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阳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4月调研).doc
11页辽阳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4月调研)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下列能说明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 镁是银白色固体 B . 放热并产生耀眼的白光 C . 镁可以制作烟花 D . 产生了白色粉末状固体 2. (2分) (2018九上·龙岗期中)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 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3. (2分) (2012·大连) 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苹果葡萄牛奶豆浆pH2.9~3.33.5~4.56.3~6.67.4~7.9A . 苹果 B . 葡萄 C . 牛奶 D . 豆浆 4. (2分) (2017·宜兴模拟)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 5. (2分) (2017·柘城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 铁和稀盐酸 B . 氧化铜粉末和稀硫酸 C . 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6. (2分)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 .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 .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 (2分) 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 2H+ B . H2 C . 2H2 D . 2H 8.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 . 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D .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9. (2分) 在实验室里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质量相同的铜,下列有关说法①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②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③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④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不同。
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0. (2分) (2016·河南) 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 . Cu,CuO,Cu(OH)2 B . C,CO,H2CO3 C . CaO,Ca(OH)2 , CaCO3 D . H2O2 , H2 , H2O 11. (2分) (2017·贵港)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从图中获得的一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A . 乙发生了氧化反应 B . 甲是还原剂 C .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D .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12. (2分) (2017九下·临沂开学考)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A . 等于20g B . 小于20g C . 大于20g D . 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52分)13. (5分)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1) 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最外层电子数x=________ ;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14. (4分) (2017·重庆模拟)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 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页岩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________ 和天然气,都属于 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列举出需开发利用一种新能源为________.15. (5分) (2014·河池)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生活中可用________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 (2)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 A . 细沙 B . 食用油 C . 面粉 D . 白糖 (3) 某同学欲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若其他环节均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8%(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 16. (4分) (2018九上·重庆期中)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 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 17. (9分) 在实验室选用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氧气.(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H操作的现象________.(2) 实验室选择图中某发生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O2,请指出该装置的缺陷:________.(3) 某同学选用装置B和F来制取氧气.①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________.③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④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4)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 ,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_ (填序号);②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________ .18. (5分) 4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石板坡的一幢民房发生火灾后,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火灾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原理】①先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已完成);②用Fe2O3将CO转化并加以检测(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实验仪器及装置】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1) 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则气体样品进入上述装置中的接口顺序是:e→________ .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 ________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________ .(2) 空气污染物包括:CO、可吸入颗粒物及能导致酸雨的氧化物(如________ )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________ .19. (10分) (2017·重庆模拟) 巴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推断】(1) 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2) 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 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 (4)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仲基同学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5)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原来是________ (6) 【拓展迁移】若氢氯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7) 【继续探究】请写出实验中仲基同学加入CaCl2溶液时反应的实质表达式: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0. (10分) (2018九上·临沭期末)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1) 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
2) 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52分)13-1、13-2、14-1、14-2、15-1、15-2、15-3、15-4、16-1、16-2、16-3、17-1、17-2、17-3、17-4、18-1、18-2、19-1、19-2、19-3、19-4、19-5、19-6、19-7、20-1、20-2、。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