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读《朗读者》中的恋母情结.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5219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3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读《朗读者》中的恋母情结    ■袁毅(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Reference] 电影《朗读者》通过讲述15岁的米夏和36岁的汉娜的感情,艺术地再现了德国战后第二代人反思历史问题时徘徊于理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该影片刻画的两个主要人物米夏和汉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争议本文尝试从人物的情感角度入手,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该影片隐含的恋母情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现实意义,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所启示[Keys] 《朗读者》;恋母情结;米夏;汉娜电影《朗读者》自上映以来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电影中刻画的主要人物米夏和汉娜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许多观众从不同的角[来自WW]度对该电影的解读但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观众的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角度出发,对男主角米夏的“恋母情结”进行分析,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所启发一、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其父母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为选择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对他的母亲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夺此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

      弗洛伊德利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位名叫俄狄浦斯的王子无意识地杀父娶母这个故事的内容,证明俄狄浦斯无意识地杀父娶母,正是童年期的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所具有的情结,故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在不同的年龄段,恋母情结有不同的表现恋母情结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3至6岁之间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恋的对象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是第二恋母情结,恋的对象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人,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具体行为表现为要么与一位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学习他,崇拜他(这种行为是相似作用的效果);要么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异性,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这种行为是互补作用的效果)摆脱父母,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是这一时期的普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第二阶段的相似作用表现为与同性的同龄人形成友谊,互补作用表现为与同龄异性相爱,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等到当事人自己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所取代,“恋母”变成了“恋女”,这就是第四恋母情结。

      第四恋母情结开始时,是纯洁无瑕的,到后期孩子进入青春期,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做父亲的将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随着第四恋母情结的退场,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又进入了第五恋母情结例如有些老人喜欢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子,有些老人喜爱别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家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子,经常为了孙子跟儿子或女儿闹矛盾,这是由于孙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轻人等这些都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二、米夏的恋母情结解读《朗读者》中的男主角米夏对女主角汉娜的情结主要表现为第二恋母情结这一点首先体现在男女主角的年龄上这个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夏天,那时,汉娜36岁,米夏15岁,两人相差足足21岁,这样的差距恰似现实生活中的母子年龄之差电影中一位女店主对米夏说“我希望你和你母亲吃得开心”即是例证然而对米夏而言,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汉娜成熟的躯体、温暖的怀抱对懵懂的米夏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使他欲罢不能,越陷越深这恰恰是“牛犊之恋”的充分表现一部文学作品在艺术上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该电影之所以能荣获多项桂冠离不开成功的人物塑造很明显,该部电影煞费苦心地从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描写等方面对这两个人物进行了刻画。

      故事发生的那天,米夏身染疾病,身体非常虚弱,大雨中他呕吐不止这时,汉娜下班回来发现了苦不堪言的米夏她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关切地问道:“喂,小家伙,怎么啦?”这里“小家伙”的称呼,无疑立刻拉近了两个陌生人米夏和汉娜的距离,让米夏长期以来期待的母爱顷刻找到了依托正在苦海里挣扎的米夏立刻本能地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获得了一个生病的孩子应该受到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汉娜搀扶着米夏来到水池边,用手捧起水,冲走米夏脸上的呕吐物这久违了的母亲的举止让米夏深受感动,禁不住失声痛哭汉娜温柔地拍拍他,安慰到:“没事的,孩子”,并毫不犹豫地把米夏搂进她温暖的怀抱在那一刻,米夏好似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雨停了,汉娜亲自送米夏回家,分手时关切地望着他,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一切足以让在家里和学校从未受到如此关注、关心、关爱的米夏倍感温暖他的内心如波涛般汹涌,很是纠结看着这个对自己关怀备至的陌生女人,他有些恋恋不舍,连生他养他供他上学的家都不愿回了之后的三个月米夏由于生病被完全隔离起来,他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待在房间里,倍感孤独和寂寞难耐他一遍遍地回忆着和汉娜的相遇,一次又一次地回味着汉娜的一举一动于是他倍加思念汉娜,留恋汉娜那亲切的称呼,温暖的搂抱。

      病好后的米夏已经是迫不及待去找汉娜了,与其说他是去感谢曾经帮过自己的汉娜,倒不如说他是为了了结自己的思念之苦,更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向往已久的母亲般的关爱带着期盼和渴求,见到汉娜的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这是一个孩子期盼得到母亲的关注,想讨母亲满意却又唯恐不能如愿的紧张忧虑所致当时的汉娜并没有招待客人那样的热情,也没有了上次照顾米夏的无微不至的关切,在熨衣服的同时也没有主动地和米夏攀谈米夏有些失落,他的渴盼、他的所有美好的想象遭遇了冰山的一角他更加紧张了,紧张得坐立不安,准备离开带着些许的困惑,带着好奇,带着最后一点希望,他从门缝里窥视着换衣服的汉娜,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着她,他发现“这个女人并不像我的女同学那样单薄,轻佻”在米夏的眼里,汉娜沉稳、成熟、能干、身体丰腴,这是米夏内心深处一直期盼的、苦苦寻求的异性形象,母亲形象正当米夏痴痴地盯着汉娜时,却被汉娜发现,米夏倍感羞怯,赶紧仓皇逃离离开后的米夏虽然在表面上平静地继续着他的生活轨迹,但内心失去了片刻的宁静他一遍遍地回忆着汉娜居住的房屋,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汉娜那母性的躯体,好奇、渴望、向往等各种复杂的心理让这个懵懂的少年辗转反侧最终,强烈的恋母情结战胜了犹豫不决,他的双脚又拐进了汉娜居住的阁楼。

