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语文教材“文选型”模式.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1796534
  • 上传时间:2018-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语文教材浅谈语文教材““文选型文选型””模式模式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关于语文教材多样化的命题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当时分管基础教育的前国家教委负责人曾对我国的语文教材作了如下的描绘:“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文、语文知识、练习三部分组成,其共同的特点是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 ”针对这种几乎模式化的语文教材编撰策略,这位负责人提出:“能否改变一下这种单一的模式?是否也可以考虑把语文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上,大力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而课文知识则围绕为语言实践服务来编写呢?” 这里的模式,就是“文选型”语文教材模式文选型”语文教材,指的是以所选范文作为主体的一种教材类型我国古代语文的文选教材,当以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为宗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以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古人说, “文选烂,秀才半” ,可见其重要的程度和广泛的影响 《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一些重要的编辑思想为后世的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文选》由于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且符合我国作为文章大国的国情,因此一直为后世所仿效历朝历代均有许多文章选本问世,并出现了诸如真德秀所编《文章正宗》 ,谢枋得所编《文章轨范》 ,吴楚材、吴调侯所编《古文观止》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等优秀文选本这种文选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当代,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种主要模式由中国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可知, “文选型”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范文汇编;一种是以汇编的范文为学习内容的中心而辅之以注疏和评点后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不断地充实,成为语文教材的主导类型选文、编排、注疏、评点和印制,是“文选型”语文教材编撰的基本工作,而选文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范文制度”下的“文选型”语文教材,本的是“取法乎上”的精神,它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以供学习者讽咏、研习、模仿 “取法乎上” ,既包括人格方面,也包括文采方面,而这两方面,汇集于诗、文的写作文选型” 教材自有其本身的优势,然而任何单一模式的教材,它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对它的改革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在中国现代, “范文制度”几无动摇,所变革的,还是“范文”之中的“文” ,从思想内容到语体形式。

      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变革的主要努力,是“文”的组合方式,实时下所说的“教材体系” 比如孙俍工编的《国文教科书》尝试以“文章作法”为线索,将选文组合成单元,赵景深主编的《混合国语教科书》编入系统的文法、作文法和修辞的知识,使文选与语言基础知识“混合”起来以夏丏尊为主的《国文百八课》 ,是对“范文制度”的一次极有分量的挑战,但结果也仅仅是一种探索,并没有被发扬光大20 世纪 50 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的实践,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对“范文制度”的第二次严峻挑战,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半途而废在当代,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材,仍以 “文选型”为正宗而历次伴随语文教育改革的教材改革,从整体上讲,均沿着传统思路所规划的线路展开,一是针对“范文”中的“文” ;二是着力于“文”的组合方式, 由此可见,我国的“文选型”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固有传统;在长期“一纲一本”的体制下,形成了特定的模式这种传统和模式,我们借用香港学者陆鸿基的话,用“范文制度” 但是,中小学的主导性语文教科书,即通常所说的“综合型”教材,以及“分科型”的阅读教材,至今乃笼罩在“范文制度”中例如,香港特区现行的 10 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多以单篇选文连缀而成,少数几套也只是对选文加以文体的编排。

      台湾地区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国文》 ,编撰策略是将选文按文体与语体错综排列大陆自 20世纪 80 年代末起,除“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外,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计有 13 套初中语文教材陆续由实验期进入试用期,另外还有王尚文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等数套实验教材这使长期形成的语文教材“一本统天下”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变然而,统观进入试用期的 10 多套初中语文教材以及几套高中教材,尽管在编写体系、体例上各有追求也各有所长,但基本的格局还是“文选型” 这无怪乎有人说,“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 现在,离开提出语文教材多样化建议的日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国的语文教材虽然开始迈出了从“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 ,甚至“多纲多本”的步子,但是从总体上说改革的思路还 不宽,传统的包袱还太重其中,理论上缺乏必要的相关专业基础,实践上因袭旧有的编写体制是关键原因因此,我国今后的语文教材建设要真正走上多样化的道路,必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指导,努力开展教材实践的多向探索,以对原有的“文选型”模式有所突破当今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因而对教材编写具有全新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人而言,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单纯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变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从物来看,建构主义认为,作为教学过程要素的教材,它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索的工具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