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一下数学期中复习经典考题.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2017091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级初一下期中复习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次数、系数、方程的解、不定方程的有限特解、方程组的解(无数、唯一、无)解法:带入法、加减法、整体代入法、换元法、参数法——观察系数的能力;应用:与点的坐标的对称、平移等数量关系结合; 与相交线平行线中互相关联的角相结合; 与三角形的角结合; 与图形的拼合结合; 其他:表格形式、方案形式;方程思想的升华:求待定字母的值;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建系的任意性、坐标的相对性、作图的规范性; 有序数对的序;坐标的符号与象限: 式子的运算决定了数的符号、一个点的位置暴露了数的符号;特殊位置的点: 在轴上、在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特殊位置关系的点: x、y、o三对称、 关于象限角分线对称; 平移前后的点;坐标与距离: 求距离:水平、竖直; 知距离:由已知点求未知点在画圆;图形在坐标系中: 三角形(需要三个坐标)、 正方形(最少一个点坐标)、 长方形(最少两个点坐标)、 平行四边形(最少三个点坐标)、 圆(最少两个点坐标)、 矩形平移形、 梯形(最少三个坐标)求其余坐标; 求面积; 知面积求距离求坐标; 探究规律:位置和数量的结合探究;相交线平行线概念: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题设和结论不可分割); 平行公理及推论; 点到直线的距离(同高、同到线段、射线的距离); 垂线段最短的公理(正逆两个方向的理解);平行线倒角的能力: 缺什么找什么; 处理折线问题; 能理解证明的数量结论要求什么元素运动;推理:符合定理语言(两个垂直须证明)、 外错角等等不能直接用(对顶或邻补倒一下); 同角的余角写法、等半倍的写法、等式性质的写法、列代得的写法、方程思想的写法; 前后因果的紧密要求;三角形的角:概念:由平行线移角证明(两大类无数种证明方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定值(蕴含方程思想); 外角定理是内角定理的升级产品;求未知角: 选择放在哪一个三角形中求,优先选择用外角求; 与相交线平行线结合;与方程结合; 探究角之间的关系(方程思想、消元思想); 折叠(折痕——隐含的角平分线)的应用; 纸条、直尺——隐含的平行线典型考题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象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若点P(m,n)在第二象限,则点Q(-m,-n)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点(,)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点的平移1.如果把点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所得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2. 如果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则,的值分别为( )3. 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得点A移至图中的点A′的位置.(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所得△A′B′C′(其中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2)计算: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差: , , ;对应点的纵坐标的差: , , .(3)从(2)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把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表述出来.(4)根据上述规律,若将△ABC平移使得点A移至A″(2,-2),那么相应的点B″、C″(其中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 、 .点的对称1.点关于轴对称的点坐标是 .2.已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则的值是(  )A. B. C. D.3.如果点P(,)与点P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的值分别为 ( )A  B C D 特殊位置的点在轴上:1.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M(a,b),且ab=0,则点M的位置一定在( ) 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2.已知点A(x+3,x-3)在x轴上,则点A的坐标为 3.若点P(2x,x-3)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在象限角分线上1.若点A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________.坐标与距离知坐标求距离:1.把△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B’C’,已知A(4,3),B(3,1),B’(1,-1),C’(2,0),求△ABC的面积知距离求坐标:1. 已知点M(x,y)在第二象限内,且│x│=2,│y│=3,则点M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毛2.A.(-3,2) B.(-2,3) C.(3,-2) D.(2,-3)2.已知点P位于轴右侧,距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轴上方,距离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坐标是( )A、(-3,4) B、(4,3) C、(-4,3) D、(3,4)3.已知点A(3,0),B(0,y),O为坐标原点,△ABO的面积为6,则y=( ) A. 4 B. -4 C. ±4 D. 以上答案都不对4.(结合等积变换)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一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个A. 5 B. 4 C. 3 D. 2 规范作图1.如图,在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网格图中,建立了直角坐标系xoy,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  (2)画出△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的图形△A1B1C1.(3) 求△ABC的面积.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与关于轴对称的;(2)将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3)求△ABC的面积. 探索规律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沿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依次落在点的位置,则点的横坐标为 .P2.二、相交线平行线及三角形中的角概念辨析判定平行线的条件1.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图,要得到a∥b,则需要条件(  )A.∠2=∠4 B.∠1+∠3=180° C.∠1+∠2=180 D.∠2=∠33.如图1,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 )A. ∠3=∠4 B.∠B=∠DCE C∠1=∠2. D.∠D+∠DAB=180°定理语言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 B.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C.内错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D.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2.下列说法:(1)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2)两条直线相交时,如果对顶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过直线a外一点P作PD⊥a,垂足为D,则线段PD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4)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题设结论 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1.下列各图中,∠1大于∠2的是D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 (A)3 (B)1或3(C)1或2或3 (D)不一定是1,2,3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A、B两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2)、(7,4),一辆汽车在轴上行驶,从原点O出发.(1)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A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2)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B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3)请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离两村的和最短?5.如图所示,将△ABC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5cm后得到△EFG,则AC与EG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 .相交线中的角1.如图,,垂足为,为过点的一条直线,则与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OF, ∠BOF=2∠BOE,OC平分∠AOE,求:∠DOE的度数。

      EOACBFD3.如图,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AB和CD之间来回反射,这时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1=∠6,∠5=∠3,∠2=∠4.若已知∠1=55°,∠3=75°,那么∠2等于 .4.观察图形,回答下列各题:(1)图A中,共有____对对顶角;(2)图B中,共有____对对顶角;(3)图C中,共有____对对顶角;(4)探究(1)∽(3)各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________对对顶角;(5)若n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不同的点时,则可形成____对对顶角.平行线移角1.如果角的两边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且互补 D.相等或互补2.m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a对;交于不同点时,对顶角有b对,则a与b的关系是( )A a=b B a>b C 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