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1684470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5.2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笔录 1)-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人格魅力论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人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1.1 性格魅力与人格魅力孰重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自于此§1.2 思维定式的力量思维定式,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这种“看”和视觉无关,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立场决定观点§1.3 思维转换的力量§1.4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是人类互相信任的基础有了信任,才有可能互相合作,实现个人与群体的持续成长人性尊严”的原则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有所体现:“人类生而平等,享有天赋不可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之权利服务”原则,即贡献自我,以及“讲求品质”或“追求卓越”的原则潜能”原则是指人类可以不断成长,进步,释放潜能和施展才华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成长”原则,即潜能得以释放,才华得以施展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的配合原则不同于实践原则不是价值观§1.5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循序渐进§1.6 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格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人格操守和动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笔录 2)-概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1.1 “习惯”的定义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我们做什么(What)及为何做(Why);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How);意愿促使我们想要做(Wanted)幸福可以定义为,至少可以部分定义为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取长远利益的意愿和能力的成果§1.2 成熟模型图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1.3 “效能”的定义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PC balance),P 代表你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 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1.4 三类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力资产§1.5 团队的产能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双手,却买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忠诚与热忱的根源;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身体,却买不到他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与智慧的源泉。

      效能在于平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笔录 3)-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拨,而是要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1.1 社会之镜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不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有三种理论: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1.2 选择的自由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情感要服从价值观,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因此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尽管这些事的确会让人身心受创或者经济受损,但是人格和本性完全可以不受影响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一是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二是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观,即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如何对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做出回应§1.3 采取主动解决方案式的推销(自己)(solution selling),是事业成功的重要诀窍之一§1.4 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确需要面对现实,不但如此,我们还要面对未来但真正的现实是,我们有能力以积极态度应对现状和未来,逃避这一现实,就只能被动地让周围环境和条件作用决定我们的一切§1.5 聆听自己的语言思维定式决定态度和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意识,通过审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发现内心的地图,比如一个人的语言就可以真切地反映出他是否能够积极主动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任由情绪控制行为,才会真的被感觉所左右§1.6 关注圈与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1.7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法控制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这显然在影响圈范围内。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无法控制的问题: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1.8 扩大影响圈§1.9 “如果”和“我可以”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更合作,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1.10 手杖的另一头—必然后果抬起手杖的一头,也就拾起了手杖的另一头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人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往日错误已属关注圈的事实,那是人力无法企及的范畴,既不能从头来过,也不能改变必然后果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我们对任何错误的回应都会影响到下一刻发生的事件,所以一定要立刻承认并加以改正,避免殃及后来,而且我们的力量也会由此得到恢复§1.11 做出承诺,信守承诺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知识、技巧和意愿都位于影响圈内,改善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改善三者之间的平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笔录 4)-习惯二 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1.1 “以终为始”的定义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1.2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1.3 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1.4 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会在第三个习惯中谈到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我相信为人父母者也难免会走入类似的管理误区,只想到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目的、方向与亲情个人生活中的领导意识更为匮乏,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1.5 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或其他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为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它还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牢记这些价值观,因为这会让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以价值观为行为准则,一旦生活有变,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无需受制于情绪或外界环境§1.6 个人使命宣言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人格),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也同样是评价一切的标准,它将成为个人的宪法,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它既是做出任何关键抉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己的本性、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1.7 核心区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基本的思维定式就在这里,即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透镜”当我们专注于这个核心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影响圈就会被扩大,这是最高水平的产能,会有力提高我们在各生活领域的效能这个核心还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安全感”代表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是否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智慧”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它们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人生方向可以带来真正的智慧,智慧则能激发力量若四者全面均衡,且协调发展,便能培养高尚的人格、平衡的性格与完美的个体§1.8 各种生活中心以配偶为中心婚姻是最亲密,最持久,最美好的,最可贵的人际关系,以丈夫或妻子为生活中心顺理成章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以配偶为中心的婚姻关系,多半会出现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太过重视婚姻会使人的情感异常脆弱,经不起丝毫打击,无法从容面对配偶在行为、感情或情绪上的变化,哪怕是新生命的诞生,婆媳关系、经济困境或对方事业成功等都会让人有危机感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一般人通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应对,然而两个背景不同的人,必定存在思想差异即使是理财、子女教育、公婆或岳父母的问题也能引起争执假如再有一方情感依赖性强,那么这桩婚姻就岌岌可危了以家庭为中心现在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自然作为感情投资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家的确能带给人关爱、分享和归属感,但过分重视家庭,反而难以实现家庭的圆满。

      以家庭为重或者以家庭作为安全感来源的方面,只会关注子女是否为当下生活所肯定,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流行趋势,反而忽略了子女的真正幸福和成长需要这样的父母把孩子的任何“不当”行为都看做对自身安全的威胁于是变得心烦意乱,情绪失控,用叫嚷、吓唬、威胁或者惩罚的方法来对待子女,这样的家庭的子女会变得更加叛逆以金钱为中心金钱也可能成为生活中心谁也无法否认金钱的重要,因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和经济的保障,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其他需要才能被提上日程以养家糊口或其他高尚目的为由来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若是唯利是图,往往得不偿失有人为了逐利,不惜将家庭及其他要事撇在一边,而且以为别人都和他“英雄所见略同”我认识一位可敬的父亲,他准备带子女出游时,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对话,但是他回绝了妻子觉得应该工作为先,但他说:“工作还会再来,童年却只有一次这样轻重分明的一幕深深印在子女的脑海里,一生不忘在他们的心中,这不仅是一堂实例教学课,还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表达以工作为中心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婚姻、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的职业或工作正因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都以工作为基础,所以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如何妨碍工作的因素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感;他们的人生方向取决于工作需要;而智慧的力量也只局限于工作领域,无益于其他生活领域,因此,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取以名利为中心许多人深受占有欲驱使,不仅想把汽车、豪宅、珠宝、华服等这些有形的物质据为己有,对于那些无形的名誉、荣耀与社会地位也不肯放过很多人都从亲身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