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教材高段.doc
21页灞桥区席王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高段 诗意长安第一单元:长安八景长安八景,也叫关中八景,由于自古关中为长安京兆之辖区,故自古关中即为广义之长安,才有了关中八景又称为长安八景的传统;也因为自古长安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多文人墨客,长安八景名闻天下,以致各地“八景”“十景”辈出,甚至者“六十四景”也有,鲁迅先生说:国人有十景八景病!盖自长安始! 送田卓入华山 唐.贾岛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注释:西岳华山以其险峻著称于世华岳仙掌,位于华山东峰,即仙掌崖传说古代黄河有大山阻拦,灾害连年,河神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山,给黄河开辟入海河道,拯救了万民仙掌”就是河神托华山时留下的手迹掌崖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称“石月” 搜集华山的资料,在班里交流 搜集描写华山的诗山坡羊. 骊山怀古元代.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了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注释:今西安市临潼区,距西安市约25公里。
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 说说诗中最后几句话的含义 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灞柳风雪 唐.李白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注释:灞水为“长安八水”之一,位于现在的西安市北郊两岸多柳树,春季柳絮飞扬宛如漫天飞雪古人送客至灞桥,折柳相赠,来寄托离别之情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灞柳的古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咸阳古渡 作者不详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于今西安市西北部的咸阳古城遗址咸阳古桥是古时人们西去的重要关口,那时因交通不发达,摆渡就成了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古时渭水悠悠,两岸民众载舟往返,成为“八景”的组成部分 搜集有关咸阳“古渡”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搜集“咸阳古渡”的古诗曲江对酒唐.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永精春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末拂衣曲江在现在的现实南郊,大雁塔附近唐代的曲江与明代的秦淮河类似,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经常聚集的地方,亦为青楼妓馆云集之处。
流饮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至酒杯于水中,酒杯随水漂流,至谁近前则取而饮之唐代的一个著名的皇家园林“芙蓉苑”即在曲江 背诵这首诗 写出你对“曲江”的情感雁塔晨钟清.朱集义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注释:小雁塔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约1公里,友谊西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钟声清脆锐耳,10里之外都能听的清楚,钟声宏亮,塔影秀丽,称作"雁塔晨钟",为关中八景之一 搜集有关“雁塔”的资料,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雁塔”的文章,与同学分享! 登太白峰唐.李白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 (太白山积雪) 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 注释: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终年积雪,在今西安市以西的宝鸡市眉县境内山势陡峭,人为痕迹较少,是人们旅游度假的首选因山高空气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因而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奇妙景观。
背诵这首诗! 以太白山为题,写一篇小练笔草堂烟雾作者:无名氏草堂金殿雾云蒸,五百高僧颂大乘心底禅通悟三宝,阶前塔耸展八棱前生因果岂有信,后世轮回何为凭?敢问尘间多少愿,佛前冬夜对青灯注释:西安户县(旧称鄠县)草堂寺是西安的著名寺院之一,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氏来此翻译佛经关于“草堂烟雾”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塔旁有“烟雾井”一口,每年秋冬的早晨,井内烟雾缭绕;另一说是寺旁有圭峰,好像古代圭玉,每逢太阳将要落山,轻烟淡雾弥漫山巅 理解这首诗的后四句 搜集有关灞桥的古诗词,与大家分享!西安,在历史上曾经称作长安从秦皇汉武以来,累世为龙蟠虎踞之地在中国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唐代,它更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但是,1000多年过去了,我们到哪里还能看到唐代的长安呢?除了参观文物古迹外,还可以从唐诗宋词中,去领略帝都长安的城阙宫苑、郊野山川、四时景物长安秋望(杜牧.唐)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释: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背诵这首古诗! 你还知道哪些杜牧描写的“秋意”的古诗?杨柳枝 (刘禹锡.唐)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注释:这首诗描写了伤感的离别之绪作者用柳写了离别的无限思绪! 你喜欢诗中的那一句?背诵它 春光戏题赠李侯 (岑参.唐)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注释:诗描写了长安初春的景色在诗人眼中,多了一份对初春的渴望和对友人的祝福! 背诵这首诗!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长安春色的古诗,与同学们分享!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背诵这首诗 学了这首古诗,你有何感想?用笔写下来!第三单元:灞桥柳 柳,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
而每一诗歌意象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众多创作者不断丰富而完成的古代诗人往往借柳抒情唐诗中“咏柳”佳作不可胜数,其中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在这个单元,我们希望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古诗中的灞桥柳柳唐.裴说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注释:作者用这首诗写出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离别的伤感从最后两句可以明显的感受出来,尤其是“不解迎人只送人”,这一句点睛之笔 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送怀州吴别驾 唐.岑参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注释:诗写了离别在即,友人们的感怀用“灞上柳枝黄”来描写又是一场离别 背诵这首诗!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戴叔伦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唐.杨巨源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注释:春天的景色中,柳枝又青了,长长的柳枝还是为了离别而生 背诵这首诗! 柳长句唐.杜牧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释:这是一首比较有名的描写折柳送别的古诗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愈发突出柳枝在送别时带给人的伤感之情 背诵这首诗! 学了本单元,你对灞桥柳是否有了特殊的情感,请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感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