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一招
  • 文档编号:224229022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希望你喜欢 #184022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多么重要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最终学好,用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导课有趣 “授业无趣,必不乐学”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讲授,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在授课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导入课题的问题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趣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物理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从而对本节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热情例如讲“汽化和液化”时,演示“纸锅烧水”,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流体压强和流速”教学中,教师用力向漏斗管口吹气,请学生观察下方紧贴漏斗壁的乒乓球是否会掉下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由此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除演示实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讲述一些趣味小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授“重力”时,可以讲一下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既展示了“万有引力”的物理情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举例寓趣,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化枯燥为生动,善于举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液体中传播”时,举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来说明问题,在进行“汽化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杯子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教学中的进程,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个个“为什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其主动思考,大胆回答,从而真正掌握知识例如讲“压强”时设疑:为什么好汉握不烂鸡蛋,而放在桌上,只要一个手指往下一按,就压破?讲“汽化和液化”时设疑:为什么喝热茶时我们要先吹吹气再喝?像这类设疑,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兴趣 三、新奇实验,见之生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新奇有趣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给他们带来丰富的乐趣。

      例如在学生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教师演示“筷子提米”,让学生在不可思议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在讲“透镜”时,教师让学生用凸透镜把太阳光汇聚到火柴上,亲眼目睹火柴的热烈燃烧,惊奇之余,兴趣倍增;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让学生体会:竟然可以用蜡和树枝塑造美丽的冰雪世界……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把理论知识转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实在的知识,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联系实际,强化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在实际中发现知识,又要在实际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比如:在学习了“电磁铁”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比比看谁制作的磁性更强;学习了“重力”之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倒翁和重锤线,并告诉他们:重锤线可使建筑工人工作起来更方便,而制作销售不倒翁使商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强调:知识就是财富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真正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去指导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智慧,解颐笑语,深入浅出,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就一定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8402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玻璃 水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184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84005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实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试验 …… 进行试验 ……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184006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 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 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 ) ……提出问题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商家运营(初级)认证关键数据指标解读与分析.pptx 商家运营(初级)认证数据分析与运营优化.pptx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短视频运营风险管理与合规性.pptx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变现途径探索与实践.pptx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内容效果评估与优化方向.pptx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短视频内容策划与创作.pptx 信息流广告(中级)营销师挖掘创意灵感结合品牌特色制定差异化内容.pptx 内容创意(中级)营销师深入了解目标受众制定精准的内容策略.pptx 信息流广告(中级)营销师核心技能指南.pptx 商家运营(初级)认证客户反馈收集与处理.pptx 商家运营(初级)认证市场分析与目标定位.pptx 商家运营(初级)认证运营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pptx 搜索广告(中级)营销师深入研究行业关键词挖掘潜在需求.pptx 品牌广告(中级)营销师媒介效果的实时监测与优化.pptx 内容创意(中级)营销师结合品牌特色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创意.pptx 巨量千川(中级)营销师预算分配方案.pptx 搜索广告(中级)营销师关键词策略与扩展.pptx 搜索广告(中级)营销师搜索广告在数字营销中的重要性.pptx 搜索广告(中级)营销师深入了解行业趋势与动态及时调整投放策略.pptx 搜索广告(中级)营销师中级营销师在搜索广告中的定位与职责.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