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说明.doc
6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说明本说明根据国家标准化管委会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及一般通用惯例,总结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常见的参考文献问题,提出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要求当前参考文献的格式类型主要有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类,我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任选其中一种,不能同时出现两种类型同时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要注意参考文献的广泛性和可靠性,掌握获取参考文献的有效途径写作中认真遵照和检查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内部报告等用脚注说明1. 编著说明参考国家标准GB/T 7714—2005及一般通用惯例,现对著者、刊名等做简要说明如下:(ⅰ)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缩写在后,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姓、名中间加空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名”只写首字母,大写,两缩写名间加空外国人名中间有连字符的,照加;中国人名,中间一般不加连字符ⅱ) 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时,只列前3位作者,后加“等(et al.)”ⅲ) 西文文章题目中,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一律小写ⅳ) 刊名注全名,不能缩写ⅴ) 西文书名和论文集名中实词首字母一律大写,介词和连词为小写,但首词和4个字母以上的介词首字母应大写。
ⅵ)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只能作为脚注ⅶ) 互联网主页(网址)不作参考文献,放在正文中ⅷ) 中文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一律使用中文半角符号,小括号“( )”在英文半角下输出,然后刷为宋体格式;英文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一律使用英文(Times New Roman)半角符号,每个符号后要空一格再输入其他字符2. 顺序编码制一种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即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的序号排序,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标注在句子后的右上角)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1) 普通图书[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3] Crawfprd W, Gorman M. Futureli braries: dreams, madness, & reality[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5.(2) 论文集、会议录[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2]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3] Bewley J D, Krochko J E, Robert H K,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3) 科技报告[1] U. 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b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4)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1] 乌兰图雅.300年科尔沁的土地垦殖与沙质荒漠化[D].北京:中国科学院,1999.[2]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3] Calms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o xyg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5) 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2[P].1993-04-14.[2] 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中国,.5[P/OL].2001-10-24[2002-05-28].http://211.152.9.47/sipoasp/zlijs/hyjsyxnew.asp?recid=.5 &leixin.(6)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路径. [1] 陈发虎,安成邦.西部全新世环境快速变化与西部开发[M]//周光召.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4] Fourney M E. Advances in holographicp hotoelasticity[C]//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 August 23-25, 197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New York: ASME, 1971:17-38.(7) 期刊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 黄高宝,柴强,黄鹏.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的再认识[J].草业学报,2005,14(2):16-22.[2] 郭海林,刘建秀,高鹤,等.结缕草属优良品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J] .草业学报,2007,16(2):53-59.[3] Lundgren B O, Kiessling K H, Sam H J,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catabolic enzyme activities in breast muscle of some migratory birds[J]. Oecologia, 1985, 66: 468-471.(8) 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月-日(版次).[1] 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12).(9)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仁[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 // 著者—出版年制一种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即引文采用著者一出版年标注,参考文献表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
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的标注在正文引用句子后的括号内标注参考文献的著者姓氏和出版年份,并置于 “( )”内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 )”内只须著录出版年在正文中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 al” ,姓氏与“et al”之间空1个字符;对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著者与出版年,并在“( )”,外以角标的形式著录引文页码文献在文中的引用:格式独立作者的文献,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两个作者的文献,如:(张斌和张桃林,1997)、(Goldman & Glibert,1983);多个作者的文献,如:(朱廷曜等,1996)、(Markow et al.,1999)文献如在文中叙述中引用,两个作者的文献引用格式为:张斌和张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参考文献表在文后的排列首先按文种集中,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其他文种往后顺延。
文种集中后再按照文献第一著者姓氏英文字母(中文按拼音)的顺序排列;同一著者的文献再按出版年份先后排列;同一著者同一出版年份的文献先排独著后列合著,必要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 b, c … … 区别著者-出版年制与顺序编码制在参考文献表中的主要差别:顺序上:顺序编码制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按引文的序号排序;著者-出版年制首先按文种集中,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其他文种往后顺延,文种集中后再按照文献第一著者姓氏英文字母(中文按拼音)的顺序排列格式上:著者-出版年制的出版年放在著者后面,顺序编码制的出版年放在期刊名称后面由于著者—编码制与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类型实质上差别不大,现仅简要列出部分著者-编码制体例[中文期刊] 张斌, 张桃林. 1997.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J]. 生态学杂志, 16(4): 1–5. [英文期刊] Markow T A, Raphael B, Dobberfuhl D, et al. 1999. Elemental stoichiometry of Drosophila and their hosts[J]. Functional Ecology, 13: 78–84.[中文专著] 戈峰. 2002. 现代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英文期刊] Vitousek P M. 2004. Nutrient Cycling 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