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doc
4页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配方法解数学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配方法和推导过程,熟练地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渗透转化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配方法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配方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1)你能解哪些一元二次方程?(2)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你是怎么做的?(3)解方程x2+12x-15=0的困难在哪里?你能将方程x2+12x-15=0转化为上面方程的形式吗?导语二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将下列各式配成完全平方式1)a2+12a+ 62 =(a+ 6 )2;(2)x2- x +=(x+ )2;3、若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 ±12 导语三 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改变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2007年某市退耕还林1600亩,计划2009年退耕还林1936亩,则这两种平均每年退耕还林的增长率是多少?你能用所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1600(1+x)2=1936,解得x=10%,x2=-210%(舍),即平均每年退耕还林的增长率为10%](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配方法[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个?(注: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几何题,学生经过思考,不难得出答案,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演示答案。
即:设场地宽xm,长(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m2,列方程x(x+6)=16,即x2+6x-16=0 (注:本题选择以解决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开端,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思考)怎样解方程x2+6x-16=0?对比这个方程与前面讨论过的方程x2+6x+9=2,可以发现方程x2+6x+9=2的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降次解方程;而方程x2+6x-16=0不具有上述形式,直接降次有困难,能设法把x2+6x-16=0化为具有上述形式的方程吗?(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若要解方程x2+6x-16=0,只要将其符号左边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配方,而配方的关键是常数项的选择,学生找出常数项,教师演示配方的过程,完成方程由不可解到可解的转化,师生完成后续步骤x2+6x-16=0 移 项x2+6x=16 两边都加上9(即()2)使左边配成 x2+2bx+b2的形式x2+6x+9=16+9 左边写成平方形式(x+3)2=25 降次x+3=±5 解一次方程x+3=5,x+3=-5x1=2,x2=-8像上面那样,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可以看出,配方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做法(1)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2)方程的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使方程左边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常数的形式;(4)如果右边是非负数,两边直接开平方,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之一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解下列方程(注: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适当1)x2-10x+24=0; (2)(2x-1)(x+3)=5; (3)3x2-6x+4=0(注: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待解问题和已解问题的对比、分析能力;2、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争取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见解)[做一做]解下列方程:(1)x2-8x+1=0; (2)2x2+1=3x; (3)4x2-6x-3=0【分析】(1)把x2-8x+1=0移项,得x2-8x=-1,两边都加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得x2-8x+42=-1+42,即(x-4)2=15,再开平方即可求出方程的解2)先移项化为2x2-3x+1=0,再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2-x+=0,再移项,配方。
3)两边同时除以4,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移项,配方[特别提示](1)配方法的含义是把方程的一边配方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经为非负数,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2)配方的关键是“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类型之二 二次三项式的配方【例2】填空:(1)x2+6x+_______=(x+3)2;(2)x2-5x+______=(x-______)2;(3)x2+x+______=(x+)2;(4)x2+px+______=(x+______)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适当,然后由学生回答,师生一起纠正,然后归纳归纳】左边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右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答案】(1)32;(2)()2 ;(3)()2;(4)()2 .【例3】用配方法将下列各式化为a(x+h)2+k的形式1)-3x2-6x+1;(3)y2+y+2;(3)0.4x2-0.8x-1.【点评】化二次三项式ax2+bx+c(a≠0)为a(x+h)2+k形式分以下几个步骤1)提取二次项系数使括号内的二次项系数为1.(2)配方:在括号内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同时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3)化简、整理(4)本例题既让学生巩固配方法,又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是①转化思想.②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反思]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分析】(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3)配方: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化为(x+a)2=b的形式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变形的方程(x+a)2=b的形式[拓展]用配方法证明:多项式2x4-4x2-1的值总大于x4-2x2-4的值分析】欲证2x4-4x2-1>x4-2x2-4,即证(2x4-4x2-1)-(x4-2x2-4)>0,只要算出(2x4-4x2-1)-(x4-2x2-4)值的大小即可证明:(2x4-4x2-1)-(x4-2x2-4)=x4-2x2+3=(x2)2-2x2+1+2=(x2-1)2+2>0【点评】比较A,B两数的大小,常用作差法当A-B>0,则A>B;当A-B=0,则A=B;当A-B<0,则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