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行业)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及其案例精品.doc
57页附录B(规范性附录)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见表B.1表B.1 (单体序号 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代 号 ;其他代号: ① ;② 行政位置地理位置东经 ˊ ″, 北纬 ˊ ″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共有因子评价问答(你认为本单体属于下列评价项目中的哪个档次,应该得多少分数,在最后的一列内写上分数)——有时,在旅游资源调查时,直接用国标的评价指标进行资源评价,而不用该表评 价 项 目档 次本档次规定得分你认为应得的分数单体为游客提供的观赏价值,或游憩价值,或使用价值如何?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单体蕴含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如何?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物种是否珍稀,景观是否奇特,此现象在各地是否常见?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如果是个体有多大规模?如果是群体,其结构是否丰满?疏密度怎样?各类现象是否经常发生?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中等;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小;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是否受到自然或人为干扰和破坏,保存是否完整?保持原来形态与结构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在什么范围内有知名度?在什么范围内构成名牌?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开发旅游后,多少时间可以开发旅游?或可以服务于多少游客?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本单体是否受到污染,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使环境安全得到保证?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4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本单位得分本单位可能的等级 级填表人调查日期 年 月 日案例1: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名称海螺沟冰川公园图纸编号行政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隶属景区海螺沟风景区地理位置东经 101度 北纬 29度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海螺沟是集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热、温、冷泉为一体构成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冰川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区海螺沟冰川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为数极少的低纬度、低海拔且最易接近的现代冰川之一它全长30.7千米,风景区面积约197平方千米,位于贡嘎山东坡在贡嘎山主峰周围,林立和放射状分布着74条冰川,其中超过10千米的冰川有5条海螺沟内的冰川面积达31平方千米,包括3条山谷冰川和其他8条悬冰川、冰斗冰川它自高而低由粒雪盆、大冰瀑布和冰川舌三级阶梯组成,全长13千米冰川舌厚达40米~150米,其上有体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冰川景观冰川舌长5千米,全部伸进原始冷杉林带,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冰川与原始森林交错共存的自然绝景。
目前海螺沟有较大的现代川三条其中1号冰川现长147km, 源于贡嘎山主峰的东坡, 粒雪盆的最高点海拔 6750m,而底线仅2850米,比贡嘎山雪线还低850米有大冰瀑布、冰川冰、冰川层纹、冰川断裂、冰蚀冰洞、冰桥、冰蘑菇、冰塔林等, 一般人可涉足观赏2号、3号冰川分别长4 8km和4 2km, 源于主峰东南侧海拔 5600m 以上的大雪山脉分水岭, 冰川的最低点为海拔 3640m 与 3760m, 可供科考和探险由于贡嘎山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很大,而冰川的补给量也很大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使冰川的消融量等于补给量,所以海螺沟冰川的分布才如此之低巍巍壮观的现代冰川、众多的温泉、景观生态多样性很强的原始森林,使海螺沟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综合性高山旅游胜地冰川对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高, 大尺度的环境变化, 如全球性的、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将决定冰川的进退, 而景区外围与景区内的中小尺度环境变化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位置、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海螺沟冰川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从成都至海螺沟可以在新南门汽车站乘坐班车前往,车型为空调大客车,价格为116元左右。
全程时间大概为5-6个小时左右,每天上午9点30发车去海螺沟的公路系国道318线和108线两条公路,原来全线几乎均是柏油路面,路况非常好从磨西镇就可直接进入海螺沟风景区了现在全景区从一营地到二营地及三营地均通了公路,路面碎石铺成,全是盘山公路,景区公路全长30多公里由成都经都江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小金县、甘孜藏族治州丹巴县、泸定全程750公里,行程两天可抵达海螺沟风景区可先参观四姑娘山,然后再转道小金县,沿小金河下行一直到丹巴县,不仅风景优美,而县路况相当好(全程柏油路/水泥路),丹巴县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风景区,以碉楼、藏寨及墨尔多神山最为著称,还有丹巴的美人全国出名之后乘车经过八美、塔公、新都桥(沿途景色美不胜收)前往康定,再往海螺沟在这段路中除康定-泸定这段路外,其它路段路面均非常良好,非常好行驶,走这条路,可以饱览四姑娘山、海螺沟、丹巴、康定的绝美景色由成都经成雅(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高速公路后,翻泥巴山、过汉源、石棉等县全长468公里,行程一天可抵达海螺沟风景区(12小时左右),大部份路段正在修建之中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海螺沟冰川公园自1987年10月15日开营以来, 历经十多年的艰辛创业,现已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1998 年, 甘孜州政府、泸定县政府与贡嘎山现代冰川集团有限公司协议共同开发海螺沟冰川公园后, 加大了投资力度, 大力进行交通、通讯、能量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后高水平、深层次的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2001年1月二郎山隧道的贯通, 更是给其旅游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2001 年1月,随着二朗山隧道的贯通,加之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海螺沟冰川公园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目前沟口至 #号营地 35km 的公路拓宽改造已完成,沟内已建成马道、步行道,总长 26km,猫子坪大渡河大桥已通车 索道现已建成; 上等级饭店如冰川饭店、金山饭店等已达星级水平等,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使得海螺沟冰川公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随着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不可避免的建设性的破坏,海螺沟冰川公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冰川等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景区环境受到污染像众多的风景区一样,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海螺沟冰川公园同样也出现了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2) 地质灾害困扰由于地处新构造活动活跃地区,因此海螺沟沟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等地质灾害频繁; 加之大规模地开山修路、兴建宾馆, 使山体边坡和植被遭受破坏,诱发了一些新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对旅游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危害。
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典型自然垂直带为特征的生态景观是海螺沟冰川公园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生态环境较脆弱,且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景区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破坏由于海螺沟冰川公园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如冰川的不易再生性、原生生态环境的难以复原性,所以对其开发应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地质条件,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景观资源,可采取以下的保护对策1) 认真做好景区规划,科学划分旅游功能区在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海螺沟旅游资源状况、特点,制定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景区详细规划,并以此作为景区保护、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同时可在景区规划上将整个景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并进行功能分区,对不同分区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2) 科学计算旅游环境容量,合理调控游客时空分布海螺沟的自然环境特点、山地灾害和人为致灾等方面都是研究其景区环境容量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灾害防治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景区的环境生态容量首先要确定各景区生态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客容量,然后以此来合理分配各景点客游量,避免客游量过大而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景区存在的超载、欠载和空载等现象,可采取总量控制、价格调节、压峰抬谷、分区游览等多种措施进行游客时空调控。
3) 加强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在生态学家参与下统一规划,采用当地树种,当地育苗的办法,尽快恢复景区旅游公路沿线上受到损坏的植被,并注意将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今后景区建设中损坏的植被,亦应遵照采用当地树种、当地育苗的原则,及时恢复植被4) 加强景区的监督管理完成旅游行政机构,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政策法规建设;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进行科学教育与管理;对景区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