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第3版教学课件作者戴起勋第10章节科技成果的体现与评价课件幻灯片.ppt
36页第10章 科技成果的体现与评价,10.1 科技成果价值与体现形式 一、 科技成果价值的体现,科技 成果 价值 体现,,科学性 → 先决性要素;,经济性 → 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于社会而 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性→是否会危害人类的安全、生活、 文明、伦理道德以及世界环境空间等科技成果价值认定的过程: 社会性→科学性→经济性科技 成果 价值 特点,时间性:超前、落后和适时性,时间特征:有效寿命周期,体现形式:科学、经济和社会性,,价值大小:动态地变化,空间性:不同地方体现不同价值,图 科技成果时间特征与有效寿命周期之间关系 (A)为超前性的成果(B)为适时性成果(C)落后成果,二、 科技成果的体现形式,科技成果 体现形式,论文、著作、学位论文; 专利申请书; 课题研究报告;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著作、图书是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生产技术 或经验,或者某一知识领域系统地论述或概括比较及 时的著作通常是反映了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论文主要是在期刊上发表和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科技报告是研究课题最早最原始的记录总结,学位论文是作者为取得相应的学位而撰写 的研究成果的文献专利文献主要是指专利申请的说明书。
必 须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产品资料是对产品的性能、构造原理、用 途、工艺、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等所作的具 体的说明10.2 科技成果的评价 科技成果的评价要求具有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和 时效性,成果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科技成果评价的方式与特点,成果 评价,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 科学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检索与引用评价; 鉴定与奖励评价; 专利授予与奖励或采用评价,主要 方式,检索与引用评价: ——论文、著作发表后→收录和引用,优点,简单易行,国际通用; 一般不带有主观性,权威性比 较强缺点,,,鉴定与奖励评价: ——会议、函审等形式鉴定 → 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优点,,时间短、见效快; 目前通过率一般为100%; 成果成熟率较高,一般是可逐步 转化为生产力的缺点,,1994年国家颁布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办法》,规定有6类科技成果可以不组织鉴定: ①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②软科学研究成果; ③已申请专利的应用技术成果; ④已转让实施的应用技术成果; ⑤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术成果; 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专门 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专利授予与奖励或采用评价: ——专利申请→审查→授权。
对发明专利审查时间长,要求也更严格,优点,,国际通行;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权 威性比较强, 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缺点,,通过授权率低; 审批时间长; 成果成熟度低,有的授权专利不一 定就能马上投入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鉴定评价的水平失真、通 过率高、铺张浪费等弊端越来越突出各类奖励 也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许多问题 现在逐步引入世界通行的收录引用评价、专 利评价等方式,弥补了鉴定评价的不足,显得比 较公正、权威,得到了国际认同、同行专家认可 但专利法在我国还处在完善发展的阶段,审 批时间太长二、 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的选择 科学技术研究的性质、特点、内涵和外延有 比较大的差别,其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 的不同,所以应该确定和选择与它们相对应的成 果评价方法 成果评价应根据成果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评价 标准,进行分类评价.,基础研究成果 ——,重要指标,论著发表与引用,遵循学术影响的效益原则,评价依据,总结报告; 论著; 引用证明; 查新报告重要指标,新技术、新产品,遵循经济和社会效益原则,评价依据,技术指标; 投入产出比; 潜在市场; 经济价值等应用技术成果 ——,,,,专利技术成果 ——,重要指标,,专利申请书、授权,遵循客观事实原则,评价依据,,申报书, 专利证书, 实施效果 效益证明等。
重要指标,,难度、经济和社会效益等,,遵循社会效益原则,评价依据,,总结报告 论著 建议被采纳证明 社会效益证明等,软科学成果 ——,三、 科技论文的评价 1、定量评价的一般方式,一般采用 定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和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应具有明确性、独立性, 且容易获得评价方法应科学、直观、实用、 方便,且可操作性强,,2、 科技论文的收录、引用与评价,文献检索 收录,对论文来源刊物有不同的 类别、层次和要求,论文是否被收录和被什么检索工具收录的问题, 刊物也有是否被列为来源刊物和被什么检索工具 列为来源刊物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权威检索机 构是所谓的三大检索:SCI、EI和ISTP中国科技信 息研究所统计数据分别取自这三大检索部分信息与资料,1998年,南大已连续六年获得SCI收录论文数的高校 之冠连续四年引文数第一 Nature、Science 等杂志给予很好的评价研究的主 力军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SCI收录数有一半是研究生 和青年教师2000年以SCIE为来源,国内高校SCI论文统计前十名: 清华773;北大705;南大626;浙大583; 复旦379;山东大311;上海交大310; 南开308;吉林大284;武汉大学240。
