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必修3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测试题.docx
4页高二地理必修3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沿106.5°E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1~3题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2、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水C.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3、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B. 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C.土壤主要为紫色土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解析】:第1题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第2题处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第3题地(为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为旱地地为水田;②地土壤为特有的紫色土;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辐射量少。
答案】:1.B 2.C 3.C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完成4~5题4、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5、图中斜线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平原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解析】:第4题环渤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所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首要因素第5题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平原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不属于气候条件;棉花不需要降水丰富的条件;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收获答案】:4.B 5.D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6~7题6、图中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7、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是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水能资源、信息、品牌、科教、人才等因素因此F代表的是市场依托型。
第7题结合将来影响西部开发的主要因素可知其发展方向为第三产业或特色工、农业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答案】:6.C 7.D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乡土作品充满着“怀乡”的情感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据此回答8~10题8、莫言故乡所在地域文化区的传统民居是( )A.泥瓦房B.四合院C.窑洞D.碉房9.莫言故乡所处的温度带及其农作物熟制为①中温带 ②暖温带 ③一年一熟 ④二年三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适宜在莫言故乡大面积播种的农作物有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甜菜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8题,莫言故乡山东所在地域为华北地区,春季多风,冬季寒冷;四合院是传统民居,以北京地区为典型;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碉房是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的藏族人第9题,山东在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第10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区,适合种植小麦和棉花;我国的水稻主产区在秦岭—淮河以南;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答案:8.B 9.D 10.C11、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因此南方的铁矿比北方丰富B.我国南方煤、石油虽不如北方多,但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C.南方有色金属丰富,因此黄金储量远大于北方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宝库,因此应加紧砍伐,以满足经济建设需要【解析】:选B。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各有优劣势可以取长补短合理利用我国南方地区虽有几个大铁矿但铁矿储量不如北方多;南方地区虽然水能资源丰富,但能源消耗量大,水电供应不能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已经出现过度砍伐,森林面积不断缩小的现状,故应加强对东北森林资源的保护,采育结合,D项错误12.下列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内的省会城市是( )①成都 ②武汉 ③桂林 ④西宁 ⑤石家庄呼和浩特C.①④⑥ D.①②④⑥【解析】:选C国家划定的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但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B.②④【解析】:选B为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单纯依靠财政补贴和保护产品不受外来产品冲击只能缓解一时不能长期地起促进作用为了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国14.与西部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A.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B. 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C. 大力发展水田农业和集约化的工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D. 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解析】:选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是东部经济地带的发展方向二、综合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材料 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2)比较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理环境的异同3)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的不同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解析】: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相同点:两地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都属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不同点: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比较肥沃但矿产资源贫乏黄河三角洲位于温带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以棕壤为主土壤盐碱化较严重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油油菜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16、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 主要开发能源 主要环境问题 甲 乙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其不同4)从两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与之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___。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解析】:甲为新疆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它们一个邻边一个临海;一个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地区另一个有浦东开发区都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新疆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又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答案】:(1)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 主要开发能源 主要环境问题 甲 与多国相邻有边贸优势 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 重要的商品棉、瓜果生产基地、畜牧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