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教学设计.docx
4页主题单元设计学科领域(在口内打V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口思想品德口音乐□化学口信息技术口劳动与技术□其他(请列出):V语文口美术口生物□科学口数学口外语口历史口社区服务□体育口物理口地理口社会实践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 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 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 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必修一的第一模块一一向青春举杯青春季节是人生最美好的黄 金时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都有着相同的青春梦想和豪情整个单元 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吟诵青春,通过指导学生诵读领会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 长沙》和食指的《相信未来》体会特定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专题二,体悟人生,通过学 习《十八岁和其他》及《我的四季》来体会青春的美丽,生命的艰辛与奋斗,从而引发对 人生的思考;专题三,设计未来,通过阅读学习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 选)来选择一个方案,开始自己的生涯规划。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一. 1.走近诗歌,通过有表情的朗诵来深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与情感2.走进诗人,体会不同时代诗人对青春的相同情感,理解青春的可贵3通过对青春的吟诵和体悟,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设计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 感悟对青春的吟诵和对人生的体悟,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对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3. 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 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 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 动。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 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 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 《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 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 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 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乂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 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诡奇丽,《诗经》的质拙朴 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 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 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 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向青春举杯,让青春成为生命中的经典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1. 诗人在其作品当中表现了怎样的青春情怀?2.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引起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3. 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设计?专题划分专题1:吟诵青春专题2:体悟人生专题3:设计未来专题一吟诵青春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 学习成果)本专题的两首诗歌《沁园春。
长沙》和《相信未来》通过富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表达 情感,体现了特定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来了解毛泽东青年时 代学习生活的经历,以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情怀本专题在本单元的最前面,也是必 修一的第一个专题,是青年学子满怀激情地进入高中后要学习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 是青年们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对自己的青春发出的一声呐喊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激发同 学们的青春豪情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2、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3、背诵全词本专题问题设计1. 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 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3. 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秋景图?是怎样描写的?4. 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青春情怀?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必修一教学支撑环 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沁园春.长沙》活动二: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
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诗人在上阕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秋景图,是由哪一个字领起的?引导学生把握与赏析几个重点动词的传神之处,比如“击”和“翔”活动四:下阕中,诗人对往昔岁月进行了回忆,这些回忆是由哪一个字领起的?通过回忆,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革命情怀?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活动五:诵读《相信未来》,比较•下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怀与《沁园春.长沙》有何不同?为 什么?布置作业:1.写一首小诗,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2.背诵《沁园春.长沙》教学评价(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方法)1. 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2. 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 的诗句3.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