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买壳上市的风险分析和防范.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3840447
  • 上传时间:2022-0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买壳上市的风险分析和防范    蒋艳秋【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刻发展和股权分配改革的顺利完成,我国的資本市场逐渐成熟资本市场上的很多公司为了长久发展,希望能够通过上市通道进行融资发展,但由于综合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企业很难进入证券市场所以聪明的公司通过购买上市的壳去间接上市,但是由于买壳上市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发展,导致其存在很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买壳上市的基本理论,如今的发展现状,现状原因等角度分析,汇总买壳上市的风险,最终给予可行性的防范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买壳上市在风险防范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买壳上市;风险分析;风险防范买壳上市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已经成为金融界的从业者和相关的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我国,买壳上市的主体更多的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买壳上市一定程度上肯定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能活跃我国资本市场并且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两面性,如果公司在并购决策前对目标公司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或者买壳上市后的整合策略等不科学完善导致并购后经营业绩和公司利润没有改善反而下降等情况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我国企业买壳上市中存在的风险,找到可以控制企业风险的有效措施,以此规范企业并购管理。

      一、我国买壳上市风险的基本理论(一)买壳上市的内涵和特征1.买壳上市的内涵买壳上市也是一种反向收购,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直接出资、控股、收购债权和购买股票等方式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壳资源后,通过对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加入本公司的有关业务和资产后再发行新股,最后间接实现上市的一种上市方式详细操作是非上市公司为了募集资金,获取上市资格,通过收购壳公司并取得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非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被壳公司收购,这样非上市公司优质资产就融入到上市公司中了,最后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买壳上市是一种特殊的并购,因为其中有壳公司的反向收购和非上市公司的收购两种2.买壳上市的特征(1)部分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出现的利弊:买壳上市是由买卖双方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行为,而政府干预的结果是限制了壳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壳资源的价值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政府干预也不利于壳公司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此外还限制了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这类业务的发展2)国有上市企业成为壳资源的主要来源因为我国的经济改革等历史问题导致一些国企为了快速膨胀发展去筹资,在相关机制并不完善的条件下被包装上市,最终肯定会导致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沦为被壳对象。

      当然,这时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兼并重组,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符合历史发展需求3)方式多样的买壳上市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民企买壳上市的主要方式是协议转让国家股、法人股和并购二级市场股份民营企业热衷于这方式主要原因是节省上市交易成本,达到在有效的时间里上市并再融资,所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企业会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买壳上市二)买壳上市风险的内涵和特征1.买壳上市风险的内涵在买壳上市过程中,很多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比如选壳、买壳、重组等整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的风险都有可能使企业出现不可控制的结果,万一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的严重程度,甚至防止悲剧发生,就必须找到导致风险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企业在买壳上市的过程所有环节都存在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买壳收购的失败2、买壳上市风险特征(1)风险可能长期存在买壳上市风险是企业买壳重组上市过程中各种风险因子积累和孕育的结果,风险因子从产生,积累到外在地表现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此直至在购并后数年内才显露出来,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2)风险处于隐蔽状态购并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经营业务等风险因子容易发现被检查,但诱发井购风险的囚素井不总是显现在外,具有一定隐蔽性,有些甚至还会潜伏一段较长的时间。

      3)风险具有相互传导性在买壳上市过程中,风险从前一并购阶段的风险因素将对后续阶段产生影响,并且风险影响具有从前向后的单向传导特征上一阶段传导过来的风险还会与当前阶段的风险因子共同作用于当前阶段,致使并购风险的运动更复杂4)风险来源广泛风险贯穿于整个买壳过程,所以风险的具有种类和来源就会有很多比如,风险来源是壳公司,提供虚假信息;风险来源是买壳方,支付过程出现被动的被坑;出现保密风险,比如买壳企业或来源是壳公司;来自宏观环境的风险,如政策法律约束等二、我国企业买壳上市的发展现状和原因(一)我国企业买壳上市的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经营实力稳步增强,为了发展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但融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中国的买壳上市,很多时候出现在民营企业中里和国营公司相比,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更大,贷款能力和额度也有限,上市融资较为严格,所以,能够获得上市资格的机会相对不稳不大证券流通市场中有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不善,有的可能面临退市,所以,很多民营企业会通过买壳上市这种非直接方式进入证券市场,取得更长久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首例标准意义上的买壳上市的案例就是珠海恒通收购上海棱光,该案例是在22年前,从此我国的买壳上市案例逐年增加。

      二)我国企业买壳上市的发展原因1.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我国企业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一些高新互联网+的技术企业在发展前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规模不大,而他们需要足额的资金支持来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技术研发我国法律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是开业超过三年的股份公司,连续三年盈利这样的要求对于很多刚起步需要发展的企业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限制条件,所以选择买壳上市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上不失为一种捷径目前国家政策法规主要是支持大型国营公司去上市,但一些需要发展的且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或会因为政策等原因不能进入证券市场2.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买壳上市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了其证券市场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中国有一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曾经的大型国企经股份制改革后整体上,所以曾经国企中一些不好的东西汇总杂在优质资源一同转到了上市公司,所以肯定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比如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劣势资产没有被发现整治处理,导致企业因业绩太差被市场强势企业收购,整个相关系的发展为市场上想要买壳上市的公司提供资源3.政府的支持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扶持和鼓励该行为,政府会为了利益设法支持当地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可买壳的资源。

