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伦理论文-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案例分析.doc
9页课程:企业伦理类型:案例分析题目: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案例分析班级:10级工商管理3班姓名:XXX学号:1007020339授课老师:XXX 教授时间:2012年12月15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21 齐二药假药案案例 31.1 假冒的“亮菌甲素” 32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42.1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内因分析 42.2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外因分析 53 齐二假药案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法 63.1 影响 63.2 解决方法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5摘要2006年5月的一起假药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千层大波,这便是有名的“齐二假药案”事件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流入市场,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甚至严重致多人死亡具有强毒性的二甘醇竟然毫无阻碍的变身成为药物进入了市场,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这是企业伦理的问题,却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更是国家的问题,人民大众的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关键词:齐二假药案 亮菌甲素注射液 企业伦理 AbstractIn May 2006, The Armillarisin A Injection, a kind of medicine made by Qiqihaer seco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had toxic ingredients, which had caused many people ill with kidney failure, and even died. And from purchasing materials to selling the medicine in market, it should pass product inspection many times, but no one discovered the Armillarisin A Injection was unqualified, and put it into the market. It’s about Enterprise Ethics, but not only related to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Key words: Fake Medicines of Qiqihaer second pharmaceutical co., LTD,Armillarisin A Injection, Enterprise Ethics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案例分析作者:XXX(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710128)1 齐二药假药案案例2006年4月到5月,多起因注射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制造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而造成的患者肝功能衰竭事故相继发生,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药物恐慌。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主任高志良介绍,2006年4月29日和30日两天,传染病科的连续发生了群体重症肝炎病人突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情况,引起医生的警觉 通过排查,传染病科另一病区也有两名病人出现类似情况,医生当天马上把病人所用过的药列出来,发现只有一种是病人唯一共有的,就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经检验,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含有不明成分的杂质,为假药 14日下午,记者来到传染病区看到,正在救治的6名重症病人,其中有3名已上呼吸机紧张抢救,病情较重 齐二药造假事件被公布后,齐齐哈尔警方先后对该公司14名涉案相关人员实施了控制措施5月15日,当地警方将假药案件卷宗移交给广州市公安局,5月16日,广州警方对包括企业法人代表、副厂长在内的多名涉案人员予以刑事拘留之后,包括采购员、总经理、技术副厂长、供应副厂长和检验室主任在内的5名责任人也一同被带到广州接受深入调查1.1 假冒的“亮菌甲素”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旗下的120多种注射液都已经通过了国家检验,都赫然标着“国药准字”的大印,按照国家规定,生产“亮菌甲素”的药物国家规定为要用丙二醇,而流入市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的成分却是二甘醇。
在此案例中有一人是重要人物,此人便是向齐二药发售有毒原料的王桂平从记者获得的一叠交易发票与银行汇票显示,王桂平与齐二药之间共发生两笔交易,第一批为工业丙二醇,第二批则为低廉的二甘醇 丙二醇是一种药用溶剂,无色黏稠,易燃低毒工业丙二醇与医药级的差别在于,后者比前者纯度更高以今年5月进口产品计,两者每吨价差达4000元左右 二甘醇与丙二醇物理性质相似,区别在于,二甘醇为工业用溶剂,有很强的毒性 发票和汇票均显示,王桂平两次出售的产品价格均为14500元/吨若以此为准,按二甘醇市价每吨7000元左右计,仅售往齐二药一吨二甘醇,王桂平则获利数千元 来自当地药监部门的检验显示,齐二药有5种产品均使用了这两批二甘醇事后证实,齐二药未按国家规定,对药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实行检验,而且化验室11名职工无一人会进行图谱分析[ 1 ] 李艳钱、昊平. 齐二药三年造假调查[J]. 医疗保障,2006年,第6期:27-29 1 ]2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2.1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内因分析事件的发生,最受争议的当属此事件的主角,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先不管原料进入之前与药品流出之后的其他相关环节,此案中的罪魁祸首“亮菌甲素注射液”终究是在齐二药的生产线上流动了一圈才进入市场的。
