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产业实施路径行动方案.docx
17页烟草产业实施路径行动方案一、 烟草产业实施路径(一)全面推进烟叶生产转型升级着力破解核心烟区、烟农队伍、烟叶质量三个不稳问题,大力建设行业第一车间中式卷烟核心原料基地,牢牢掌控红河烟叶未来发展主动权一是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打造弥勒、泸西、建水、石屏4个20万担以上规模种烟县市,逐步将种烟区域控制在1400—2000米海拔范围内建立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加快推进核心烟区土地长期稳定有序流转加大站点整合力度,优化收购线设置,着力打通烟叶生产收购供应链关键环节二是稳步推进生产管理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构建以专业化服务、技术服务、增值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高端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绿色生产,推动基地单元优化升级,提升优质烟叶原料有效供给水平三是扎实推进智慧烟草农业建设稳步推进智慧农业云南烟草双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在大数据应用、智能装备开发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打造行业智慧烟草农业发展新样板四是加快探索多元化促农增收新模式扎实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加快弘毅公司经营模式探索,加大云香弘毅品牌运营营销力度,构建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同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全面推进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入推进卷烟市场化取向改革,营销网络建设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卷烟营销贡献度显著提升一是重点抓好建设现代卷烟零售终端这个重大专项积极推进零售点合理化布局,加快零售终端数字化升级和零售终端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终端销售体系二是全面提升销售指标运行调控水平主动顺应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以结构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宏观调控和定向精准调控力度,保持良好市场状态三是全面提升品牌培育水平构建品类科学布局、梯次发展、竞争有序的卷烟市场品牌培育新模式,培育市场状态佳、品牌成长性强、客户获利好、消费忠诚度高的标杆品牌,把红河市场打造为工业企业满意、零售客户认可、消费者信赖的区域性标杆市场四是全面提升市场状态调控水平持续巩固卷烟规范经营整治成果,建立完善与市场化取向改革相适应的经营体系,促进州内区域市场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市场、旅游市场、节庆市场的卷烟消费潜力,释放需求满足效应五是全面提升营销改革创新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营销实践应用,推动营销业务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三)全面提升烟草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服务主业、支撑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绿色生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中心、应用技术培训中心、智慧烟草农业工程中心和行业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五大中心。
一是加快技术集成再创新继续深挖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烟植烟土壤保育、烘烤提质增效三个重大专项,实现理论上有创新,技术上有突破,应用上有提高二是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凝聚创新要素,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创新机制三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多种渠道发现科技成果、多种因素评价科技成果、多种途径培育科技成果、多种主体转化科技成果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四)打造现代烟草加工及配套产业集群聚焦结构调整和品牌升级,提升烟草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提升烟叶生产质量和烟草生产技术水平打造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比较完整、资源充分得到综合利用的烟草加工及配套产业集群二、 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红河州工信局以链长办为抓手,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为动力,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动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持续引导和服务各产业专班结合州情实际谋划产业蓝图,助推红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分夺秒,快速响应链长办积极响应政策要求,抽调的12名同志迅速到位,并在当天进行了工作动员,对推进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工作进行明确和部署随后,争分夺秒,快速搭建各产业链专班,目前12条产业链专班办人员到位107人。
同时,主动出击,组织专人分别前往海南自贸港等地开展工作,快速建立外联渠道,为各产业链宏观政策研究、招商信息收集、行业趋势分析奠定了智库和服务平台保障基础强化宣传,完善工作机制链长办不断强化宣传学习,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相关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前研判政策保障和协调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共在上级平台发布16篇信息宣传稿件,其中,学习强国1篇、云南网7篇,云南红河发布、红河日报等州级平台8篇同时,收集整理各产业链专班上报信息100余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牵头建立州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四级调度机制,日沟通、周报告、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机制等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建立链局融合机制,州工信局领导、机关科室专兼结合一体,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35位州级领导挂钩92户企业,共收集问题175个,领导亲自布置安排、明确交办的问题134个,移交链长办牵头研究并派单的问题41个,已解决销号32个紧盯工作目标,推动工作落实链长办紧盯2025年产业链发展目标,牵头各产业链专班开展摸清产业现状、盘清底数相关工作在行业专家、相关部门和智库意见基础上,编制了12条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结合红河州实情,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产业链招商手册》和《红河州2022年产业链招商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