      这一次,他卖力地帮助汉娜装运煤球,完工后他满脸乌黑,气喘吁吁看到他的狼狈样,汉娜流露出母亲般疼爱怜惜的笑容,逗笑了一直拘谨的米夏,他顿觉释然汉娜以母亲般断然而又关切的口吻对米夏说:“看看你,孩子,把衣服脱了,我给你洗个澡然后又拿来浴巾帮米夏擦干身体汉娜对米夏的细心照顾和深切关怀使这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眼中充满了对母性,也即对异性的渴望于是,他们结合了此后每天一放学,他就急匆匆地跑去找汉娜,表现出对这位成熟女性的强烈依赖在汉娜面前,米夏就像一位听话乖巧的孩子,尽一切可能满足着汉娜,取悦着汉娜受这位“母亲”的影响和激励,米夏在学校运动时表现十分出色,在学习上也狠下工夫,补上了生病落下的所有功课米夏和汉娜相处的时间大都是快乐的,但也有争吵,每当米夏与汉娜发生争吵,米夏的哭就像小孩子做了错事一样,他担心汉娜不要自己,请求汉娜原谅自己汉娜很爱干净,每次做爱前,她都会要求米夏洗澡,她自己也会仔细地为米夏洗澡,那一招一式丝毫不亚于一位母亲给孩子洗澡时的细致入微,让米夏倍感舒服和享受,也让米夏终身难忘,回味无穷每次做爱后,应汉娜的要求,米夏都会为汉娜朗读,就像一位儿子为不识字的母亲讲故事一样在米夏的内心深处,他和汉娜的爱是来之不易的,是他梦寐以求的,“没有了汉娜他活不了”。

      然而,汉娜还是不辞而别了,从那以后米夏就像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难过、失落、郁郁寡欢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在汉娜因曾犯下的罪行而被判18年监禁后,米夏不辞辛苦,朗读了许多作品并录成磁带,一一邮寄给监狱中的汉娜在汉娜即将出狱之时,米夏为汉娜准备好一切出狱后的安排,就像儿子对待上了年纪的母亲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得知汉娜自杀后,米夏悲痛欲绝,但成年的他强忍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为完成“母亲”的遗愿而四处奔走米夏的这些言行其实都是受“恋母情结”的驱使三、米夏的恋母情结原因及现实意义生活在富裕人家的米夏为什么会有不健康的“恋母情结”呢?从电影中可以得知米夏的父亲是家庭的主宰,他不苟言笑,整天忙于公务.很少和孩子交流米夏的母亲唯丈夫之命是从,说话吃饭全看丈夫脸色,对孩子整天紧绷着脸,动则斥责姊妹之间互相猜忌,相互攻击米夏的内心十分孤独,特别是在他得病被隔离的一段时间里,处于青春期的他更加渴望朋友,渴望关爱汉娜的出现对米夏而言是母亲角色的失而复得,汉娜的言行举[来自www.lw5U.coM]止恰好迎合了米夏内心深处的渴求假如说作为“小男人”的米夏被汉娜这位女人的某些因素所感动的话,那么最令他感动、最令他不仅不能拒绝反而感觉如获至宝的就是汉娜的“母爱”。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有一种包容的美,有与生俱来的体谅、理解、恋爱等情感这样一来米夏对汉娜的恋母情结就在所难免,更何况汉娜是一位成熟而美丽的女性,这足以诱惑米夏那颗青春懵懂好奇猎艳的心恋母情结”就如一个人的影子,是人的无意识的本能情感,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但是却是客观存在的恋母情结对人的影响很大,不健康的恋母情结会影响人的一生该电影的米夏即是不健康的恋母情结的受害者他孤独,自闭,和他人缺乏交流,不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朋友,没有亲情,他自暴自弃,不负责任地建立起来的家庭也终因他的自我封闭和对妻子的冷淡而支离破碎由于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恋母情结表现多样,比如存在盲目地追星、崇拜名人、性幻想、性惶恐、偷窥癖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心理专家建议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要增加孩子自身的活动,尽量让孩子独立地读书、看电视、听故事等,转移孩子对母亲的关注和依赖母亲不应过度地关注孩子,随着孩子的独立和成长,母亲要大胆放手,将自己对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家庭的其他成员和自己的事业上来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稳定,也更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Reference][1][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钱定平,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2]吴光蔚,张亚男.解读爱伦·坡作品中的恋母情结[J].文教资料,2009(35).[3]袁毅.在善良与愚昧中挣扎的汉娜[J].电影文学,2010(03).[4]翟芳妮,袁毅.《朗读者》中的恋母情结[J].东京文学,2009(06).[作者简介]袁毅(1975-),女,陕西成阳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