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名词详解.docx
4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名词详解 出自 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约翰海纳德凯恩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年6月5日- 1946年4月21日),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目录 1 凯恩斯生平简历 2 凯恩斯的理论思想 3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 4 参考文献凯恩斯生平简历 1883年凯恩斯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1889年7岁的凯恩斯进入波斯学校, 1891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 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 1895年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获次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 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 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 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 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
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 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 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 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凯恩斯的理论思想 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对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主要是: 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上的时候,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他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失业问题 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了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萨伊定律和存款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性,即经济周期 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仍大量投资,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随即资本家对未来失去信心,造成人们的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经济危机后,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因而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
形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这种变动一般呈现3-5年的周期性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1)固定资产寿命和人口增长速度;(2)过剩存货的保藏费;(3)生产资本使用完毕所需要的时间)凯恩斯的主要著作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有:《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劝说集》(193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等参考文献 The Papers of John Maynard Keynes-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