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乘火车》教学设计.doc
11页2022年《乘火车》教学设计 2022年《乘火车》教学设计1(2791字)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看这样的一段表演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 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 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现在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 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表演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两道乘法题: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2×5=_________(元) 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118×7=____(人)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1)70×5=350,2×5=10,350+10=360。
(2)列竖式 1)放手学生,让学生结合上节课16×4=48,独立完成 2)研究各位0是否可以漏掉 3)全班交流,归纳连续进位乘法要点 三、拓展应用 练一练 1、2、3 四、总结: 1.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2.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列火车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卧铺车厢每节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乘118人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2)选择问题,列出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小组合作,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道题吗?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中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生1:70×5=350(人)2×5=10(人)350+10=360(人)生2:72×15————360(3)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讲清楚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比较归纳 将本课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2×5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明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引出并板书课题:像这样进一位再进一位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生1:118×157————------826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进行全班交流。
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连续进位不要忘掉 2.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2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及时纠正 3.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3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看哪组先摘完所有的香蕉 先仔细观察,找到错误的地方纠正,在说一说避免这种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2.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超市 练习册中的第 4、5题板书设计: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72×5=360(人)72×15———— 360答:5节卧铺车厢360人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以贴近生活的“暑假爸爸带淘气和笑笑乘火车回家看奶奶”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 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022年《乘火车》教学设计2(1565字) 〖教学目标〗 1.在“买车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买车票”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数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主要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在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 教学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索的能力 3.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市级实验校的环境中,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因此,本节课我的教学基本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背景,我创设了“十一”黄金周的活动情境在大家畅谈游玩的乐趣,体会名山大川的景色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新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创设了“买车票”的广阔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始终把他们放在主体的地位让他们去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使合作探究能力得以培养,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3.巩固深化,解释应用 练习设计有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活动为背景依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愉快的“十一”黄金周就要来到了告诉老师你们都想去哪游览一番?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风景优美的名胜景色) 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旅游的目的地,有的说去黄山,那里有许多奇石;有的说去北京,那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点评利用“十一”黄金周的情境,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准备旅游的时候,都要买车票,现在我们来帮爸爸、妈妈来了解一下各旅游景点的车票价格吧!(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票价格表) 辽源至各旅游城市价格表 地点价格(元)大连58千山86秦皇岛117北京189上海264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一家三口去大连,那需要多少元钱呢? (评析由出游引入买车票的思考,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全班共同讨论的话题下面就请大家帮助他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再算算2022年《乘火车》教学设计3(1553字) 学习内容: 教材p32—p33乘火车 学习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放暑假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参加夏令营,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去北京了,我们也去为他们送行,好吗? 一、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乘火车”挂图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 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2)选择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①70×5=350②72 2×5=10×15 350+10=360360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3)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第2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3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第4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第(1)个问题,可以将小朋友家站点到最后一个站点的铁路长度,进行5等分后确定出发3小时后火车的大概位置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如结合过站停车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