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感恩教育案例.docx
13页小学生感恩教育案例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 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和智慧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才能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 才能使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感恩教育案例, 供大家分享小学生感恩教育案例一感恩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 适应自然那么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恩心态呢 ?一、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之爱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互动的 做子女不仅接受来自父母之爱,更应该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只有学会分享,生成健康的品性,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当今的社会不仅是竞争的社会,更是合作的社会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具体从三方面入手:1、父母以身作则父亲与母亲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 "在乎 "家中每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需求如常说 "行"" 谢谢 "" 对不起 "2、培养家庭责任感。
根据孩子的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3、生活处处实践 "分享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抛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 ;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因为安静的晚属于大家 ,,二、感谢老师、同学教育、帮助之恩现在的学生从某种方面来说,越来越不懂事, 以前的学生秋游时总能把所带的食物与大家分享, 总能给老师让座位, 而今的学生一上车就抢靠窗户的座位, 根本不顾其他同学及老师, 更有的同学当老师为他买水或食物后, 他连声谢谢都不说,认为是应该的在一次问卷调查中, 85%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也能感知友善, 也知道别人对他们的关爱与挂念, 但往往总自私地认为,家人朋友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教育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感恩心态,形成健康品格呢 ?1、着力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鹜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老师有礼貌,尊重老师,乐于助人,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2、以 "感恩作业 "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德育具体量化为生活中一件件感动人心的细节小事,布置感恩作业,如"今天你最感激谁 " " 今天你是否惹人生气 "等,通过这种感恩反省作业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三、感谢社会关爱之恩学会感恩,不只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内化过程1、坚持正面引导,确认社会两重性在小学生中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 系统地、较快地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即让学生通过习得社会文化, 积累社会经验接受社会规范, 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变革并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成员 小学生处于认知社会的启蒙阶段,在各方面都不成熟,对当前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在介绍 "社会 " 的时候,既要让学生看到社会是一个相融的、平等的、开放的" 大家庭 ",必须唱响 "主旋律 ",坚持正面引导,让他们看到正义和真善美 ;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多元的 "万花筒 ",防止教育过分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要让生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2、确立现代意识,增强社会相融性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人,而现代人就必须不断确立现代意识, 不断提高与社会的相融能力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有意无意都在为他人付出当我们感谢他人的嘉言善行时, 第一个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 怎样做得更好也许,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回报心理, 然而于整个社会,则是非常有意义的良性循环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校扩大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实现学校德育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来到社会上,走近大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平时,尽可能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凝聚起他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诸如 " 寻找身边知恩图报的人 "、 "讲述古今中外感恩故事 "、"为地震地区捐款活动 " 等等,学生通过一次次社会实践,接触现实,拓宽视野,实现德育一体化古人云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学会感恩,感谢父母亲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无论贫穷与富贵,生活真好 ;学会感恩,感谢你身旁的每一个人, 无论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指点过你, 还是怨恨过你伤害过你的人,毕竟都为你丰厚的人生画册描绘过精彩的一笔。
