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起棉农致富的金桥.docx
5页架起棉农致富的“金桥” 张朝辉 赵建松 刘泽坤他是毅然放弃赴德深造或留京工作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南繁北育跑遍12个省市8万亩棉田的育种人、142名棉农签字致信温总理反映“棉贱伤农”的执笔者……他就是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简称国欣农研会)会长卢怀玉他所带领的农研会,是一家集棉花种植、加工、销售、良种繁育、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研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现拥有6万多名会员、8万多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11项自主知识产权,总资产达到2.6亿元,2006年进入中国种业50强他本人在2009年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荣获“河北特等劳模”称号,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从孩提时代起,卢怀玉就对棉田有着深厚感情1994年,他从中国农大毕业后,毅然回到由父亲联合12户棉农成立的河间国欣农研会创业在父辈们勤劳、坚韧的创业精神感召下,他面对棉铃虫爆发、“假种子坑农”等一系列事件,沉着应对,果断处置,带领技术骨干14次赴京考察转基因抗虫棉,并投入重金引进3个品系的抗虫棉种,成为国内最早推广抗虫棉的种子企业之一深入调研后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他的脑子里闪现:取消散户繁种模式,采用规模农场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为此,他南下三亚,远征新疆,将繁种农场规模由最初的3000亩扩大到8万亩在接替父亲出任会长后,卢怀玉开始站在更高层次上审视农研会的不足:随着种业经济的产业化,一个高层次的种业公司,科研育种应当处在龙头位置,而这是农研会相对薄弱的环节他意识到,农研会要长远发展,必须依赖于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之后,卢怀玉设擂招贤,高薪聘请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的著名棉种专家23人育种专家刘孝怀加盟后,日夜攻坚,破解了困扰棉种企业多年的“破损率高”难题;棉研所长徐东永泡在棉田十几个昼夜,手把手培育出了抗虫、高产的优质棉种;70多岁的高级农艺师刘春台为科技研发出谋划策,废寝忘食……几年间,卢怀玉领军的科研团队一次次突破难关、一次次填补空白2008年, “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欣棉6号和8号选育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1000万元无偿资金的支持目前,农研会已有11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并且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中棉10的种植推广,结束了我国北纬380以北不能种夏播棉的历史,被专家誉为“棉花生产历史上划时代的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打造优质棉种”,一直是卢怀玉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他战斗在棉种研发的最前沿,挑最重最累的活干,其拼命、投入和执著,影响、感化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的心齐了、劲足了,干事创业的激情更高涨了报国惠农强种业”,挂在农研会墙壁上的这几个字已经深深刻在卢怀玉的脑海里为了使会员不光能种上国欣提供的优质棉种,还要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棉花管理技术,带领广大棉农共同致富.2002年卢怀玉联系中国农技协,成立了以棉农为主体的全国性专业技术组织——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把农研会建成棉农的“娘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农研会已形成研究会——服务站——特派员——会员组长——会员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会员可免费获得农研会编印的植棉技术材料和光盘,看到在棉花生长季节有针对性、不定期印发的棉花管理快报,得到现场指导等服务农研会通过信件、、见面会等方式及时掌握会员情况,沟通传递信息,组织开展活动,向会员统一提供棉种、地膜、农药、化肥和农机具等物资服务自2002年起,卢怀玉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出资邀请全国著名农业专家,分期分批免费对会员进行种植管理技术、农业形势分析、棉花价格市场分析等知识的培训2006年,他又把培训对象从会员组长向广大会员延伸,投资98万元购买了五部汽车,配齐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卫星定位仪等设备,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和中国棉花协会的顶尖专家,组成下乡小分队到河北、山东、安徽等14个省市为当地12万名棉农提供种棉技术服务,向棉农印发植棉技术手册60万册、光盘13万张,技术材料近千万份,发放科普刊物36万本,赠送优质棉种10多万公斤,使广大棉农掌握了植棉技术,走上了科技致富的康庄大道。
服务跟着种子走,从种走到收”,坚持把送种治虫、防病、打药、施肥、化控、整枝等技术服务送达每一个会员这不仅使国欣农研会获得了“全国科普十佳组织”、河北省“十佳农研会”等荣誉称号,也使卢怀玉先后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十大标兵”2007年,国欣农研会山东基地的“中棉23”棉种售出一个月后,发现出芽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尽管超过国家标准,但没有达到企业自定的85%的标准 “无论损失有多大,也要将这批棉种原价收回!”卢怀玉语惊四座在随后的4个月时间里,工作人员辗转几千公里,奔赴5个省市3000多个村,将已销售的65吨棉种全部召回有人说: “天下再也找不到卢怀玉这样的傻子了而卢怀玉却认为: “诚信会带来高回报,创业讲诚信做人不会累2008年,棉花价格持续下跌,棉农们十分着急,卢怀玉和棉农联名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反映“棉贱伤农”的实情温家宝就此批示: “请发改委进一步研究加大新棉收储力度、稳定棉价、扶持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总理的批示和出台的扶持政策,给棉农吃了“定心丸”而卢怀玉得到来自四面八方赞誉和谢意时,却由衷地说: “农研会是棉农的‘娘家人’,替他们代言是应该的山西省闻喜县裴社乡裴南村的马全龙2002年加入农研会,如今已成为会员组长,被县农业局推荐评为市级乡土拔尖人才;天津会员唐景春,2005年经中国农技协棉委会推荐,作为棉农代表赴香港世贸会交流。
现在,农研会已有800多名本地会员走出河间,到省内外租地植棉近40万亩,不仅获得了4亿元的经济效益,还为天津、唐山等地水田改旱找到了成功的路子,带动了当地植棉业的兴起截至目前,农研会已为12万多棉农提供优质的“国欣” 牌抗虫棉种200多万斤,累计使棉农增收5亿多元一路辛劳,心血浇铸兴农路,卢怀玉创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如今卢怀玉每年还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奔波在各大棉区的田地间脸晒得更黑了,但他不在乎: “繁育良种,服务农业,造福农民,这是我认准的道路,不会动摇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