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选择小结3200字.docx
10页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选择小结3200字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资料一、 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1.两组资料:1)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1)若方差齐性,则作成组t检验(2)若方差不齐,则作t’检验或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2)小样本偏态分布资料,则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2.多组资料:1)若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则作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LSD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两两比较2)如果小样本的偏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则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如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但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等)进行两两比较二、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1.单样本资料与总体比较1)二分类资料:(1)小样本时:用二项分布进行确切概率法检验;(2)大样本时:用U检验2)多分类资料:用Pearson c2检验(又称拟合优度检验)2. 四格表资料1)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5,则用Pearson c22)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1并且至少存在一个理论数<5,则用校正 c2或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3)n£40或存在理论数<1,则用Fisher’s 检验3. 2×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行评分的CMH c2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二分类,列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用趋势c2检验3)行变量和列变量均为无序分类变量(1)n>40并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Pearson c2(2)n£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4. R×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CMH c2或Kruskal Wallis的秩和检验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作none zero correlation analysis的CMH c23)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可以作Spearman相关分析4)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无序多分类变量,(1)n>40并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Pearson c2(2)n£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三、 Poisson分布资料1.单样本资料与总体比较:1)观察值较小时:用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2)观察值较大时:用正态近似的U检验2.两个样本比较:用正态近似的U检验配对设计或随机区组设计四、 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1.两组资料:1)大样本资料或配对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作配对t检验2)小样本并且差值呈偏态分布资料,则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检验2.多组资料:1)若大样本资料或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则作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LSD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两两比较2)如果小样本时,差值呈偏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则作Fredman的统计检验如果Fredman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检验,但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等)进行两两比较五、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1.四格表资料1)b+c>40,则用McNemar配对 c2检验或配对边际c2检验2)b+c£40,则用二项分布确切概率法检验2.C×C表资料:1)配对比较:用McNemar配对 c2检验或配对边际c2检验2)一致性问题(Agreement):用Kap检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六、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1.两个变量均为连续型变量1)小样本并且两个变量服从双正态分布,则用Pearson相关系数做统计分析2)大样本或两个变量不服从双正态分布,则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2.两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可以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3.一个变量为有序分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连续型变量,可以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七、 回归分析1.直线回归:如果回归分析中的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大样本时无需正态性),残差与自变量无趋势变化,则直线回归(单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称为简单回归),否则应作适当的变换,使其满足上述条件。
2.多重线性回归:应变量(Y)为连续型变量(即计量资料),自变量(X1,X2,…,Xp)可以为连续型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或二分类变量如果回归分析中的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大样本时无需正态性),残差与自变量无趋势变化,可以作多重线性回归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3.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应变量为二分类变量,自变量(X1,X2,…,Xp)可以为连续型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或二分类变量1)非配对的情况: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2)配对的情况:用条件Logistic回归(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4.有序多分类有序的Logistic回归:应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自变量(X1,X2,…,Xp)可以为连续型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或二分类变量。
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5.无序多分类有序的Logistic回归:应变量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自变量(X1,X2,…,Xp)可以为连续型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或二分类变量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八、 生存分析资:要求资料记录结局和结局发生的时间(如;死亡和死亡发生的时间)1.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生存曲线2.大样本时,可以寿命表方法估计3.单因素可以用Log-rank比较两条或多条生存曲线4.多个因素时,可以作多重的Cox回归1)观察性研究:可以用逐步线性回归寻找(拟)主要的影响因素2)实验性研究:在保持主要研究因素变量(干预变量)外,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变量,以校正这些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混杂作用第二篇: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小结 5000字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4,9(2):60一63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小结杨玉敏(鞍山师范学院数学系,辽宁鞍山114007)摘要:三重积分的计算是数学分析中的难点,结合教学本文较全面地给出了三重积分计算中的若干处理方法,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三重积分;对称性;坐标变换:0172.2:A文章篇号:1008—2441(200r7)02JD060“MethodsofCaculationofTripleIntegralYANGYu.min(D印硎脚m矿胁矶e蒯}妇,Aw如耳ⅣD肌以珈而e巧妙,A瑚Jjla乃“∞凡垤114007,蕊讹)Abstract:ThecalculationoftripleintegralistlledimcultyinMathematicsanalysis.In山ispaper,unifyingteaching,we西vein8tructiVemet}lodsoft}lecalculationoftripleintegmlforleamer.Keywords:%pleintegral;Symme田;C00rdinatealtemate三重积分的计算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计算三重积分即要将它化成累次积分,教材中给出了计算公式、换元法和定限法,但要具体地实现这一点,既要有较强的几何直观能力,以便于将积分体表示成适当的形式,又需要灵活选择计算公式和方法,以便于计算[1,2|.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难以把握,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三重积分计算中的若干处理方法.1在直角坐标系下将三重积分转化成三次累次积分进行计算[1,2]当空间积分区域是由长方体、四面体或任意体形成时,将三重积分转化成累次积分.例1皿(1+茁+),+石)一3山,Q:由茗+y+z=1,茁=o,),=o及==o所成.解积分闭区域在xoy面的投影是一个三角形区域D={o蔓菇sl,05ysl一髫},0≤zs1一茗一),,故三重积分珂(1+州㈦-3d叫’1。
出,1‘51+州㈦q出=丢(?以一扣2坐标变换法[1?2](1)当积分区域是柱面、锥面,或由柱面、锥面、旋转抛物面与其它曲面所围成的形体,被积函数为砜石2+广);砜孝);砜y2+z2),砜手);)灭戈2+z2),)八÷)-计算三重积分一般采取的是柱坐标变换收稿日期:2005一06—28万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