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永远是小学道教育的重要话题小学生感恩教育案例二前些天,在全体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的 " 感恩 "主题班会上,一对母女相拥落泪的场景,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此动容,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潸然泪下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开学不久的一天, 班上一个女孩告诉我: 同宿舍的小华同学昨晚哭了好久好久,好像是和妈妈吵架了我想,还不是小女孩和妈妈闹别扭,使使小性子,过两天就没事了不过,既然我知道了,还是去了解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华只是告诉我: 因为晚上看小说到很晚,结果让母亲把书给没收了,星期一也就不能还给同学了,所以,就和妈妈吵起来了我劝她,让她和母亲好好沟通就行了小华告诉我,和母亲很难沟通我就和她妈妈打个,劝她把书还给小华,毕竟看书也没什么不好 和小华妈妈刚一聊开, 她妈妈就说了一大堆小华的不是,我听着,听着,越来越感觉异样,哪有妈妈会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啊 ?不过我还是告诉她,小华在学校里表现挺好的,我还让她当班长呢 !小华妈妈却不以为然,很直爽地和我讲了她们家的故事不听则已,一听吓一跳小华的家庭还真复杂, 父母是再婚家庭,母亲前面有个儿子,父亲是初婚,父母结婚后没有生养,所以,小华是在三个月大的时候, 父母花了 300 元从外地民工那里抱来的。
也不知怎么的,小华 6 岁的时候知道了这事,就和父母大吵大闹,说要找亲生父母,弄得父母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加上父母年岁大了,虽然辛辛苦苦干活,但是生活条件还是很差,一家人从不添置衣服,穿的全是亲戚朋友的旧衣服, 饭桌上也很少能见荤菜 小华也能体谅父母,平时也会帮父母做点家务和农活, 只是和妈妈一起的时候, 常常为了点小事, 弄得不欢而散从她妈妈的话中, 我不难体会到她对女儿的偏见, 她对女儿犯的任何小错,都会耿耿于怀, 没有真正把小华当女儿看待,母女之间有着很深的隔膜, 生活上的艰苦反倒不是主要的问题 原来在这个勤快直爽的女孩背后还有这样的辛酸故事, 我一定要为小华做点什么, 让她和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都健康成长我从小华那里慢慢了解她的家庭、 和父母的相处情况,说着说着,小华哭了,我抱着她,让她在我怀里哭了一场擦干了泪水,我和她谈了很多,让她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无奈, 很多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遇到困难只有想办法,用积极的心态,从容去面对,才能渡过难关告诉她,其他人遇到的困难 ;告诉她,亲生父母一定有自己的难处,不要去怨恨他们,况且怨恨也没有用 ;告诉她,虽然现在的父母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但毕竟父母从三个月把她养到现在,吃奶、洗尿布等等,养育了她 20xx 年,为她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让她回想她能记得的 2、3 件父母关心爱护她的事例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小华也慢慢找回了些许似乎已经遗忘的母爱临走的时候,对我说:老师我懂你的意思打铁还需乘热, 我去了一次小华的家, 从小华父母的脸上已经看到了岁月和常年劳累的痕迹, 从他们非常简单的家庭陈设, 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也体会到了艰辛的生活给他们心理带来的影响, 体会他们抚养一个孩子的不容易, 更难想象,小华这样阳光的女孩是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 一方面,我向小华父母列举了小华在学校里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良好表现同时,也和小华父母说明,为了孩子的正常成长,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希望父母想办法解决另一方面,也经常督促小华,克服盲目攀比的思想,多体谅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难处,平时生活尽量节约,多为父母分忧,千万不能向父母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特别是当妈妈生气的时候,尽量多听,少发脾气,避免母女关系的恶化回到学校后, 我和学校领导汇报了这个情况, 学校把小华列入特困生范围,并且减免了她的保险费用, 还准备把她列为勤工俭学对象,尽量减轻她父母的经济负担 平时我也会留意小华的日常生活, 天冷了,我看到小华的手比较毛糙,我买了护肤品给她。
和小华母亲多次的联系中, 她妈妈说,小华现在也偶尔吃起了零食,甚至还听到了小华妈妈对孩子的冷嘲热讽, 我心里是非常的苦涩只能劝导小华妈妈, 不要对自己小孩子的过错太生气,会伤身体的 ;平时适当让孩子看看小说、电视,让孩子也能一定的有娱乐的时间 ;遇到事情最好多和孩子用商量的口气说话,毕竟孩子大了,又知道自己的身世 ;还要多看看到小孩子的优点,我还故意引导小华妈妈提到了女儿的一些优点这时,我就趁势对她大家赞赏: "你培养了一个很好的女儿呢, 你的女儿也很懂事, 比任何邻居家的孩子都能干,这都是你做妈妈的功劳,你现在培养她很辛苦,女儿以后长大一定会孝顺你的,到时候你也可以享享福了 "我的一番话,让小华妈妈就答应不再随便克扣小华的生活费了人心都是肉长的,真情一定能换来真情的每周回家之前,我总要叮嘱小华,回家和妈妈热络点,多和妈妈说说话,多帮妈妈做点家务,不要和妈妈顶嘴,不要乱花钱还把杂志上看到的一些如何处理母女关系的文章, 给小华看,让她明白遇到这样问题的孩子不仅仅是她一个人, 了解别人是怎么来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 小华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也渐渐缓和起来了有时星期一回学校,小华告诉我,父母知道她回家,特意买了好吃的菜。
所以,正逢召开 " 感恩 "主题班会之机,我特意让小华把平时生活中, 母亲善待她的点滴, 写成自己的成长小故事,在班会上朗读,让她母亲也知道女儿是感激她的恩情,知道女儿也会报答她养育之恩班会上,小华含泪说着自己的故事,母女俩都已经热泪盈眶,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母女相拥的感人一幕分析反思:1、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亲情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的恩情,从细微之处发现父母的关爱,更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对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