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话轮转换角度解析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的悲惨结局.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3861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话轮转换角度解析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的悲惨结局    周银凤[Summary] 电影《死亡诗社》是一部与自由、生命及传统有关的教育片影片通过尼尔,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儿子,在父母和理想之间,在传统与自由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与传统、与父权相抗争悲惨的结局看似突兀,却有其必然性本文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模式来解读从电影《死亡诗社》中选取的三段父子之间的对白,分析尼尔悲惨结局的必然性,从而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电影对白在塑造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Keys] 话轮转换;父子关系;悲惨结局;《死亡诗社》 电影是会话和情节相结合的动态文学作品,电影对白也是会话的一种形式,跟日常会话不同的是它是由编剧写成的,编剧决定谁说话、说多长、跟谁说、怎么说,然后由演员说出,观众来体会、欣赏 话轮是会话中的一个重要单位,每一个说话者从开口说话到停止发言为一个话轮对话轮进行分析可以充分展示说话人的相互关系和性格特点,话轮转换揭示的是会话的动态特点,表现了会话行为的潜在规则,反映了会话人之间的关系,也折射了会话参与者的性格特点电影中的对白是体现故事情节的最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冲突的最重要来源。

      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影对白也蕴含着话轮转换模式的各种特点因为在电影人物的对话中,话题的控制,发话的长短,谈话中的打断、停顿、沉默以及谈话中的合作与否等都可以反映人物关系、社会地位和人物性格本文将使用话轮转换理论来分析电影《死亡诗社》中的三段父子之间的对白,希望通过对对白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揭示出人物间隐含的权势关系和人物性格,使读者能有意识地通过电影对白中的话轮转换特点更好地解释、欣赏影片的主题 话轮转换是戏剧文体学理论应用于戏剧批评时涉及的一个范畴由李华东完善后的话轮转换定量分析模式由五个方面构成:(1)话题提出和控制情况;(2)话轮长度;(3)话轮类型;(4)话轮打断和独白现象;(5)话轮控制策略话题控制指在谈话中,说话者保持现有话题或改变话题的情况;话轮长度指谈话中交谈各方谈话时间的长短,在戏剧文本的分析中,通行的做法是以字数来计算话轮长度;话轮类型指谈话中的发话、反应、反应后发话、打断和独白等,其中话语打断和独白现象指谈话中,谈话者在没有到达会话的“转换关联位置”(TRP)时发话根据话语分配规则,话语控制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会话者选择下一个谈话人或出让话题控制权的策略;另一类是会话者抢夺话题控制权并延续自己话轮的策略。

      电影《死亡诗社》的剧情及文本选取 拍摄于1989年的《死亡诗社》以一所传统乏味、刻板严厉的学院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顽皮淘气、青春飞扬的学生在才华洋溢、卓尔不群的基丁老师的引领下,发掘并追逐梦想,在与现实和学校的反抗中成长的故事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然而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 电影《死亡诗社》是一部与自由、生命及传统有关的教育片影片通过尼尔、查里、卡梅仑、托德四个典型的人物对成长与秩序的不同选择,探讨了自由的可能性尼尔,一个品学兼优,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好儿子,在父母和理想之间,在传统和自由之间,踌躇徘徊,艰难地进行着抉择,在确定自己无法与父权与传统相抗衡,注定实现不了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时,最终选择了提前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与传统和父权相抗争。

      尼尔之死,让人心痛,然而仔细想来,尼尔的死是有铺垫的,学校里众多的学生,众多的学生家长,唯独只凸显了尼尔的父亲而且,尼尔父亲的每次出场,气氛都是沉重的,即使是欢快的,遇到他也会急转直下他的话是不容置疑,不容反驳,没有一丝丝回旋余地尼尔父亲与尼尔之间不像是父子关系,更像是军官与士兵的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尼尔在回答他父亲的话时用的是低低的嗓音,说的是“YES,SIR” 电影中尼尔和父亲的对白并不是很多,只有短短的三次对话然而三次简单的对白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尼尔的命运,导致尼尔这个孝顺而内心脆弱的孩子选择了拒绝成长来逃避为传统所安排的命运第一段对白是尼尔的父亲发现尼尔课外活动安排较多时,自作主张,擅自做出退出校史编辑工作的决定,并将这一命令当众向尼尔宣布;第二段对白是尼尔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的实现与父亲的谈判;第三段对白是尼尔自杀之前与父母的争吵 1.父亲命令尼尔退出校史编撰工作第一个子话题中父亲完全占据了谈话的主动,控制了话语权在他的7个话轮中,有4个话轮都是在发话,分别有一次是反应和反应后发话,还有一次打断在儿子尼尔的8个话轮中,只有1个发话话轮,而反应话轮和反应后发话话轮却分别有5个和2个。

