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HNBR项目实施方案.docx
120页泓域咨询/肇庆HNBR项目实施方案肇庆HNBR项目实施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报告说明锂电隔膜的常用基材是聚烯烃,存在浸润性及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电极和电解液的作用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产生电流,隔膜的作用是把正负电极隔开以避免内部短路,同时让锂离子自由通过锂电池内部特殊的工作环境对隔膜提出了多项性能要求,包括化学稳定性、厚度及均匀性、孔径及孔隙率、渗透性、机械强度、浸润性、热收缩率等浸润性衡量的是隔膜被电解液润湿的能力:隔膜浸润性越好,电池组装的速度越快热收缩率衡量的是隔膜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尺寸稳定能力,若隔膜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发生较大幅度的热收缩甚至熔融,则有可能导致正负极片直接接触短路,因此,隔膜的热稳定性是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性能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常见基材为聚烯烃,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他们的复合材料PE隔膜具备强度高、加工范围宽的优点;PP隔膜具备孔隙率、透气率、力学性能好等特性目前动力电池隔膜的主要方案为PE/PP双层结构、PP/PP双层结构或PP/PE/PP三层结构;而3C电池主要使用单层PE膜或单层PP膜但聚烯烃隔膜存在浸润性及耐热性较差的问题。
聚烯烃隔膜在现有电解液体系下的浸润性不尽人意此外,电池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而快速高倍率充放电更会使温度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若超过聚烯烃隔膜的使用温度,则隔膜会依次经过收缩、闭孔、熔融3个阶段虽然聚烯烃闭孔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理论上隔膜闭孔时就能够停止电极间离子交换,进而阻止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避免隔膜融毁发生短路但实际上,由于聚烯烃薄膜的熔融毁坏温度与闭孔温度很接近(如PE的闭孔温度约为130℃,而熔融温度约为140℃),闭孔后产生的余热仍可能使隔膜温度持续上升,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大部分隔膜厂商都会对聚烯烃隔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增强其浸润性和耐热性能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3509.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977.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51%;建设期利息289.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流动资金6242.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3%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1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8032.47万元,净利润10147.8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3.05%,财务净现值21400.0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3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 10一、 HNBR作为正极粘接剂性能优异,或放量在即 10二、 锂电领域需求高速增长或带动HNBR下游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革 10三、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 11第二章 项目概述 1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6二、 项目建设地点 16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 16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6五、 建设背景、规模 17六、 项目建设进度 19七、 环境影响 19八、 建设投资估算 19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0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 22第三章 市场预测 23一、 电池粘接剂:HNBR性能突出,正极粘接市场或放量在即 23二、 HNBR在锂电领域或将大放异彩,需求迎来大幅增长 24三、 HNBR分散性优异并可确保导电剂的导电性 25第四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26一、 公司基本信息 26二、 公司简介 26三、 公司竞争优势 27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9五、 核心人员介绍 29六、 经营宗旨 31七、 公司发展规划 31第五章 选址分析 33一、 项目选址原则 3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33三、 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节点城市 37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9第六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 4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4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42第七章 SWOT分析 43一、 优势分析(S) 43二、 劣势分析(W) 44三、 机会分析(O) 45四、 威胁分析(T) 45第八章 运营管理模式 51一、 公司经营宗旨 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5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52四、 财务会计制度 55第九章 节能方案说明 62一、 项目节能概述 62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63能耗分析一览表 63三、 项目节能措施 64四、 节能综合评价 64第十章 原辅材料分析 6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6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66第十一章 技术方案 6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6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71三、 质量管理 72四、 设备选型方案 7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74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 75一、 人力资源配置 75劳动定员一览表 75二、 员工技能培训 75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7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77二、 建设投资估算 78建设投资估算表 80三、 建设期利息 8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80四、 流动资金 81流动资金估算表 82五、 总投资 8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8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8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84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 8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8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8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8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9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93五、 偿债能力分析 9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5六、 经济评价结论 95第十五章 风险防范 96一、 项目风险分析 96二、 项目风险对策 98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 101一、 项目招标依据 101二、 项目招标范围 101三、 招标要求 102四、 招标组织方式 104五、 招标信息发布 104第十七章 项目综合评价 106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 10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0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1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13建设投资估算表 113建设投资估算表 11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1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15流动资金估算表 11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8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HNBR作为正极粘接剂性能优异,或放量在即电池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池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粘结剂的要求除了基础的粘接功能之外,还有欧姆电阻小,在电解液中性能稳定,不膨胀、不松散、不脱粉等一系列要求加入性能优异和合适用量的粘结剂,可以获得较大的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内阻,这对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快速充放能力以及降低电池的内压等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测算,在2021年,HNBR作为动力电池正极粘接剂的用量或已经达到1200吨左右,而在2025年在动力电池领域HNBR作为粘接剂的用量接近1.8万吨,其中,三元锂电池用量为1.3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用量为0.48万吨二、 锂电领域需求高速增长或带动HNBR下游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革除了粘接剂和分散剂,锂电隔膜领域或将为HNBR缔造潜在增长极,据测算,2025年HNBR在锂电隔膜领域的用量或将接近1万吨量级在汽车同步带、油田开采、航空航天及军工等传统领域中,HNBR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和渗透预计HNBR在传统领域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稳健成长,未来几年间HNBR的下游需求结构将发生变革据测算,在2021-2025年,锂电领域需求占比将快速攀升,预计至2025年锂电领域的需求占比将高达44%(不考虑锂电隔膜用量)/54%(考虑锂电隔膜用量),总需求量将高达4.7万吨/5.6万吨。
这相比于目前约2万吨的总需求量将实现翻倍不止的大幅增长HNBR在锂电领域异军突起的行业大趋势中,国产企业将持续崛起,或将占有一席之地三、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坚持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聚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全力引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培育壮大“4+4”制造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积极参与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发挥肇庆作为广东汽车、先进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食品饮料、金属制造业等产业集群主要城市、配合城市的优势,全力引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属加工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做好做优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制造业比重,加快建设成为大湾区制造新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规模化、零部件本地化、服务多样化”,积极构建“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肇庆服务”产业合作格局,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家用电池重要生产基地深度对接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全力推动关键电子元器件、核心零部件、电子新材料等关联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世界级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依托兽医兽药、中医药、医药原料等优势领域,大力引育国内外化学药、生物制药、高端医疗设备、新型医疗器械等领域龙头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食品饮料、金属加工、建筑材料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技术新业态实施“肇企领航”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十家做大做强“2+4+N”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打造一批集聚发展、协作互补、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支持肇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肇庆高新区科学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主要经济指标和优质骨干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小镇,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龙头和创新发展高地强化肇庆新区产业导入,积极引进优质项目、顶尖企业、高端团队,培育壮大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育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西江高新区等平台建设,全力把肇庆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强市新引擎依托机场枢纽,积极谋划推进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加快肇庆金利高新区建设,推动四会市新材料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端州三榕工业园双龙片区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
做强做优“一县一核心园区”,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广宁、德庆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