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25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4页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25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NA代表阿伏如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氢气体积一定不相同B.56g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C.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任何条件下,22.4LNH3与18gH2O含电子数均为10NA2、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3、在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颜色一定不褪色的是( )A.HCl气体 B.CuCl2溶液 C.K2CO3溶液 D.CO2气体4、如图,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不能说明钠比铜活泼B.上述反应过程中只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D.依据上述反应可说明钠可以从任意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5、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9.2g铁、镁、铝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4.48 L(标准状况下)NO气体。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 )A.18.6 g B.20g C.19.4g D.24g6、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陶瓷、玻璃、水泥、水晶饰品等,都是硅酸盐产品B.常温下,单质硅的性质稳定,与氧气、氯气、硝酸、硫酸等很难发生反应C.水玻璃可以作为粘合剂、木材防腐剂D.青花瓷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Al2Si2O3(OH)4],若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7、既能通过金属单质与足量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得到的是A. B.NaCl C. D.8、 “3G”出现后,以光导纤维为基础的高速信息通道尤显重要下列物质中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A.铜合金 B.陶瓷 C.聚乙烯 D.二氧化硅9、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pH试纸靠近容器口时,试纸变蓝,这是在检验A.Al3+ B.HCO3- C.SO42- D.NH4+10、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IA族B.X和Y形成的化合物YX4为平面结构C.R的氧化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11、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还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A.胶体的凝聚 B.胶体的丁达尔现象C.胶体的布朗运动 D.胶体的电泳1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O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为Fe2O3和H2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沉淀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碳酸钙: Ca2++CO32-+2H+ == Ca2++H2O+ CO2↑B.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Mg(OH)2+2H+ = Mg2++ 2H2OC.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 2H++CO32- === H2O+CO2↑D.用H2SO4中和碱性废水: H2SO4+2OH- == 2H2O + SO42-14、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学说或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轨道模型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C.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可制备碳酸钠D.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15、把7.4 g由 Na2CO3•10H2O 和 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其中c(Na+)=0.6 mol•L-1。
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物的质量是A.2.12g B.3.18g C.4.22g D.5.28g16、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后,所得溶液中Cu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反应前Fe3+物质的量之比为A.1∶2 B.1∶3 C.2∶3 D.3∶5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橄榄石(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1)橄榄石的组成元素是O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化学式为__________2)写出白色粉末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色粉末A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名称):_________E(名称):_________J(化学式):_________G(化学式):_________;(2)按要求写方程式:D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C可以得到单质B,试写出B生成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 (1)写出X、Y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胶头滴管中为氯化钡溶液)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湿润的品红试纸c.湿润的Na2S试纸将硫粉点燃后伸入瓶中盖紧胶塞①湿润的Na2S试纸上出现淡黄色固体,说明硫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性②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说明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__________性③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④滴入氯化钡溶液,出现少量白色沉淀,写出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3)从“价-类”二维的角度,分析Z可能的化学性质:①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具有________的通性②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二维图探究硫元素转化时,某同学预测出如下转化:2H2O+2S+3O2=2H2SO4,请问该同学分析物质转化缺少的思维角度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物质类别角度 b.化合价角度 c.化合价及类别两个角度20、实验室需要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 mol·L-1的稀硫酸溶液45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__②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__________21、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和“封存” CO2的方法方法Ⅰ: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1)步骤一中的CaO俗称____________2)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步骤一中反应的逆反应方法Ⅱ: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1)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2)上图a环节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3)为了尽量减少成本,在整个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____________4)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___A.KNO3溶液 B.CaCl2溶液 C.CuSO4溶液 D.Na2CO3溶液(5)“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可以用于生产;一部分则设想注入深海中“封存”起来。
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水质的变化,最终殃及海洋生物,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体积可能相同,故A错误;B.56gFe即1mol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故B错误;C.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均是NO2,因此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 NH3与18g H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A.烧碱是NaOH,是腐蚀品,不是爆炸品,故A选;B.甲烷是易燃气体,故B不选;C.酒精是易燃液体,故C不选;D.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故D不选3、C【解析】A.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HCl气体 ,发生反应:Ca(OH)2+2HCl=CaCl2+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为无色,A不合题意;B.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滴加CuCl2溶液,发生反应:Ca(OH)2+ CuCl2=CaCl2+Cu(OH)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几乎呈中性,为无色,B不合题意;C.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滴加K2CO3溶液,发生反应:Ca(OH)2+ K2CO3=CaCO3↓+2KOH,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仍然呈碱性,为红色,不褪色,C符合题意;D.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CO2气体 ,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几乎呈中性,为无色,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4、C【解析】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熔融的钠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并且放出热量,属于置换反应,钠作还原剂,硫酸铜作氧化剂,说明钠比铜活泼,在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A.根据以上分析,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