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处理与化解.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92696676
  • 上传时间:2024-0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17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处理与化解 第一部分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概述 2第二部分 医疗纠纷处理原则 5第三部分 化解内科医学医疗纠纷途径 7第四部分 医患沟通技巧 11第五部分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 15第六部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8第七部分 医疗纠纷诉讼特点 21第八部分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预防 23第一部分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概念1.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在接受内科医学医疗服务时,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而引起的纠纷2.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范围包括医疗诊断纠纷、医疗治疗纠纷、医疗护理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3.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包括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成因1. 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2. 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过高,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际医疗能力不相符,导致患者不满3. 医患沟通不畅,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缺乏了解,医患之间产生误解和矛盾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类型1. 医疗诊断纠纷,是指患者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诊断错误而引起的纠纷2. 医疗治疗纠纷,是指患者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治疗不当而引起的纠纷。

      3. 医疗护理纠纷,是指患者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护理不当而引起的纠纷4. 医疗事故纠纷,是指患者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过错而引起的纠纷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处理与化解1. 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促成医患双方达成和解2. 加强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明确医疗事故的责任3. 强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责任保险,对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4.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预防1. 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2. 加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降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3. 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4. 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促成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1. 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2. 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

      3.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一、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概念及其特点1、概念:内科医学医疗纠纷是指在内科医学医疗活动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患者及其近亲属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之间发生的争议2、特点:(1)专业性强:内科医学医疗纠纷涉及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专业性强,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2)证据收集难度大:内科医学医疗纠纷往往涉及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证据,这些证据的收集和整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3)处理难度大:内科医学医疗纠纷往往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处理难度大,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多方共同配合二、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类型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类型主要包括:1、诊断错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诊断错误,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或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损害2、治疗错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了不适当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导致患者损害3、护理错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损害。

      4、医疗器械缺陷: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由于医疗器械本身存在缺陷,导致患者损害5、其他医疗事故: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医疗事故,例如:输血事故、麻醉事故、手术事故等三、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主要包括:1、投诉:患者及其近亲属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不满,可以向医疗机构投诉2、调解:医疗机构收到投诉后,应当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争取双方达成和解协议3、鉴定:如果医患双方不能达成和解协议,医疗机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4、行政处理:医疗机构收到鉴定结论后,应当根据鉴定结论对涉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理5、司法处理:如果患者及其近亲属对医疗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化解措施内科医学医疗纠纷的化解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包括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等,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2、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方案、治疗风险等信息,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

      3、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投诉处理程序、调解程序、鉴定程序、行政处理程序等,以确保医疗纠纷得到公正、及时、妥善的处理4、加强医疗纠纷法制建设:国家应当加强医疗纠纷法制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第二部分 医疗纠纷处理原则关键词关键要点【医疗纠纷处理原则】:1. 及时性原则:医疗纠纷应及时处理,以防止纠纷扩大化和复杂化2. 公正性原则:医疗纠纷的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则,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 保密性原则:医疗纠纷的处理应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一、医疗纠纷处理原则1. 合法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2. 公正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一方,必须秉公处理,依法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3. 及时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必须及时进行,避免拖延。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当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积极协商解决纠纷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处理4. 协商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应当以协商为主,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真诚协商,争取达成和解协议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当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促成和解5. 调解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应当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当首先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不成的,再依法进行处理6. 公开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应当坚持公开的原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当告知患者医疗服务的相关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公开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并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监督7. 责任原则医疗纠纷处理应当坚持责任追究的原则对于因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而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依法追究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当依法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进行调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第三部分 化解内科医学医疗纠纷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友好协商1. 重视患者意见,倾听患者诉求:医疗机构应充分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协商工作。

      2. 保持沟通,建立互信关系:医疗机构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及时向他们通报治疗进展情况,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协商解决纠纷打下良好的基础3. 诚恳道歉,表达歉意: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痛苦和损失表示诚挚歉意,表明医院对医疗纠纷发生负有责任,以积极的态度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谅解和理解,为后续的协商处理创造良好的气氛诉讼仲裁1. 诉讼仲裁,严格依法:诉讼仲裁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指患者或其家属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方式,要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民事责任,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举证责任,明确划分:在医疗纠纷诉讼仲裁中,患者或其家属需提供证据证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而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则需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或已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3. 诉讼时效,依法计算: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患者或其家属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行政调解1. 损害赔偿,合理补偿:患者或其家属可要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使患者或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补偿。

      2. 鉴定评估,确定责任:若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明确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责任,为赔偿提供依据3. 纠纷预防,建立制度:医疗机构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内科医学医疗纠纷处理与化解》内容节选 - 化解内科医学医疗纠纷途径一、医疗调解1. 调解程序 - 患者或家属提出调解申请 - 医患双方自愿参加调解 - 调解员主持调解 - 调解达成协议后,由双方签字确认2. 调解的优点 - 程序简单 - 便于解决矛盾 - 節省时间和成本 - 有利于维护医患关系3. 调解的局限性 - 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调解员不一定具有足够的法律知识 - 调解结果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无法保证医患双方切实履行协议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 鉴定程序 - 患者或家属申请鉴定 - 医疗机构提供相关资料 - 鉴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 鉴定结果出具后,由鉴定机构发给当事人2. 鉴定的优点 - 权威性强 - 具有法律强制力 - 有利于维护患者权益3. 鉴定的局限性 - 程序复杂 - 时间长 - 鉴定费用高三、行政复议1. 复议程序 - 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 - 复议决定对医疗机构具有约束力2. 复议的优点 - 程序相对简单 - 时间相对较短 - 不需要承担费用3. 复议的局限性 - 行政复议机关的专业性不足,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经验有限 - 复议决定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医疗机构可以不予执行四、诉讼1. 诉讼程序 - 患者或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人民法院受理诉讼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开庭审理 - 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2. 诉讼的优点 - 具有法律强制力 - 有利于维护患者权益3. 诉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