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规生化、血常规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docx
5页常规生化、血常规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常规生化、血常规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9年3月-2019年9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清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血常规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及应用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应用价值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具有独特结构HBV是导致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及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患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会持续恶化,对患者的生命将造成直接威胁[1]。
常规生化检测和血常规检测是临床慢性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的辅助诊断方式之一本文观察分析了常规生化、血常规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本次的研究结果汇总后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9年3月-2019年9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694.1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6.961.64)年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9.584.19)岁两组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及分析1.2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血常规检查和生化新指标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做好数值统计表格对检查结果的数值进行统计常规生化指标检查项目包括: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及计数;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总胆红素、清蛋白、丙氨酸转移酶、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组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组别例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109/L)白细胞(109/L)研究组380.540.080.380.05104.3710.235.071.13对照组380.650.110.300.04135.4913.886.841.282.2两组常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清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常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组别例数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清蛋白(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总胆红素(μ mol/L )研究组381.340.1836.764.7394.378.5315.322.48对照组381.611.0647.435.6425.493.2522.313.053 讨论乙型肝炎中诊断治疗最常用的检测项目是常规生化检测和血常规检测,二者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常规生化检测和血常规检测能检测出血液是否有HBV的存在因此,常规生化检测和血常规检测可继续使用,但血常规和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异性不高,临床很多疾病均体现出常规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最终的确诊还是需要分子生物级别的检验结果进行确认,在疾病治疗指导中存在一定的缺陷[2]因此,最好能在此项检测的基础上再有所突破反映肝损伤最敏感、最早的指标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细胞损伤会导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且升高幅度很大,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随着病情好转先于腺苷脱氨酶下降,对恢复期病情的监测不利,若恢复期腺苷脱氨酶仍有异常,则说明肝脏可能存在慢性病变所以,前清蛋白和腺苷脱氨酶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均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作为常规项目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指标的检测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同时也应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了解,以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及早的诊治[3]急性肝炎可转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这类肝炎患者具有比较明显的症状,经常会出现倦怠无力、面色灰暗、蜘蛛痣、黄疸、肝痛等症状慢性肝炎患者需要家人的细心照顾重型肝炎的持续时间少于10d,且发病速度快,患者发病会出现行为反常、脾气暴躁、恶心、厌食、呕吐次数增多等症状家人要特别注意,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清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综上所述,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血常规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及应用参考文献[1]杜克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常规生化、血常规及生化新指标检验项目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3):3353-3355.[2]秦忠豪,陈艳清,江波杰,等.根据血常规和肝生化的五项指标早期鉴别诊断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J].肝脏,2017,22(12):1107-1111.[3]冯爱华.常规的血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及生化新指标检查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180-18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