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文化 现代启示.doc
2页古老文化 现代启示 傣族是个艺术底蕴深厚的民族,是个热爱美,并且有着自己独特审美和独特艺术的民族 公元前115年,小乘佛教开始从泰国、缅甸渗入我国傣族地区并广为传播,到了十四、十五世纪,云南省的傣族地区已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达到了村村有佛寺,处处立佛塔的鼎盛时期 与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相对,小乘佛教主张自我解脱小乘佛教要求教徒在今生断除烦恼,了生死,离贪爱,像道家思想一样,是消极出世的;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佛法大慈大悲,以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要经过无数生死,以大智慧求得无上正觉,除了断除自己的烦恼,还要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在出世的同时,又要入世引渡众生(李旭.小乘佛教与傣族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1991,04)事实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追求的是自我解脱,小乘佛教才是佛教的本源小乘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必然性地影响着傣族的精神文化,尤其是对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傣族人民在传承小乘佛教的过程中,将生命、情感和爱融入到了其中因此,傣族的艺术虽然与佛教密不可分,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艺术有极大的差异,一反“合乎法度,画风严谨”的风格,在不同程度上消减了宗教艺术的肃穆感和庄严氛围,将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图景渗透到宗教世界中,让世俗的感情与乏味的宗教说教相结合,使得宗教艺术更像是反映傣族民生的风俗画。
这一创举使佛教教义和寺院文化在民众中的接受度更高,这大概也是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普及程度的原因 傣族是个崇尚自然、敬重自然的民族他们热爱绿色,热爱生命古老的贝叶经里就有这样的词句:“有数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不要把鸟捉来关在笼子里,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鸟也会把人捉来关在笼子里这些警世格言透射出了傣族人民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才促成了与自然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傣族艺术品 诗人王维曾写过“不起而旅览,不见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寄文章于贝叶贝叶经又称贝编、贝多,是用工具刻制在处理过的贝叶上的一种经籍,最早起源于佛教发源地印度,随南传佛教的普及而传入了我国傣族地区,成为云南小乘佛教经书典籍的主要形式,是傣族人民十分重视和珍爱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寄托贝叶经与菩提树,舍利子合称“三宝”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今天的西双版纳、德宏、孟连等傣族地区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贝叶经,不仅有被文化档案机构和佛寺收藏的,民间也流散着相当数量的贝叶经贝叶经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以及农业据有关部门调查,解放前西双版纳有佛寺500多座,贝叶经多达50000册。
随着时间推移,时至今日,其发源地印度已经很少制作贝叶经了,而在西双版纳的很多佛寺中,僧侣们却依然在坚持制作贝叶经今天的游客们依然可以观赏到这一古老的工艺 贝叶经的制作原料来自盛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贝叶棕贝叶棕是棕树的一种,傣语称“戈兰”其叶片长度可达两米,极具韧性,耐磨耐晒,防腐耐潮,不受虫蛀用水沤制之后的叶片则更加柔韧耐久在刻制经文之前,贝叶需经过传统工艺的处理新鲜贝叶被成批砍下之后,用刀剔去被虫吃的部分,放入大锅中大火煮沸五六小时左右,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酸性植物如柠檬等,目的是溶解去除其中容易腐烂的淀粉和杂质,为贝叶的防腐防虫奠定基础煮好后将其用河沙清洗并将其晒干,除去其中水分,按需要剪裁成长片,一般规格为长60厘米,宽6至7厘米左右,在每片贝叶的一端穿上小孔晒干后的贝叶变得卷曲变形,因此需要放在向阳的大青石板上铺平后压上百斤重石,使其平整10到15天后将已经平整且干透的贝叶取出,先用墨线弓在贝叶上弹墨线,用木质刻笔在上面刻写,刻字小而工整刻好之后刷上墨料,用软布擦净,由于只有被刻的部分能吸收色料,所以擦净之后刻字就留下了颜色接着在贝叶表面涂上植物油用以保护贝叶,使色料持久,字迹不易磨灭,也能进一步加强贝叶的防腐性能。
最后在贝叶周边涂上金粉或红黑油漆,以类似叠扇子的形式用线绳将50至100张贝叶穿叠为一册 一册贝叶经,不仅是记载经文的载体,它本身更是一件工艺品,是对材料的出神入化的运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古老方法都是对材料特性充分研究了解之后的体现傣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品味为今天我们的综合材料艺术提供了素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启示 在崇尚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今天,商品包装和室内装潢等领域都开始寻找比以往更贴近自然和真我的风格都市中饱受重压的人群需要感受自然的治愈作用,需要通过一些来自自然甚至只是仿自然的元素来获得回归自然的想象比起多年前都市建筑和室内装潢对包豪斯风格的追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然元素开始融入到当代设计中以室内装潢为例,地中海风格和田园风格的盛行就充分说明了消费人群的这一心理需求人们不再追逐冰冷干脆的后现代感的家居,厌倦带来冷漠感的光滑表面和精确打磨,开始亲近那些制作看似粗糙实则充满质感的手工制品,开始崇尚远离机器、远离工业、远离污染的清新生活风格 而制作古朴淳厚的贝叶则充分地具有了人们所要求的自然属性,无论从视觉还是触觉都满足了当代包装装潢重返自然和绿色无污染的诉求例如用贝叶包装的茶叶,瓷器,案头饰品等,都更好地衬托了商品的气质。
而在装潢方面,用贝叶来搭建凉亭,作为墙角装饰,或是隔断装饰,都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自然质朴的整体装潢风格然而大部分自然材料与现代工业材料相比较,缺少的就是耐久性和牢固程度的问题,亲近自然的元素都难以被保存,也使得人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仿制品然而无独有偶,贝叶却因其防潮防蛀的特性而给当代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使得贝叶在当代设计中的大量运用成为可能 贝叶在当代实用艺术领域中的潜能是无限的,它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运用在装饰性方面,贝叶的修长和易于造型等特性给进一步加工制作带来了可能;而在实用性方面,它的耐久和不腐又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并在作为保存容器的时候发挥更卓越的功能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红 (本文来源:《论文资料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