出国土开发 、利用、整治的战略重大措施和基本构想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区域的自然 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而进 行全面的规划。
国土规划v 是为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中国领土以内地上、地 下、海洋或大陆架的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源而编制的最 高一级(在区域规划之上)的规划 v 它在地域空间内要协调好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四者 之间的关系 v ,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体系的规划和重大基 础设施网的配置,把国土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 的整治保护密切结合起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之间的关系v 农业区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自然地域分异与劳动地域分 异规律,其区划指标体系侧重农业生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 v 由于土地利用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土地利用系统,即自然 -社会-经济复合体,因此土地利用考虑要素更全面,其 服务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之间,社会、经济、生态 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土地利用规 划是比农业区划层次更高的综合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v 在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在城市规模的确定 上存在着土地利用规划跟着城市规划跑的现象但从法 律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是错误的 在城市规模的 确定上应当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
v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分属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 管理部门分别管理和编制具体体现在两个规划编制的 整个过程都要求两个部门充分介入确定编制任务后, 双方互派人员参加对方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互为对方 提供有关资料,编制过程中就城市用地规模、布局、发 展方向等相互协调,规划的成果中要反映“两规”协调的 内容;在规划报批阶段,城市规划应送土地部门审查, 土地利用规划应送城建部门征求意见 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v 土地利用规划,准确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 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 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 ,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v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 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 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规划之间的关系v 土地利用规划为国土规划的专项规划应充分理解和吃 透国土规划中对经济发展的估计和部门发展的要求,合 理的安排各业用地和各部门用地的数量和空间布局的要 求而国土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土地管理部门 的建议和意见,在它的其他专项规划中,相关内容需与 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v 国土规划虽然为宏观规划,但从当前的运作情况来看, 各地没有详细的编制国土规划因此,国土规划的很多 内容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利 用规划承担的内容较重,且因为专项规划的性质,有很 多宏观问题很难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