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油田小修检泵技术毕业论文(DOC 27页).doc
27页克拉玛依职业与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克拉玛依油田小修(检泵)技术 专业: 油气开采技术 摘要本文将以克拉玛依九区井下小修作业生产管理为对象,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对克拉玛依油田井下小修作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弱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供整套方案和理论,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实践,用以指导生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益具体从基础工作、生产组织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质量管理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以单井为出发点,作为最核心单元展开,通过划分施工工序,对工序工时进行测定,奠定了最基本的工作;同时对生产能力进行分类,进而量化确定,为计划生产提供依据;结合目前生产水平和技术状况,确定了合理人员编制;在生产组织上改进生产组织方式,采用网络技术组织生产,控制工作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在成本管理上,提出单井核算,工序收入新概念,细化收入、成本构成,为更好控制成本,量化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在绩效考核方面,通过指标的量化,建立单井台帐,进行考核,发放个人薪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质量控制方面以标准统计技术为依据,通过一定量的实际作业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各工序的能力分析、可靠性分析,对工序质量控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处理。
随着技术的的不断发展目前油田开发已到后期,为了提高产量需要是进行井下作业,主要原因是自喷井产能不断的下降,抽油井占据了产油的主导地位,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对造成频繁检泵作业的主要原因进行科学的总结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检泵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产管理;检泵;检泵质量因素 目录第一章 前言11.1成本核算21.2工序质量管理21.3生产组织21.4绩效考核31.5小修作业管理存在问题分析31.6基础工作薄弱31.7生产组织方式落后41.8成本管理没有细化核算51.9工序构成分析5第二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72.1劳保用品使用72.2井下“三防”工作72.3施工用电8第三章 检泵作业93.1检泵意义93.1.1油井检泵作业的分类93.1.2主要工作容包括93.1.3井下故障93.1.4井下作业施工103.1.5检泵原因(8个方面)123.1.6检泵作业施工工序与要求123.2检泵施工操作133.2.1倒流程、放喷133.2.2打驴头、提光杆133.2.3起抽油杆143.2.4打开泄油器143.2.5卸井口、试提管柱、装防喷器143.2.6起原井管柱143.2.7 油管、抽油杆清蜡检查153.2.8 检泵153.2.9配管柱153.3下抽油杆柱163.3.1调防冲距163.3.2打驴头、卡方卡子、连接流程163.3.3试抽和憋泵163.3.4收尾、交井163.3.5管式泵抽油管柱、杆柱组配173.3.6泵的工作原理183.3.7下泵操作要点6项)183.3.8检泵质量要求193.3.9对抽油杆的要求193.4对油管的要求193.4.1检泵的工艺操作规程与要求20结论21致22参考文献23第一章 前言井下小修作业是油田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容是日常维护性作业,包括检泵、解卡、冲砂洗井、简易打捞等。
施工过程工序繁多,技术复杂,组织难度大克拉玛依油田的井下小修作业管理水平是伴随着油田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开始只有几台简陋的设备,依靠人海战术和冲天的劳动热情,凭借老作法、老经验进行生产管理通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实践,克拉玛依油田井下小修作业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做了一定量的工作,在生产管理方面注重了生产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建立,如制定了比较规的施工标准、操作规程;完善了生产组织管理;建立重大施工方案讨论、质量分析例会、井下作业技术培训等制度而对生产管理还没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在生产组织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1.1成本核算井下作业系统费用核算随着体制变化不断调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小修作业队伍隶属采油厂,生产运行实行联产承包,作业费用切块,工作中只注重工作量,忽视成本控制;随后石油系统进行重组改制,井下作业队伍从采油厂分离出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井下小修作业结算按照油水井管挂深度结算收入,如管挂深度1250米,维修检泵一井次,结算费用为15910元施工成本控制实施了ABC分类管理对材料费、燃料费、实施A类管理;运输费、修理费实施B类管理;办公费、差旅费实施C类管理,为生产经营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井下作业队伍进行二次分离、分开、独立形成隶属服务处的一个经济实体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精细,各主体之间核算更加明晰,客观要求必须要改进修井费用核算方法,不断创新成本管理1.2工序质量管理工序质量管理是井下小修作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容之一70年代初,工序质量管理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方法,所有工序质量检查与验收由技术员负责,由于技术人员工作职责较多,使得现场工序质量检查与验收常常流于形式到八十年代后期,质量管理得到高度重视,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明确了质量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岗位规,工序质量管理逐步得到了规和完善目前的小修作业中, 建立了三级质量监督网络体系,即处部的质量监督中心、公司的质量督察组和班组的质量监督员处部的技术质量监督中心主要负责起草有关的质量标准和制定各级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职责,对重点工序质量进行抽检,同时还要检查各级质量监督员职责的落实情况;公司的督察组主要负责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有关技术标准,对重要工序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各个作业队的作业班组的质量监督员,负责对作业过程中的每一项工序进行检查和对存在问题的工序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后的验收工作。
