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4页《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说目标《花钟》这篇课文是一篇带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人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真是奇妙啊!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拿到教材后,我把握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对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这是学生理解与教学上的难点,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读书说体会,个性化的演读等阅读实践,来降低教学难度,突破教学难点搭设梯子,通过迁移拓展运用,让学生确确实实地学习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怒、暮、燥、雅”等 8 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3、情感目标: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二、说大纲,说理念“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因此,让学生在在合作中探究,在想像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成了我这堂课的设计依据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花钟》时,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我还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有关花钟和有关各种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内容,使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我们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是对的,但是,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讲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钟》第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好这段,我进行了示范朗读三、说教法,说学法首先尝试进行巧妙的学科融合,让师生、生生在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
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 ”这又是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找“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替换,不仅加深了对“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种词语的活用,词语的内化实现一举多得其次注重愉悦的情感流淌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适意安居” 淡化了教学行为,淡化了僵硬的学习,而学生却学得那样轻松自然,愉快充实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欣赏了花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美,科学家做法的奇妙,并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读、辨,感受到了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愿望尊重学生经历了可贵的情感体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课上,始终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如: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说“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美的花,老师也禁不住想放声朗读,同学们愿意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吗?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华,从而更加产生了对花钟、对各种花的喜爱,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国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注重朗读、默读等综合感知的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四、说教学程序,说设计意图(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板书“钟” ,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 ,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课件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3、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小要求:(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把它们读准确 3)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1、接下来欧阳老师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2、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说说哪个生字只记起来有困难,大家讨论讨论)指名读3、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小组开火车读4、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 (文稿演示,结合课文解词)(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同桌合作,你读我找2、出示并欣赏照片,说出花的名字3、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读书,告诉另一人花儿开放的时间) A、读读这些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老师读,自己读读,你觉得怎样?)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有个性的朗读 ( 你觉得啊句写得最好,最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带上自己的感受和动作,引导解词——我们想记住哪一个生词,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我读几遍,一定会记得挺牢)D、演示钟面引导学习 1)下面,老师和同学们配合来读一读,咱们一起去探寻这座花钟里的奥秘 (老师说什么时间,你们说什么花开;说什么花开,能对出时间来吗?)师生配合读(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2)同桌读、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问答、抢答)3)引导摆“花钟” ,黑板上的这座花钟,我想请两名同学来帮我修建,谁来?4)当小小讲解员,介绍奇妙的“花钟“同学们,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记忆力,能背诵的就记下来,不能背的可以看“花钟” ,也可以看书这么美的文字,你想把它记下来,有什么好办法?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花开放的时间?(补充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_____点,____花_______。
)(自豪地夸夸咱们修建的这座花钟——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五)习写生字作者经过留心观察,发现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我们要写的生字,相信你们也能写好1.出示生字:艳、内、梦、醒、苏2.学生留心观察并书写3.师范写“醒”字4.学生练写“醒” 总结延伸: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 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老师相信,大自然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大家去发现,有了新的发现别忘了告诉同学们和老师哦!看花钟,其它时刻用什么花来表示,这就需要你们,到书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了!拓展作业:留心观察学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它写下来五、结束语总的说来,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即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在语言,力求让学生在文字工具掌握的过程中,塑造一颗颗鲜活的个性化的童心教后反思一、教学过程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