      比如通过优惠税收等相关的支持优惠政策,让一些可进行上市的公司去买可被壳的公司,所以,政府的支持成为买壳上市的迅速发展巨大动力三、买壳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甄选壳公司时的风险因为无论壳公司的规模如何,在并购开始前要对目标公司进行仔细的调查,会发生信息成本等较多的前期费用假如壳公司的规模不大,这种前期成本对于收购目标的价值来讲则会相对较高判定企业买壳上市的成功与否从并购后的财务数据来评估一些兼并后的效益未达到预期水平,整合效果不佳,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开始时战略规划不到位,对壳公司的战略选择出现失误因为壳公司的规模上限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小公司收购大公司,即使利用杠杆收购也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收购方通常也应设定目标公司规模的下限另一方面,甄选壳公司时的风险也会来自双方的战略配合不一致,没有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实况和环境等进行深入了解,就更改经营方向、经营战略等,对于突发状况缺乏应变方案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买壳上市并购的最终失败二)过程评估和支付过程的风险壳公司价值的评估和确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且复杂的工作,必须依靠一些专门机构对被收购公司的各种资产进行详细的科学分析和审查,才能最终确定。

      由于机构里的工作评估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会有多种评估方式且当条件不同时,适用的方式也不同由于采用了不合适的评估方法或收集的数据不符合实际等因素,导致壳公司的价值被高估还有在并购活动中,双方对于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对于信息贫乏的一方,则较为不利,这些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而使得市场缺乏效率市场中被并购方比并购方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被并购方可以选择只向市场披露有利于自身的信息,而隐藏一些不利信息,如公司的债务纠纷,资产抵押担保状况等,因此,并购方有可能只看到了目标企业良好发展的一面,而导致承担了许多额外的负担信息披露不充分,造成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会直接影响到壳价值定价的合理性,使后期的交易行为存在潜在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主要来源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备支持,这需要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流量和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完成一笔买壳上市交易所需资金大致有三个部分:买壳价款、整合资金、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很多没有上市的优秀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而失去买壳上市的机会,目前我国很多非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确实很有限。

      所以支付价款阶段,如果买壳上市中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达不到预期要求的话,肯定会产生巨大风险假如公司向银行大规模举债,就会导致造财务状况的恶性循环,企业会因繁重的利息负担和到期无还贷能力而陷入非常被动的困境所以,对于买壳方来说,整个评估和支付过程都存在巨大的风险三)企业资源重组时的风险企业资源重组时会涉及到业务重组、文化重组和员工工作的重新调整等各项工作,整个重组过程是由并购双方采取的为了推进合并进程,提高合并绩效的等方法资源重组对于购并的最终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很多企业在并购前期情况还挺好,但不出几年便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时间更短,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整合管理做的不够并购整合因为经验欠缺和并购整合技能不佳导致重组整合时的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上升,企业价值各种降低原因有几个:比如原有结构的积累没有受到并购者的重视,没有得到充分化解,所以会影响或阻碍重组的进程其次就是各管理体系之间缺少配合性和相容性,由于企业文化不同导致员工的理念导向和行为不合,对于并购后的管理层员工的激励和报酬体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最后可能因为组合后员工的想法和行为等无法高效合作,高效工作,设置优秀人才跳槽而最终导致重组失败。

      四、我国买壳上市风险防范策略(一)慎重选择壳资源1.定價风险控制企业买壳上市,一般希望用较低的成本收购利润少甚至是亏损的上市公司,再通过资产管理重组,实现逐渐盈利,恢复在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评估价值只是为谈判提供一些依据,最终的交易价格还是要经过价格谈判,所以注重谈判是控制定价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并购前的准备必须全面,并购方进行目标公司基本情况分析,收购可能性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等定价必须要对未来收益进行预测,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收益法和市场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取值稍微偏差都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导致目标资源的价值评估出现和现实不符因此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涉及较多的参数,每个参数的影响因素众多,最终的取值要求相关人员通过已有的经验数据和市场数据等综合客观科学的去确定定价时要对壳公司的内部情况进行调查,为价值评估提供可靠的信息,后期的整合也更有力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对调查分析所得的信息要进一步核实也要对外部经济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掌控信息2.壳公司隐瞒信息风险的控制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不良时才会成为被收购对象,但是为了防止因为隐瞒信息出现的并购风险,尽可能壳公司良好的财务结构。

      比如财务报表等信息是价值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对真实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壳公司的财务数据很多时候都会经过一些为了赢得好评的处理,且壳公司真实全面的信息也不可能全部公示给买壳方,从而存在壳公司隐瞒信息的风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