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江苏苏教版高中化学学业考试【含解析】.pdf
26页试卷主标题姓名: _ 班级: _学号: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共15 题)1、 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nm ,怕酒精,不耐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C 医用酒精能用于消毒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D 高温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2、 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备Na2S2O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 20 的硫原子:BNa+的结构示意图:C Na2S的电子式:D 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硫酸铁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漂白剂C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 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的溶液:B的溶液:C 的溶液:D 水电离的的溶液:5、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NH3和 CaCO3的实验原理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 CO2B净化 CO2C 制取并收集 NH3D 制 CaCO36、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A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溶于稀醋酸:B将 ClO2气体通入 H2O2、NaOH 的混合溶液中制取 NaClO2溶液: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常温下0.01 mol ? L-1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 pH= 12,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单质的氧化性比 Y的强B原子半径: r(Z) r(W) r(Y) r(X) 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Z 单质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强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H2SiO3 SiO2 SiCl4BCu Cu(NO3)2(aq) Cu(NO3)2(s) C ClCH2-CH2Cl HOCH2CH2OH HOOC-COOH D Al Al2O3NaAlO2(aq) 10、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是常温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 20.000mL 0.l000 mol/L CH3COOH的滴定曲线,说明Q点表示酸碱中和滴定终点B是 1mol X2(g) 、Imol Y2(g) 反应生成 2mol XY(g) 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反应物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总和C 是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CaCO3(s) = CaO(s)+CO2(g) 反应时 C(C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D 是光照盛有少量氯水的恒容密闭容器时容器内O2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说明光照氯水有O2生成11、 常温下, 2NH3(g)+NaClO(aq) NaCl(aq)+N2H4(aq)+H2O(l) 能自发进行,可用于生产N2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 H 0,S0 B每生成 1mol N2H4转移 2mol 电子C 室温下,向 0.lmol/L NaClO溶液中加水,溶液pH增大D N2H4、O2和 KOH 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12、 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画出其空间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茚地那韦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易溶于水B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C 茚地那韦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 茚地那韦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物13、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取三种试剂各10 mL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mL蒸馏水,振荡、静置,观察现象B比较的大小:向 Mg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观察现象C 检验久置的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现象D 证明苯酚与溴水反应是取代反应: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饱和溴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14、 人体血液的 pH通常在 7.35-7.45之间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NaH2PO4-Na2HPO4等缓冲体系。
常温下: Ka1(H3PO4)=7.6 10-3、Ka2(H3PO4)=6.3 10-8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2PO4溶液: 2c(HPO42-)+3c(PO43-) c(Na+)-c(H2PO4-) B常温下, pH=7的 NaH2PO4和 Na2HPO4的混合溶液: c(Na+) c(HPO42-) c(H2PO4-) C 向 10 mL0.1mol/L NaH2PO4溶液中加入 5mL 0.4 mol/L NaOH 溶液:c(H+)+3c(H3PO4)+2c(H2PO4-)+c(HPO42-)=c(OH-) D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NaH2PO4和 Na2HPO4溶液等体积混合:315、 温度为 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1mol NO2,发生反应:2C(s)+2NO2(g) ?N2(g)+2CO2(g)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 NO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B图中 c 点所示条件下, v( 正) v( 逆) C 向 a 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时, N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大D 容器内的压强: Pa:Pb6:7 二、填空题(共1 题)1、 锂离子电池己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正极材料为LiCoO2、LiFePO4等,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碳,以溶有 LiPF6、LiBF4等的碳酸二乙酯 (DEC)作电解液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2)PO43-的空间构型为 _ ( 用文字描述 )3)中的配位数为 6,该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为 _ 4) 碳酸二乙酯 (DEC)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1mol碳酸二乙酯 (DEC)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 _5) 氮化锂是一种新型无机贮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三、实验 , 探究题(共 1题)1、 辛烯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177,密度为 0.848 gcm-3,不溶于水实验室采用正丁醛制各少量辛烯醛,反应原理为:CH3CH2CH2CHO实验步骤如下:步骤:向三颈烧瓶中加入6.3 mL 2% NaOH 溶液,在充分搅拌下,从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5mL正丁醛步骤:充分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如图仪器中,分去碱液,将有机相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步骤: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步骤: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6070/1.33 4.00kPa 的馏分l) 步骤中的反应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 。
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2) 步骤中所用仪器的名称为_ 碱液在仪器中处于 _(填“上层”或“下层” ),如何判断有机相已经洗至中性:_3) 步骤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固体的作用是_四、综合题(共3 题)1、 NaBH4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一种以H2、Na 、硼酸三甲酯为原料,生产 NaBH4的工艺流程如下:(1) 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1”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有 _(填字母 ) A.充分搅拌熔融钠B.将熔融钠充分分散在石蜡油中C.反应前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 在浓硫酸作用下,B(OCH3)3可由 B(OH)3和 CH3OH 发生酯化反应制得浓 H2SO4的作用是 _3) “反应 2”在 240条件下进行,生成的产物是 NaBH4和 CH3ONa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反应 2”所用 B(OCH3)3需充分干燥,原因是 _4) 反应 NaBH4+2H2O NaBO2+4H2可用于制取 H2一定浓度的 NaBH4催化制氢的半衰期 ( 溶液中NaBH4消耗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 与溶液 pH的关系如图所示:NaBH4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H2的速率逐渐减慢,原因是 _2、 实验室以含银废液 主要含、 为原料制取硝酸银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已知:“沉银”所得AgCl 中含有少量 PbCl2、Ag2S。
Zn2+在浓氨水中以形式存在PbCl2、Ag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 “滤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_(填化学式 ) 2) “除杂”分为两步:先除去PbCl2,再除去 Ag2S在不同温度下, AgCl、Ag2S均难溶于水除去 PbCl2的操作为 _,热水洗涤向热水洗涤所得固体中加入浓硝酸和稀盐酸,边加热边充分搅拌,使Ag2S转变为 AgCl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 _3) 室温下,可逆反应 AgCl+2NH3H2O ?+Cl-+2H2O的平衡常数 K=_ Ksp(AgCl)= 1.810-10,Ag+2NH3H2O ?+2H2O的平衡常数为 1.1107 (4) “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 粗银经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可制备硝酸银晶体请补充完整由以水洗后粗银为原料,制备硝酸银晶体的实验方案: _,过滤, _,将产生的气体和空气混合后通入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将所得AgNO3溶液_,过滤,将所得晶体置于烘箱(120)干燥,密封包装 (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稀硫酸、稀硝酸、BaC12溶液) 3、 H2O2的制取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1) “氧阴极还原法”制取H2O2的原理如题图所示: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有:.2H+O2+2e-=H2O2. H2O2+2H+ 2e-=2H2O . 2H+ +2e-=H2写出阳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_。
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初始 pH(均小于 2) 条件下, H2O2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c(H+)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H2O2制取,原因是 _2) 存碱性条件下, H2O2的一种催化分解机理如下:H2O2(aq)+Mn2+(aq)= OH(aq)+Mn3+(aq)+OH-(aq) ?H=akJ/mol H2O2(aq)+ Mn3+(aq) +2OH-(aq)= Mn2+(aq) + O2-(aq) +2H2O(l) ?H=bkJ/mol OH(aq) +O2-(aq)=O2(g) +OH-(aq) ?H=ckJ/mol 2H2O2(aq)= 2H2O(l)+O2(g) H=_ 该反应的催化剂为 _3)H2O2、O3在水中可形成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 ,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次磷酸根离子 (H2PO2-) 弱碱性条件下 OH将 H2PO2-氧化成 PO43-,理论上 l.7g OH可处理含 0.001mol/L H2PO2-的模拟废水的体积为 _为比较不同投料方式下含H2PO2-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向两份等体积废水样品中加入等量H2O2和 O3,其中一份再加入FeSO4反应相同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添加 FeSO4后,次磷酸盐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显著提高,原因是_。
五、计算题(共1 题)1、 蛋氨酸铜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为确定蛋氨酸铜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和稀盐酸,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溶液,调节溶液pH在 68 之间加入 0.1000 mol/LI2的标准溶液 25.00 mL,充分反应后滴入 23 滴指示剂 X,用 0.1000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发生反应: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 22.0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