从最初的原料采购,到最终的产成品售出,需要进行多个环节产品检验在这么多的检验工序中,有毒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依然能够流入市场,对于生产厂家齐二药来说,实在难辞其咎首先,从采购方面来说,按理说采购人员对于采购的检验过程应该再熟悉不过,但是,二甘醇替代了丙二醇,这么明显的错误,没有发现,要么是疏忽大意,是失职,要么,就是收受了卖方的好处,有意而为之其次,从产品加工个环节来说,齐二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各环节实行检验,甚至,化学实验室了十一名员工竟然无一人会图谱分析然后,从产品出厂来说,产品质检人员在产品出厂时,也没有将有毒的药品检验出来,放任其流入市场,亦是一大失职,大大的失职最后,齐二药管理层的责任更是不可宽恕从原料采购开始,便已是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虽说齐二药初衷并不是想购买有毒的二甘醇,但其本意却是想用工业用丙二醇代替药用丙二醇再者,以上三点所述员工失职,亦是管理层管理不周造成,是管理层的失职而实验室无人会图谱分析,很明显这在药品检验过程必然会出现严重差错的重要环节,竟然忽视且放之任之,从此处看,其本身就没有对药品负责,对患者负责,是严重忽视企业伦理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是企业为利益所趋,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企业为了省下每吨好几千块钱的原料费用,意图购买工业用丙二醇之后,丙二醇被替换后,明知被替换,却默不作声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了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纵容自己忽视企业伦理道德,忽视国家的发条法令,忽视人民的健康,在该有的环节漠然处置,对不该为的行为铤而走险二是企业及其管理者职业道德存在缺失齐二药属制药公司,药物不同与一般的商品,其好其坏关乎人命,若不是其管理者存在道德缺失,怎么会让有毒的原料进厂,又让这样有毒的药品流入市场若是管理者尚有一丝良知,前后环节可能出现管理不周,但是这个进厂到生产再到出厂,这么诸多检验环节,本就应该严格控制,认真对待再者,在任用人才的时候,一些关键技术不能忽视,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一整个化学实验室没有一个人会进行图谱分析三是企业没能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伦理的重要性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的闲情和时间去关心一些其他的事情,同时,各种多媒体的日渐完善也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企业若单纯只为盈利,不去考虑企业的社会形象,社会影响,这样的企业必然走不长远,即使是百年企业也不例外,更何况是只有三十几年的齐二药企业伦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遵守道德层面上的问题了,说得更通俗点,重视企业伦理,遵守伦理道德,实则是可以为企业获得更高的赞誉,最终赢得更大的利益。
2.2 齐二药企业责任伦理缺失的外因分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在社会中,总会有形形色色或多或少的因素在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和决策齐二假药案事件的发生,综合来说,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监管不严齐二药旗下的120多种注射液都已经通过了国家检验,都赫然标着“国药准字”的大印,其中也包括了此次事故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同时,齐二药是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大型正规企业就是因为这两条国家认证,齐二药名下的药品才成了百姓可以放心购买的药物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企业,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故这跟国家药物监管有关国家应该严格监管企业的生产,更应该慎重发放国家认证级的标签,而对于已经发放的企业和产品,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定这个国家认证标签的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企业有心违背企业伦理,在国家的强权下,许多损人利己的事情可以尽量减少的最低二是社会总体风气不正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经济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太远,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对很多生产环节放宽了要求;再者,由于国家的整体法律结构,经济结构不甚完善,对一些缺乏道德,甚至擦过法律线边球的行为,管理不到位是在所难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有意无意的开始进行一些不顾企业伦理的事情(也包括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国家管理不到位,这种不良习气逐渐形成,即使是到了今天这个GDP在世界名列前茅的时期也难以改正不良风气的改正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很明显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虽然现在的这种不良风气较之从前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有一些企业见缝插针,在一些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搞些小动作三是人人都存着明哲保身的原则去行事在齐二假药案整个事件过程中,除了王桂平和齐二药的员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部门会与此案有所关联在事件整个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可疑点,但是这些第三方均持着明哲保身的姿态对待这件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像齐二假药案这样的事件实在不足为奇但是,单单一个“齐二药”,仅仅一个“亮菌甲素注射液”,其实并不可怕,这些都是“全国查封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是,全国各行各业这么多,国家监管范围力度始终有限,又有诸多的外因影响着,谁能保证只有一个“齐二药”,只有一个“亮菌甲素注射液”呢?为此,我们需要深思,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去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3 齐二假药案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法3.1 影响齐二假药案虽然已经过去了六年,但是其带来的影响确是巨大的它所带来的影响首先直接表现在给这起事故中遭遇了病痛甚至为此丧失生命的患者带来了血的代价,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了终身难忘惨痛记忆;其次表现在齐二药这家有着38年历史的老店垮台,企业本身遭遇名誉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也给那些有着长远时间历史的老牌企业带来了信誉危机,但从正面看的话,兴许也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警示牌;最后,给“国药准字”也带来了信任危机,国家的信用也找到了质疑,“齐二药事件”通过其固有扩大效应传达给公众的,实际上是对整个“国药准字”体系的信任危机。
曾经不是问题的“国药准字可不可信”,开始成为问题[ 2 ] 舒圣祥. 齐二药事件带来“国药准字”信任危机[J]. 晚霞,2006年,第6期:24-24 2 ]3.2 解决方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伦理实体的社会责任被一再的忽视,企业一味地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仅引发了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