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48页. . 《D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设计》摘 要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所做的关于D县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做的课程设计,其中着重对防渗层和垃圾填埋场填埋量做了详细的说明并有四图纸用来详细描述设计相关容关键词:填埋场、渗滤液、防渗层、生活垃圾AbstractThis design book i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llustrating the design of a refuse landfill fo a city of D country. In this book, mainly describe the impervious barrier and the volume of this refuse landfill. In order to illustrate some part of this design clearly, three piece of drawing is lay down here.Key words: refuse landfill impervious barrier percolate household refuse第一章 概述51.1 工程概况 51.1.1 项目提出背景 51.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1.2 设计原则与围 71.3 设计依据 81.3.1 法规类 81.3.2 技术标准类 8第二章 基础资料102.1 城市概况 102.2 自然条件 102.2.1 地形地貌 102.2.2 地址构成 102.2.3 地震烈度 112.2.4 河流水系 112.2.5 气候 112.3 资源条件 122.4 环卫工作基本状况 122.4.1 机构与设施 122.4.2 生活垃圾来源 122.4.3 生活垃圾的产量与组成 132.4.4 生活垃圾的收运 142.4.5 生活垃圾的处理 142.4.6 现状主要的存在问题 14第三章 垃圾量预测153.1 垃圾量的预测 153.2 垃圾的处理方式 153.3 填埋容积预测 17第四章 厂址概况194.1 填埋场类型 194.2 填埋场等级划分 194.3 填埋场选址条件 204.3.1 场址禁设地区 204.3.2 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20第五章 总图布置235.1 总图布置原则 235.2 场区布置方案和特点 235.3 竖向布置 245.4 道路运输 245.5 绿化工程 245.6 垃圾坝 24第六章 卫生填埋库区工程266.1 填埋物要求 266.2 填埋库容与使用年限 276.2.1 垃圾坝高度的确定 276.2.2 填埋边坡的设计 276.2.3填埋场库容设计计算286.2.4垃圾坝的结构286.2.5垃圾坝坝型286.2.6垃圾坝防渗286.3 防渗工程 296.3.1 填埋场防渗目的 296.3.2 防渗标准 306.3.3 防渗材料 306.3.4 防渗结构 316.3.5 防渗方式 326.3.6 防渗方案选定 336.4 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346.4.1 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346.4.2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356.4.3 渗滤液收集系统 366.4.4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76.4.5 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386.5 填埋气体收集倒排与利用 386.5.1 填埋气体的主要成分 386.5.2 填埋气产生量估算 386.5.3 填埋气的收集 396.5.4填埋气体的利用 406.6 防洪系统416.6.1 设计依据416.6.2 防洪标准416.6.3 防洪工程设计 41第七章 渗滤液处理工程437.1 处理工艺 43致46参考文献47附录48第一章 概述1.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D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 主管单位:D县城管局* 总 投 资:**万元* 项目场址:D县大桥乡要井村* 总 用 地:183亩* 处理规模:平均97吨/日* 服务年限:13年* 服务围:D县城市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1.1.1 项目提出背景 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以市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周围已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其中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场就有5000多座”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信息:“全国垃圾的历史堆存量已多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多达5亿平方米全国数百座大小城市,已有2/3的城市被郊区的垃圾山包围由此可见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垃圾堆放除大量占用土地外,还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成为蚊蝇、鼠类的衍生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医学研究证明,许多人正在受到垃圾山散发出的各种重金属的污染,并已危害到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以至引发癌症因此,迅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业化、产业化是当前所有市政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开展和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高度概括了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垃圾处理作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之一国务院与有关部委先后发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报告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和其他相关文件,对搞好城市垃圾处理做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垃圾从生产、收集、运输、处理到回收利用,都能衔接配套,落到实处。
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征收垃圾处理费用的政策 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国情,国家还制定了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从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到场址的选择、建设与最终处置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些标准的颁布施行,为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豫发[2003]9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的文件就近期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到2007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县城与部分重点镇都要有垃圾处理场,并要求各地要加快建设,全力做好这项工作该项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1.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D县属淮河流域地区,是国家和省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D县城作省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的35个扩权示县市之一,近几年城市建设变化很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垃圾处理滞后于城市发展,处理设施水平落后,今后将面临全县城每天大量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尚无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相关的二次污染未作任何处理这种现状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还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环卫设施也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下,与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不协调。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使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改善淮河流域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水平,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无疑会使D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得到巨大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另外,随着国家和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加快了项目建设的各项筹备因此,我们认为D县建设垃圾处理工程的条件已经成熟,它的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生活垃圾消纳困难的问题1.2 设计原则与围1)在贯彻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厂址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二次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对生活垃圾实行安全处置,使之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体目标2)根据城市总规,结合当地特点和城市生活水平等因素,合理论证垃圾产量,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项目投资3)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确保各类设施互相协调,技术切实可行,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在土地利用方面坚持合理规划、节约用地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绿化使厂区环境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5)处理方案选择原则除坚持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能适应垃圾的特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 垃圾处理技术的成熟度、适应性与环境保护 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1.3 设计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省委、省人民政府 豫发[2003]9号文件《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 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环保局 豫计收费[2002]1394号文件《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D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年* 项目工程勘察报告* 项目主管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3.1 法规类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5)其他相关法规1.3.2 技术标准类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GB50869-2013)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GB50337—2003)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29—91)6)《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建设部(93)建城技字第42号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9)《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 2001年版)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93)11)《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与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1996)12)《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1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14)《防洪标准》(GB50201)15)《城市防洪设计规》(CJJ50)16)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和规第二章 基础资料2.1 城市概况D县位于豫东平原,黄河大冲积扇西南边缘,于北纬30º12ˊ~34º17ˊ,东经113º52ˊ~114º25ˊ之间。
东与通许县、扶沟县接壤,西与新市交界,南邻长市、鄢陵县,北靠中牟县、县东西长43.76 km,南北宽40.77km,国土面积1307.7km2D县县城位于县域中心,现有城市人口(详见各组任务书)万人,建成区面积11km2城市总规确定县城性质是:市域西南部副中心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以发展纺织、机械、化工等为主的工贸型城市200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8.89亿元农林牧鱼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6.38亿元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6.55%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