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俄罗斯音乐.doc
6页浅谈俄罗斯音乐摘要: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音乐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 咅怎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悠扬而富有感染力的曲调,对世界怎坛做 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初识小的时候常常听到像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尔加纤夫曲》、《红莓花儿开》《喀秋莎》或者《三套车》之类的父母辈去KTV必点 的歌曲,悠长的有点忧郁的小调加上浑厚的男高音有很强的空间感, 仿佛让人置身于广阔的大地上,十分富有张力当然,知道那些歌是 俄罗斯民歌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俄罗斯的音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 老而深沉的,背负着伤痕的,同时也是热烈的,寥远的,就像那个民 族本身起源俄罗斯音乐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9世纪在东斯拉夫部 落生活的时代岀现了崇拜太阳、月亮等大自然和崇拜祖先的仪式性歌 曲前者与劳作密切相关,后者则多在祭祀吋使用古斯里(多弦弹 拨乐器)、古多克(弓弦乐器)、杜德卡(竖笛)、索别尔(横笛)、罗 格(号角)等乐器也出现在这个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公社制度在9世纪末退出历史,俄罗斯 音乐也由崇拜自然与祖先的歌曲转向了以英雄史诗、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与此同吋,世俗的民间咅乐开始在市井的表演者间萌芽 到了 16世纪,俄罗斯民间音乐已经发展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 文化特征、咅律模式的一支独特的咅乐派别。
其旋律自由宽广,调式 交替变更,节拍节奏灵活,单声多声结合(常见支声复调)10世纪末,随着东正教由拜占庭传入俄罗斯并成为其国教,宗 教音乐也开始对俄罗斯本土音乐产生影响教会歌曲与本土的民俗歌 曲之间发生了碰撞、相互影响,形成了 “帕尔捷斯歌曲”帕尔捷斯 歌曲属于无伴奏多声部合唱,采用未列入敬神仪式的词,有时甚至直 接用非宗教的世俗词它的华丽的多声部风格与当时建筑和造型艺术 中的巴罗克风格相呼应音乐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在上流社会中占有其独特的地位萌芽到了 18世纪,随着宗教权威淡出历史舞台,音乐也摆脱了宗教、 王权的束缚而走向大众,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方式歌剧院在俄罗斯 各地开始兴建,歌剧作为主流的音乐形式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18 世纪末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代表人物有: M.C•别列佐夫斯基、博包尔特尼扬斯基、BA帕什克维奇、福明、汉 多什金等他们的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 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代表作有《磨工一巫师、骗 子和媒人》《善有善报》(又名《圣彼得堡商场》),《马千夫》等19世纪上半叶,被称为俄国音乐之父的米•伊•格林卡的音乐创作 将俄罗斯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 确立。
格林卡吸收了欧洲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乐派的精髓,将其与富 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俄国传统民歌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融合与贯通, 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基础他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马德 里之夜》等是俄罗斯交响乐较早的代表作,其奔放豪迈的曲风有别于 西欧音乐,对后来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柴可夫斯基曾说 过,整个“俄罗斯派交响乐部孕育于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雅》之 中——有如橡树之出生于橡实” O发展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 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1859年,鲁宾斯坦兄弟在圣 彼得堡创建了俄罗斯咅乐协会次年乂在莫斯科成立了分会他们广 泛举行交响音乐和室内乐音乐会,开办音乐训练班在此基础上先后 成立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此外,他们在圣彼得堡还开办了 免费音乐学校,演出、宣传欧洲和俄国名家的作品,进行了大量普及 音乐教育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出现了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新俄罗斯乐派J 乂称 “强力集团”参加的成员有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和居伊他们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提侣艺术的现实 主义和人民性,强调继承和发扬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音乐文化优秀 传统,主张深入研究俄罗斯及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努力掌握欧洲先 进作曲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俄罗斯民族咅乐文化。
在这一时期歌剧仍 然是他们创作的中心其中,最突出的是反映俄国历史斗争,塑造人 民群众形象,歌颂民族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其次是取材 于俄罗斯童话和民间传说的歌剧,有的表现了古代俄罗斯人民的风 俗、伦理和志向,如《雪姑娘》和《萨德科》等;有的以寓言方式揭 露黑暗社会现实,影射沙皇专制,如《不死的卡谢》和《金鸡》等 再就是描写风土人情充满民间生活气息的喜歌剧,如《索罗钦斯克集 市》和《五月之夜》等此外,还有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抒情戏剧性 的歌剧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一时期活跃于俄罗斯乐坛的还有闻名世界的俄罗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 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 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柴可夫斯基将城市歌曲 的咅调纳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领域儿乎涉及了全部咅乐体裁和形 式他的作品交织着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 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富有感染力,令人着迷他最 著名的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即《悲 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钢琴协奏曲》,D人调《小 提琴协奏曲》,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 桃夹子》,《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以及声乐浪漫曲《祝福你们,森林》、《是白日笼罩吗?》等等。
柴可 夫斯基的作品被广泛的接受、流传,直到今天依然在古典音乐世界中 有着重耍的地位转折19世纪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咅乐作为一种政治斗争 的软武器在俄罗斯被广泛地使用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革命歌曲 它们绝大多数是用广为流传的旧歌重新填词加工改造而成,反对沙皇 的政治倾向和对民众的煽动性盖过了其艺术价值成为这一时期俄国 音乐的主要特征《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你们牺牲了》、《华沙革 命歌》、《红旗》、《工人马赛曲》、《木棒》、《国际歌》等即使中国人也 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都诞生在这一时期与此同时,在专业领域方 面,俄罗斯音乐在新一轮与外界的对话和碰撞中有了更多的发展,主 要表现在创作风格、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上新生随着十月革命的结束,俄罗斯音乐在崭新的社会环境下得到了良 好的发展频繁的音乐活动使得音乐成为俄罗斯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个部分,也使世界渐渐看到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时至 今日,俄罗斯人依然以其对音乐的热爱而闻名世界与此同时,俄罗 斯咅乐对中国学习西方古典咅乐的历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从 中国早期对西方音乐的学习和创作的成果中,不难发现“俄罗斯模式” 的痕迹无论在作曲风格、演奏技巧还是表现手法方面,中国对俄罗 斯音乐的学习甚至超过了它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学习。
典型的例子就是 钢琴协奏曲《黄河人合唱》总结俄罗斯是一个深爱咅乐的民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咅乐已经渗 透到每一个俄罗斯人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史就是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它伴随着 这个民族,从蒙昧到开明,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繁荣它歌颂了 历史中每一个明媚的晴天,也支撑着走过每一段艰苦伤痛的转折牢 牢扎根于民族的历史中生长起来的俄罗斯音乐,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感 染力当人们聆听的时候,听到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历史,是文化, 是俄罗斯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