按国际论文数量 排序,2002年来, 我国始终保持在世 界第5位前面4个 国家为:美、日、 英和德 . 论文被引用篇数 和次数分别增长 4.4%和4.3%2005年12月6日,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 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 度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首次超过法国,排世界第5位; EI收录,排世界第2位,仅落后于美国全国政协常委提出:中国科研成果90%无实际价值. 科技泡沫成分较大. 论文数虽然逐年上升,但是论文质量有所下降.,科技论文是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中国国际 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水 平不断进步的最好见证.,和 国 外 的 差 距 还 很 大,《Acta Mater. 》和《Scripta Mater. 》平均退稿率约50% 1999年中国向《Acta Mater.》投稿78篇,但只有5篇被接受 向《Scripta Mater. 》投稿160篇,仅有37篇被接受,大大低于52%的平均录用水平主要原因,论文学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性实 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及数理模型较弱; 论文写作的英语水平较差; 论文结构思路不够清楚,层次、内 容比较杂乱。
对期刊的评价有许多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 影响因子IF和总被引频次 一般都认为,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整体学术 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是通 过同行评议来实现正相关关系的论文评 价应遵循 同类相比 的基本原 则,各数据库在选择来源刊物时很难做到学科结构的合理性美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报道的近5000种期刊中,医学期刊就占33.7%来源期刊多的学科,影响因子必然会高如1997年JCR报道的各学科影响因子中,医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是37.796,而数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仅为2.467同类相比是定量分析中的基本原则不同学科的期 刊,IF差别较大,互相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在同 一学科内的同一类期刊进行比较,相对较为合理影响因子IF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 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即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 )是指当年发表的 论文被引用数与当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可以反映期刊 发表后论文得到引用的快慢 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是引用数降到年最 高引用数一半的时间,可以反映期刊发表论文引用减少 的趋势论文量、时间和被引频次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 本要素,如图所示。
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是载有高 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图 期刊论文引用积累曲线,影响因 子的评价 要注意期 刊性质,,快报类刊物即时性索引较快,可能有较 高的影响因子,但引用半衰期较短综述、评论性刊物不仅即时性索引快, 而且影响因子高,引用半衰期也较长研究论文类刊物,即时性引用比较差, 影响因子相对较低,而处于热点领域的学 术刊物仍有较高的IF,比如生命科学,但 引用半衰期相对较短图 影响因子与期刊类型,3、SCI引文过程 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选取世 界各国三千多种重要科技出版物作为它的来源出版物,从中 选取大量文章为来源文章如果引用你的文章被SCI选为来源 文章,那么SCI上就会出现你的论文被此文章引用的记录举个 例子,有3篇文章A、B、C引用了你一篇论文: 文章A发表在中国科学上,来源刊物 文章B发表在J. Mater. Sci.上,来源刊物 文章C 发表在某大学学报上.,引文结果: 被文章C引用肯定不被SCI引文记录,而被 文章A和B引用的信息可能记录在SCI上,这要取决于文 章A和文章B本身是否被SCI选为来源文章SCI、EI的来源刊物分为两种:全部收录和 部分收录。
而且来源刊物每年也会有所变化在 部分收录的刊物中,摘要起了较大的作用 被SCI收录和SCI引文是两回事,被SCI收录的 论文的参考文献不一定全部被记录为SCI引文 如果被SCI收录的论文,有一参考文献被选为引 文,那么该文可能会记录在SCI引文中,包括引 用自己的文献,即所谓的自引 SCI、EI收录的来源刊物大部分是不同的,但 也有一部分刊物是重叠的文章A,,发表于某 SCI来源期刊,期刊论文是全部收录的,文章B就有SCI引文的记录 如被多篇这样的论文引用, 则有多篇SCI引文的记录,文章A的参考 文献全部作为 SCI引文,SCI收录,文章A被SCI收录,SCI引文,文章B,被文章A引用, 列为参考文献之一,,,,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