并通过高频率走出去,高效率请进来,高质量落下去,形成领导带头招、链条组团招、部门联手招的创新举措,做到周有焦点、月有热点、季有亮点、年有特点目前,新签约招商引资5000万以上项目24个,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47.1%,其中,签订正式投资协议的18个,6个签订框架协议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完成全年计划的43.6%通过一系列努力,截至7月,12条产业链完成新增企业65户,新增规上限上企业27户,占全年目标考核任务(43户)的62.8%,超时序进度8个百分点,为红河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红河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三、 现代产业发展主要优势(一)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红河州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有7507平方公里的热区和270万亩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红河州水果、蔬菜、优质水稻、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居云南前列全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探明和发现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点1000多处、矿种50多种,潜在的价值超过10万亿元目前全州已探明锡、铜、铅、锌、铁、锰等各种矿产资源储量达880万吨,锡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储量60多亿吨,位居全省第三;铟、钯等稀贵金属资源储量超过700吨。
二)工业基础较为扎实红河州是云南近代工业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卷烟、食品为主的轻工业体系成为撑起全州两型三化工业体系的坚实脊梁截至2020年底,全州有色金属冶炼年产能达142万吨,其中锡产能15万吨、铟产能150吨,均位列全球第一;铝产能55万吨、铅产能40万吨、锌产能20万吨、铜产能12.5万吨,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电力总装机规模达715.2万千瓦,还有部分风电、火电、水电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州规划建设5条天然气管道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投产全州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等对越南籍劳工的管理机制愈加完善和成熟,大量越南籍劳工可经河口口岸入境,将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园区已建有大量标准厂房,引进企业和承接项目较为便利三)区位通道优势明显红河州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全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具有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的四维度通道优势,对内对外发展空间广阔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邻国省会城市相连的边境口岸,沿边和跨境两大特色优势明显。
弥勒东风机场实现开航,弥蒙高铁通车在即,蒙自机场、元阳机场、沿边高速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随着全州综合交通网不断完善,内联外通融入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实现向北可与滇中经济圈互联融合发展,向南可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向东可联两广出海,向西可融入昆曼经济走廊的交通格局,区位通道优势明显四)开放条件得天独厚全州边境线长848公里,境内河口、金平、绿春3县与越南2省1市6县接壤,拥有河口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金水河口岸3个国家一类口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决定了红河州在全国开放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设立,标志着全州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打开新局面全州已拥有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河口边合区4个设施完善、通关便利的开放平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全州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五)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红河州拥有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边纵遗址等红色资源,拥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三千四百年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生态环境等优势条件,空间区位优良、旅游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多彩,为红河州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跨产业、跨区域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奠定良好基础。
四、 现代产业发展意义(一)落实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战略的重要举措红河州自古即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接壤越南,是参与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前沿门户,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红河州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产业科学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全力发展5+6现代产业体系,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加快推进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促进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国家全面合作发展二)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韧性、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两型三化方向,有效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是云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三)带动红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红河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抓住机遇做好顶层设计,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打造大产业链延伸,促进跨领域横向融合,是十四五时期红河州加快强优势、补短板、提质量、增效益,实现经济质量、动力、效率三个变革的关键路径,是促进红河州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养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内外联动的产业链全球布局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红河州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支撑,对红河州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五、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新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四个协同中,实体经济被排在第一位,突出了壮大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在新发展阶段,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导向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制造立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结构优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应着眼供给侧和结构性,瞄准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的目标,并且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以实体经济比例较大幅度下降为前提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