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勉学课件5沪教版五四制.ppt
15页颜氏家训 北齐 把握各段落的 机要 第一段 讲论文章 春华也 修身利行 秋实也 第二段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 犹当晚学 不可自弃 第三段 当博览机要 以济功业 1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 古代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 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给别人看 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利于别人 推行自己的主张来造福于社会 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利益 修身养性以求得进身仕途 夫学者犹种树也 春玩其华 秋登其实 讲论文章 春华也 修身利行 秋实也 求学就像种果树一样 春天赏玩它的花朵 秋天摘取它的果实 讲论文章 就好比赏玩花朵 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利于推行自己的主张 就好比摘取果实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古之学者 与 今之学者 不同的学习目的作对比 用 种树 比喻学习 一 论学习的目的 段落分析 第一段 对比论证 古之学者 和 今之学者 为己 为人 比喻论证 学习 种树 春华秋实 阐明了学习的目的在于 修身利行 2 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 诵 灵光殿赋 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 犹不遗忘 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 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 人在年幼的时候 精神专一而敏锐 长大成人以后 思想容易分散 因此 对孩子 确实需要及早教育 不要坐失良机 我七岁的时候 背诵 灵光殿赋 直到今天 隔十年温习一次 仍然不会遗忘 二十岁以后 所背诵的经书 搁置在那里一个月 便到了荒废的地步 然人有坎壈 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 不可自弃 当然人总有困厄的时候 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 仍然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 不可自暴自弃 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 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从小就学习的人 就好像日出的光芒 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 就好像手持火把在夜间行走 但总比那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二 论学习的态度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举自己的读书经历 七岁 与 二十岁 作对比 比喻论证 日出之光 秉烛夜行 来比喻少年学习 晚年学习 第二段 对比论证 小幼 长成 固须早教 举例论证 七岁诵 灵光殿赋 强调学习要趁早 要抓住年少的时机比喻 对比论证 幼学 老学 不学日出之光秉烛夜行瞑目不见阐明了学习的态度 年幼勿失良机 年老不可自弃 3 夫圣人之书 所以设教 但明练经文 粗通注义 常使言行有得 亦足为人 圣人的书 是用来教育人的 只要能读懂经文 粗通注文的意思 使它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提供一些帮助 也就足以在社会上立身了 何必 仲尼居 即须两纸疏义 燕寝讲堂 亦复何在 以此得胜 宁有益乎 何必 仲尼居 三个字就要用两张纸来疏通它的意义 你说 居 指闲居之处 他说 居 指讲习之所 而这些说法又有什么根据呢 在这种问题上 争个你输我赢 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 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 当博览机要 以济功业 必能兼美 吾无间焉 光阴值得珍惜 就像流水一去不返 我们 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 以求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助益 如果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 那我就没什么可批评的了 三 论学习的方法 举例论证 举例对 居 字的解释 各执一端 比喻论证 把时间比作流水 表明要读书中的精要 第三段 举例 居 仲尼居 两纸疏义 燕寝 讲堂 各执一端阐释了学习的方法 博览书中精要之处 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固须早教威严有慈以身作则重视环境勤学 自立 务实 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给你怎样的启示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 靠静来修身 靠俭来养德 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 才能来源于学习 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 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 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 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 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 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 还怎能来得及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