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doc
20页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测试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降落到地面上后其pH会逐渐变小是因为酸雨中的亚硫酸被缓慢氧化B.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C.“嫦娥二号”研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D.玻璃中含有的酸性氧化物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答案]D[解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pH逐渐变小的原因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与O2发生缓慢氧化生成强酸H2SO4,导致雨水酸性增强,pH变小;用于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SiO2;研制“嫦娥二号”一定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用于雕刻工艺玻璃上纹饰的是氢氟酸而不是NaOH溶液,故答案为D2.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漂白效果会明显增强B.食用碘盐中,所加含碘物质中碘元素化合价为+3价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杂质,不能用它勾兑饮用酒D.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列为空气污染物的是SO2、CO2和NO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热点知识,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A项中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褪色,但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漂白效果减弱,A错误;食盐中加的碘一般是KIO3,碘的化合价为+5价,B错误;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严重的可使人死亡,C正确;空气质量报告中列为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附颗粒,D错误3.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答案]D[解析]选项A中HNO3能将SO氧化成SO;选项B中KMnO4能将HCl中的Cl-氧化成Cl2;选项C中HNO3会把Fe2+氧化成Fe3+,故A、B、C三项的酸化方法均不正确4.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答案]A[解析]B项中是Cl2置换出了KI中的I2,I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项由于加入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若溶液中含有SO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铜片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D错。
5.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其中生成的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A.0.2 mol B.0.4 molC.0.6 mol D.0.8 mol[答案]A[解析]由电子守恒可得n(NaNO2)=n(Cu)=51.2 g/64 g·mol-1=0.8 mol;由元素守恒知n(NaNO2)+n(NaNO3)=n(NaOH)=1.0 mol,则n(NaNO3)=0.2 mol6.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则下列对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解释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浓硝酸不稳定B浓硫酸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变黑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SODCl2和SO2均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和SO2均具有漂白性[答案]A[解析]浓硝酸不稳定,在光照下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其中使溶液呈黄色,A项正确;浓硫酸使pH试纸先变红后变黑,体现浓硫酸的酸性和脱水性,B项错误;C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SO或HSO,错误;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而SO2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由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致,D项错误。
7.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C.硅胶吸水后不能重复使用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两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与HF反应生成的SiF4不属于盐类,A项错误;硅胶加热失水后可以继续使用,C项错误;图中SiO2与碳酸钠反应、硅酸的生成及硅酸分解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8.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Cl2与Fe、Cu反应均生成高价氯化物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C.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ClO-与Fe2+、H+均不能大量共存[答案]A[解析]Cl2一般将可变价态金属氧化到最高价,选项A正确NH4HCO3受热分解变为气体,是化学变化,I2受热升华变为气体,是物理变化,选项B错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化合反应;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ClO-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选项D错。
9.碘是一种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元素,已知I2能溶于NaOH或KI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3I2+6OH-===5I-+IO+3H2O(HIO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和I2+I-===I,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与卤素单质相似的性质,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IBr加入Na2S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IBr+S2-===I-+Br-+S↓B.IBr加入KI溶液中:IBr+2I-===Br-+IC.IBr加入NaOH溶液中:IBr+2OH-===IO-+Br-+H2OD.IBr加入AgNO3溶液中:3IBr+5Ag++3H2O===3AgBr↓+2AgI↓+IO+6H+[答案]C[解析]选项A中化学方程式相当于卤素单质氧化S2-,易判断是正确的;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IBr加入NaOH溶液中相当于IBr在水中先发生水解,最初产物应为HIO和HBr,因此最终产物必有Br-,但HIO发生歧化反应转化为HI和HIO3,故选项C不正确;同理IBr加入AgNO3溶液中可看成IBr在水中先发生水解,最初产物应为HIO和HBr,HIO发生歧化反应转化为HI和HIO3,再分别与Ag+作用形成沉淀,所以选项D正确。
10.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B.用浓氨水跟生石灰反应制取NH3C.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C2H2D.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取NO2[答案]C[解析]题图中是一个固体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用排除法,制取氯气需要加热,NH3和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11.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N2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 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⑤过量铁与稀硝酸 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A.②③④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②是可逆反应;③中MnO2不能氧化稀盐酸;④中铜不能还原稀硫酸;⑥中生成的CaSO4微溶而附聚在石灰石表面,隔开了石灰石与硫酸12.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答案]A[解析]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则收集比空气轻的且与空气不反应的气体,有①③⑤,A正确;由B进气可收集比空气重的且与空气不反应的气体,有②④⑦⑧,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C项中⑤NH3和⑦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中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不能将水排出,不能收集任何气体。
13.从某些性质看,NH3与H2O、NH与H3O+、NH与OH-、NH2-与O2-相似,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KNH2反应:NH4Cl+KNH2===KCl+2NH3↑B.二价活泼金属M与液氨反应:M+2NH3===M(NH2)2+H2↑C.盐酸与MNH反应:2HCl+MNH===MCl2+NH3↑D.氯化铵与MO反应:2NH4Cl+MO===M(NH2)2+2HCl+H2O[答案]D[解析]A项可以看成与KOH反应,因为NH与H3O+、NH与OH-相似,则生成NH3;B项相当于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C项相当于与MO反应;D项相当于HCl与MO反应,发生的反应为2NH4Cl+MO===MCl2+2NH3↑+H2O1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对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B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K2CO3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未见沉淀生成BaSO3是可溶性钡盐[答案]A[解析]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是HNO3发生分解产生的红棕色NO2气体溶于其中的缘故;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是因为Cl2与I-反应生成的I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与盐酸作用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钾盐也可能是KHCO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未见沉淀生成是因为BaSO3可溶于HCl,故答案为A。
15.如右图所示实验室制气装置现提供下列试剂: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食盐;④二氧化锰;⑤过氧化氢;⑥浓氨水;⑦生石灰,利用以上试剂和该制气装置,不能快速制取的气体是( )A.O2 B.Cl2C.HCl D.NH3[答案]B[解析]A项:2H2O22H2O+O2↑;B项:需加热,不适合;C项:盐酸HCl↑;D项:NH3·H2ONH3↑+H2O16.在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推断中有错误的是( )①放出的气体除SO2外还有H2②只放出SO2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 mol③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