      此外,在话轮平均长度上,父亲的平均话轮长度为16个单词,而尼尔平均只有5.5个单词这表明这段对白,父亲完全占有控制权,处于强势地位墨守成规,望子成龙的父亲,丝毫不顾及尼尔的个人感受,自作主张,做出退出校史编辑工作的决定,直接当众命令尼尔立即退出校史编撰的工作言辞生硬,毫无回环的余地对此,内心充满理想、浪漫激情的尼尔试图反抗,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面对尼尔的再次请求,父亲勃然大怒,斥责尼尔挑战自身的权威,全然不顾尼尔的解释,断然打断尼尔的讲话,再次以父亲的身份逼迫尼尔,让尼尔毫无辩解之力,只能隐忍着内心的真实想法,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并试图通过自身的发话话轮以缓和气氛,消除父亲的怒气和担忧从这段对白我们可以看到表面洒脱、激情、富有理想的少年尼尔内心的怯懦与软弱他作为优等生,来自于家教十分苛刻的中产家庭,习惯于隐忍着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屈服于父亲的权威矛盾貌似小,却为尼尔的悲惨命运做下了铺垫 2.父亲命令尼尔退出戏剧演出第二个子话题中尼尔和父亲共有11个话轮,其中父亲5个话轮,尼尔6个话轮其中尼尔的发话话轮和反应后发话话轮分别为2个,反应话轮为2个父亲的5个话轮中,3个为发话话轮,另外2个为打断。

      此外,此次对白中,父亲的平均话轮长度为30.6个单词,而尼尔的平均话轮长度为7个单词由此可见,此次对白,父亲仍然掌握着话题的控制权虽然此次对白中父亲仍然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然而从上述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尼尔试图打破逆来顺受的“好儿子”的形象,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主动与父亲沟通,以获得父亲的理解和许可首先,历来逆来顺受、遵从父母意愿的尼尔为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实现,鼓足勇气,在父亲责难之前,首先发话,试图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以说服父亲同意他参加“仲夏夜之梦”的演出然而,一心一意盼望儿子早日成才,并为儿子规划好一切的父亲愤怒地打断了儿子的话,将话语的发言权强抢过来,严词斥责尼尔欺骗父母,参加“荒唐”的话剧表演,并将矛头直指基丁老师面对如此强势的父亲,听话顺从的好学生尼尔并不气馁,试图以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平息父亲的怒火,从而获得继续参加演出的许可然而盛怒之下的父亲没有留给尼尔任何机会,继续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指责尼尔的“过错”,并命令尼尔退出戏剧演出面对父亲严厉冰冷的目光在父母和梦想之间,尼尔无路可逃最终尼尔放弃了与父亲沟通的想法,然而其内心追求自由、渴望表演的欲望迫使其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瞒着父母参与他梦寐以求的话剧演出。

      父权的压力可以阻止尼尔与父亲的交流,然而却不能阻止尼尔追求理想的脚步,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父亲命令尼尔转学第三个子话题中尼尔和父亲共有7个话轮,其中父亲4个,尼尔3个父亲的4个话轮中,发话、反应、反应后发话和打断分别为1个,尼尔也各有1个发话、反应和反应后发话话轮父亲的话轮平均长度为27.75个单词,尼尔的仅有6个单词父子之间的最后一场对白中,父亲仍然占据着谈话的主动权一向听话顺从的儿子尼尔竟然背着父母参与了所谓的话剧演出,严厉冷酷的父亲始终无法理解困惑盛怒的父亲再一次做出了毁灭儿子一生的决定,那就是退学和转学的决定寥寥数语决定了尼尔的一生尼尔本能地挣扎反抗,内心深处再次燃起与父亲沟通交流的欲望,必须要让父亲了解真实的自我, 可怜的尼尔心如死灰,无奈地背负着现实生活的压力,在父亲和梦想之间,在传统和改造之间艰难地做着抉择叛逆的血液在他的心中燃烧,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传统与父亲的压迫终于,在一个飞雪的寒夜,他最后一次带上精灵的荆冠,踏着冰凉如水的夜色,了结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以一个自由而鲜活的生命的姿态发出他最后无言的愤懑 尼尔的死就是唤醒人们的一剂苦药,让人隐隐疼痛那样一个翩翩少年,品学兼优,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好儿子。

      但在严厉的父亲命令下,他退出了校报编辑,在父亲与梦想之间、在传统和改造之间艰难地做出抉择在他的身上我们既看到一个寻梦者的浪漫和激荡,也能看到背负着现实生活压力的被束缚者的无奈和呻吟当尼尔戴着精灵荆冠站在舞台上时,他是那么出色的一位演员,所有的掌声都为他响起,所有的赞美都送给了他,但是帷幕落下,他却不得不面对盛怒的父亲和含泪的母亲——他没有听从基丁老师的建议,再跟父亲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再次隐瞒事实、偷偷参加表演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是那么孝顺的一个孩子啊!他不愿让父母失望,不愿看到父母伤心的泪水,但他又怎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在他深爱的父母与他渴望的梦想之间,他无从选择,更无力选择是呀,年少的他,怎能承受生[来自www.lW5u.CoM]命如此之重?最终,他只能选择逃避,选择放弃在月光中,他脱下了自己所有的衣服,除去了这个压抑的现实世界对他所加的一切禁锢,在戴上了那个精灵荆冠向着自己的梦与理想行礼后,他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只剩下床上那套父母为他准备好的睡衣和窗台上渴望自由的荆冠在孤独地哭泣 他的梦想,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不过是他死去的那个寒冷的大雪之夜中的一场“仲夏夜之梦”其实无论尼尔怎么选择,这都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Reference] [1]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华东,俞东明.戏剧文体学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03). [3] 王德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 李华东,俞东明.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2). [5] 王虹.戏剧文体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周银凤(1977— ),女,山东文登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文体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