1.3生产组织生产组织的效率高低是确保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小修作业中一直沿用着油田建立初期形成的以作业机组为单元的独立的生产组织模式,各个作业机组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连贯性每个作业机组统一由公司生产调度安排,生产调度要与时掌握每个作业机组的生产动态,按照各个作业机组的生产进度,合理的安排生产车辆,如水泥车、锅炉车、水罐车等,每个作业机组都可能因为自己不能按期达到工程进度而影响整个机组的生产进度,因此说,每个作业机组又都是相互关联的施工程序是小队队长每天到被施工单位领取施工设计,交给单位调度室审批后,安排班组上修各个作业机组,接到小队下达的生产任务后,根据各自的作业容,准备相应的作业工具、设施和作业材料在作业现场,作业机组长是最高领导者,一切生产组织都是由机组长安排,机组长按照作业容组织生产、安排用工、协调车辆1.4绩效考核在90年代以前,对个人绩效考核是以出勤率作为考核指标,工资、奖金的分配皆是以出勤率进行计算发放,分配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个人薪酬由工资和奖金构成,工资按个人档案工资全额发放,奖金按照每人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个人实得奖金等于个人月完成的工时数×(本队全部的奖金总额/全部工时相加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奖金的考核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1.5小修作业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克拉玛依井下小修作业是以油水井为对象,以井场为工作车间,在油水井井筒展开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目的是确保油水井正常生产油田成立初期至今,对生产管理曾进行过局部的改进,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科学的研究近几年, 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管理运行机制相应发生了变化,尤其是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了重组改制,将长庆油田划分为长庆油田分公司与长庆石油勘探局两大块,井下作业因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列为长庆石油勘探局下属二级单位分离后,随着股份公司井下作业市场的开放,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垄断的市场格局被打破,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的生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目前的小修作业现状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6基础工作薄弱(1) 没有系统进行时间定额的研究井下小修作业施工的工作时间长短是衡量工作效率重要指标小修作业时间确定从70年代至今没有进行系统研究由于工作时间细化不清,使得在实际施工时,无法进行时间控制,表现为同一施工容没有统一的工作时间同时在工序工时定额核定上,随着设备、工具的性能改善,工艺技术的改进 ,人的素质提高,目前仍沿用80年代的工时定额,已不适应现场生产过程组织需要,也无法指导生产工艺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2)定员编制形式单一目前的小队人员定额只按岗位定员,编制仍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岗位确定人数在具体定员时,没有结合客观因素,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①没有考虑人的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定员时仅按岗位确定人数,没有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使得在人力资源组配上不能优化,影响整体劳动效率②没有结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井下作业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井下工具不断改进,配套更加完善,设备装备大大提高,客观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而在人员定员上,没有结合以上各种因素,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③没有结合工作容确定人员不同的工作容,对人的需求不同,按岗位定员使得对任何施工作业,都是以全班组人员进行施工,不能合理地组织生产如对光杆作业需5人就可完成作业,而实际作业时,全班组8人皆上现场,很难合理进行人员分工,造成了一定的人力浪费④没有考虑区域环境因素克拉玛依油田小修作业围是陕、甘、宁两省一区14个县围,点多、线长 各区域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由于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作业难度不同、油水井况不同、作业的年工作量不同,因而对作业人数的要求也不尽一样,按岗位定员针对性不强,易造成人力资源的不足或浪费 (3)没有进行设备生产能力的核定由于小修工作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完成小修作业工作量,传统的做法是备用足够数量的设备,保证油水井随时有问题躺随时上修。
对设备的工作能力与如何与工作量配套,一直没有进行研究4)没有标准化的施工传统的施工组织形式是小队取得施工方案后, 班组长凭经验安排指挥生产, 现场分工全凭班组长个人安排,组织施工虽然每年有成千个一样的施工容,却没有统一标准 1.7生产组织方式落后井下小修作业是独立的野外作业,自然环境恶劣,工作脏、苦、累目前生产组织方式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型组织生产施工准备时,班长接到任务后,只是根据个人经验确定各种物料准备,没有认真细致地进行物料计划,往往到现场时,又发现物料不全,又重新组织,影响正常施工在施工中,岗位职责不清,到现场后,班长临时分派每个人的具体工作,由于各人工作容随意性较大,使整个施工过程程序不清,组织混乱在作业现场,班组长是生产的第一指挥者,班组长的个人工作能力对整个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班组长个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1.8成本管理没有细化核算克拉玛依油田井下小修作业成本的核算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其具体表现为:(1)成本管理目前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本,工作仅追求工作量,单井不计成本,年终一次核算;(2)成本管理部门将发生的费用从上到下逐级分摊,造成工序费用控制落实不到位,事前预防不够,往往是事后控制;(3)定量限额预测不准,只是宏观管理,缺乏微观分析控制,造成成本超支,措施落实滞后;(4)对收入与成本没有进行细化,不能有效进行经营与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