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黄沙坪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黄沙坪中学高一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使Sn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参考答案:D【分析】由题意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令,解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即又由,即,所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又由,解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令,解得,所以使得取得最大值时的值为8,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最值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 已知集合,那么 ( )A. 0∈A B. 2A C.-1∈A D. 0A 参考答案:A3. (4分)设f(x)=asin(πx+α)+bcos(πx+β),其中a,b,α,β均为非零实数,若f=﹣1,则f等于() A. ﹣1 B. 1 C. 0 D. 2参考答案:B考点: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 把x=2012,f=﹣1代入已知等式求出asinα+bcosβ的值,再将x=2013及asinα+bcosβ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由题意得:f=asin+bcos=asinα+bcosβ=﹣1,则f=asin+bcos=﹣(asinα+bcosβ)=1,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了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诱导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4. 已知在⊿ABC中,,则此三角形为(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B略5.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B略6. 已知在半径为2的圆O上有A、B、C、D四点,若AB=CD=2,AB、CD中点分别为O1,O2,则△O2AB的面积最大值为( )A. B. C. D.参考答案:A7. 已知,若关于x的方程有三个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参考答案:C8. 已知,,若对任意,都存在,使,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参考答案:A9. 设,,若对任意成立,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1)(2)(3)不具有奇偶性(4)的单调增区间是(5)可能存在经过点(a,b)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不相交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参考答案:B【分析】先化简的解析式,利用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恒成立,得到是三角函数的最大值,得到是三角函数的对称轴,将其代入整体角,令整体角等于,求出辅助角,再对五个说法逐一分析,由此得出正确的说法的个数.【详解】依题意,由于对任意成立,故是三角函数的对称轴,所以.所以.对于(1),计算,故(1)正确.对于(2),计算得,故(2)错误.对于(3)根据的解析式可知,是非奇非偶函数,故(3)正确.对于(4)由于的解析式有两种情况,故单调性要分情况讨论,故(4)错误.对于(5)要使经过点的直线与函数没有交点,则此直线和轴平行,且,两边平方得,这不可能,矛盾,所以不存在经过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不相交.综上所述,正确的命题有两个,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对称轴,考查三角函数的最值,考查三角恒等变化和三角函数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0. 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垂直,则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时,. 若关于x的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参考答案:(-1,0) 【分析】若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函数与直线有4个交点,作出函数的图象,由数形结合法分析即可得答案.【详解】因为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时,,所以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作出函数的图象:若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函数与直线有4个交点,由图象可知:时,即有4个交点.故m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偶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象,涉及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的关系,数形结合,属于中档题.12. 已知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13. 半径为2,圆心为300°的圆弧的长为 .参考答案:【考点】G7:弧长公式.【分析】利用弧长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300°=弧度.∴半径为2,圆心为300°的圆弧的长=×2=.故答案为:.14. 已知函数, 当时,则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15. 在点测量到远处有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刻物体位于点,一分钟后,其位置在点,且,再过一分钟,该物体位于点,且,则的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略16. 参考答案:17. 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圆O:和点,, ,.(1)若点P是圆O上任意一点,求;(2)过圆O上任意一点M与点B的直线,交圆O于另一点N,连接MC,NC,求证:.参考答案:(1)2(2)见证明【分析】(1)设点的坐标为,得出,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将关系式代入可求出的值;(2)对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分类讨论①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由点、的对称性证明结论;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设点、,将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列出韦达定理,通过计算直线和的斜率之和为零来证明结论成立详解】(1)证明:设,因为点是圆 上任意一点,所以, 所以, (2)①当直线的倾斜角为时,因为点、关于轴对称,所以. ②当直线的倾斜角不等于时,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设、,则,.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韦达定理在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的处理,本题的关键在于将角的关系转化为斜率之间的关系来处理,另外,利用韦达定理求解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时,其基本步骤如下:(1)设直线的方程以及直线与圆的两交点坐标、;(2)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列出韦达定理;(3)将问题对象利用代数式或等式表示,并进行化简;(4)将韦达定理代入(3)中的代数式或等式进行化简计算。
19. (12分)已知圆M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1,直线l:y=3x﹣1被圆M所截得的弦长为,且圆心M在直线l的下方.(Ⅰ)求圆M的方程;(Ⅱ)设A(0,t),B(0,t+4)(﹣3≤t≤﹣1),过A,B两点分别做圆M的一条切线,相交于点C,求由此得到的△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考点: 圆的切线方程. 专题: 直线与圆.分析: (Ⅰ)设圆心M(a,0),利用M到l:y=3x﹣1的距离,结合直线l被圆M所截得的弦长为,求出M坐标,然后求圆M的方程;(Ⅱ)设出过A,B的切线方程,由相切的条件:d=r,求得直线AC、直线BC的方程,进而得到C的坐标,求出△ABC的面积S的表达式,由二次函数是最值求出面积的最值,从而得解.解答: (Ⅰ)设M(a,0)由题设知,M到直线l的距离是d=,l被圆M所截得的弦长为,则2=,解得d=,由=,解得a=1或﹣,由圆心M在直线l的下方,则a=1,即所求圆M的方程为(x﹣1)2+y2=1;(Ⅱ)设过A(0,t)的切线为y=kx+t,由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d=r=1,可得=1,解得k=,即切线方程为y=x+t①同理可得过B的切线方程为y=x+t+4②,由①②解得交点C(,),由﹣3≤t≤﹣1,则1≤4+t≤3,t++4∈[,2],又|AB|=4+t﹣t=4,则△ABC的面积为S=|AB|?=4=4(1﹣),由﹣3≤t≤﹣1,可得t2+4t+1=(t+2)2﹣3∈[﹣3,﹣2],则当t=﹣2时,△ABC的面积S取得最小值,且为;当t=﹣1或﹣3时,S取得最大值,且为6.点评: 本题以圆的弦长为载体,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三角形面积的最值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20. 若集合,,求(1) (2)参考答案:}21. (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1)设,且,求的值;(2)在△ABC中,AB=1,,且△ABC的面积为,求sinA+sinB的值.参考答案:(1)==…3分 由,得, …………5分于是,因为,所以. ……………7分(2)因为,由(1)知. ……………9分因为△ABC的面积为,所以,于是. ①在△ABC中,设内角A、B的对边分别是a,b.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②由①②可得或 于是 ………………12分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14分略22. 已知 ;(1)求tanθ的值;(2)求sin2θ+3sinθcosθ的值.参考答案:【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1)利用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tanθ的值.(2)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sin2θ+3sinθcosθ的值.【解答】解:(1)由,可得,分子分母同除以得cosθ,求得tanθ=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