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ppt
3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定 义,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目前状况,柴胡注射液,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有,109,种,复方中药注射制剂约有,50,种中药注射剂目前状况,中药注射剂的优点在于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治疗急症必不可少的剂型有些中药注射剂还可发挥定位药效,如消痔灵注射液可用于治疗痔疮;当归注射液可以穴位注射等中药注射剂使用状况,丹参、生脉、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康莱特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治疗肿瘤,鱼腥草注射液,:抗病毒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被列入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目录中药注射剂使用状况,中药注射剂有少数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我院,2005,注射剂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中有三个中药注射剂品种,2006,年有一个中药注射剂进入注射剂使用金额前,20,位,中药注射剂使用状况,主要问题:,不良反应,2005,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集到,1453,份中药注射剂,ADR,报表,中药注射剂使用状况,2005,年,12,月,12,日,SFDA,对穿琥宁注射剂说明书进行了修订,2005,年,12,月,29,日,SFDA,暂停受理葛根素注射剂的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注册申请,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使用方面,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1,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2,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3,忽视与输液配伍产生的超量微粒,4,忽视药物配伍禁忌,5,用药过程操作不够规范,6,忽视个体差异对用药的不同要求,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辨,病,辨,证,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一种病可包括几个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中医治疗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这个原则是以证候为标准。
这与西医理论截然不同,西医诊断和治疗是以,“,辨病,”,为标准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抽样调查,综合性医院:,95%,中医医院:,80%,对于不熟悉中医理论的西医大夫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容易发生,对病不对证,的情况,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病例,-,高血压,脉络宁,1,周,-,头痛难忍,-,清开灵,头晕肢麻、心烦易怒、失眠,舌质红、苔腻稍黄、脉弦滑,养阴活血,扩张血管,清热化痰,平肝潜阳,痰热蕴结,肝阳上亢,缺乏中医辨证方法的运用,病例,-,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黄芪注射液,-,头昏恶心纳呆,-,菖郁温胆汤,葛根注射液,头昏、周身酸痛、,舌质暗、苔黄厚腻、脉弦滑,健脾益气,利湿,实证及阴虚病人忌用,化湿祛痰清热,活血化瘀,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对照标准:药品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学,的用药方法及用药规定,统计来源:,39,例,统计结果:,11,例属于用药剂量大或药液浓度高,比例为,28%,,其中包括双黄连,3,例,柴胡,2,例,川芎嗪、复方丹参、丹参、脉络宁、清开灵、葛根素各,1,例王德才,张玲,李爱珍,.,中药注射剂致死亡,39,例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2):77.,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河南省,20042005,年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414,例,涉及,66,个品种。
其中超出药品说明书用量占总数的,21.38%,,儿童超剂量用药占总数的,39.76%,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从我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也可得到印证:,从,2001,年至,2005,年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共,22,起,其中超量使用的有,10,起,占,45%,血栓通注射液说明书中静脉注射用量一次,2-5ml,,但某些医生一次用量可达到,15ml,忽视与输液配伍产生的超量微粒,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往往容易发生,药物颗粒数量增多、尺寸变大,的现象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标示装量,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每,1ml,中含,10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2,粒,含,25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忽视药物配伍禁忌,中、西药注射液混合后发生配伍禁忌常呈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主要原因为混合后,pH,值发生改变;,含双黄连注射剂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即出现棕黑色沉淀,加入,氨苄西林钠溶液,变深;,在清开灵输液中加入,硫酸庆大霉素或维生素,B,6,后即出现浑浊,忽视药物配伍禁忌,为避免发生意外,应该注意在没有弄清是否会产生配伍禁忌时尽量分别注射。
如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后应用出现不良反应;,而分开静滴目前尚未有不良反应的报告忽视药物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使用时,应考虑混合的药物品种越多,配伍禁忌发生的几率越高;即使不发生配伍禁忌,药物配伍后也应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忽视药物配伍禁忌,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常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休克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强抗原,易和一些药物结合成络合物或复合物所致,因此临床在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时,应尽可能不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滴注,以免引起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忽视药物配伍禁忌,庆大霉素与柴胡注射液混合注射时,常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鱼腥草注射液与卡那霉素混合注射曾致中毒死亡青霉素,G,配伍板蓝根、当归、穿心莲、鹿茸精注射液应慎用;与鱼腥草注射液严禁配伍;不能与复方黄连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配伍,用药过程操作不够规范,药物使用时的滴注速度、剂量、浓度等均与注射液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有,定的相关性滴速过快,或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均可使瞬间进入静脉的药物过多,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用药过程操作不够规范,如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浓度呈下述关系:其剂量与严重程度无关,与发生率有关;而浓度则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有关,与发生率无关,即浓度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如滴速过快,可引起血管疼痛较多。
因此在临床使用时滴液速度不宜过快用药过程操作不够规范,加药方法不同也会使混合液出现不同的变化将维生素,C,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分别加入和混合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其微粒变化不同,混合后加入法其微粒高于分别加入法;,青霉素注射液与双黄连注射液混合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其微粒多于分别加入法数十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直接配伍后产生棕色沉淀,而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再混合则混合液稳定无变化忽视个体差异对用药的不同要求,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不同个体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而过敏体质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是远高于常人,且往往较严重忽视个体差异对用药的不同要求,对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结果,86,例有药物过敏史记载的病例中出现过敏的患者有,20,例,占,23.3%,此外,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态等因素都影响到机体对中药注射剂的反应忽视个体差异对用药的不同要求,有调查统计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下的群体中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3%,,,60,岁以上的群体中为,15.4%,,,80,岁以上的群体中为,25%,。
忽视个体差异对用药的不同要求,同时当患者出现同种药物不良反应时,应避免再次应用同一药物一患者两次静滴,参麦注射液,两次均出现休克一 些 建 议,2,中药注射液使用规范或标准化,将西医临床诊断的病按中医证候分型,寒、热、虚、实的典型临床表现融进西医的病中,使西医能运用中医辨证的思想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口服,肌注,静脉输液,1,一 些 建 议,3,应动态补充、更新和完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或专业性指导书的内容,将出现较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原因、已证实易发生安全隐患的一些临床反应加以总结、分析,并及时补充到药品说明书中,提请临床予以注意,特别是对于已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相关药厂和典籍编撰人员务必予以说明,以防止错误用药的不断发生一 些 建 议,4,鉴于有,70%,的患者在首次用药即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建议针对中药不良反应开展相关的研究5,在用药的前,1h,,特别是,30min,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如发现有不良反应就立刻停药一 些 建 议,6,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推荐用法、用量使用中药注射剂7,尽量不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但对于需要同时并用几种注射剂时,应注意避免不同药物同时滴注,输液间进行缓冲。
一 些 建 议,8,针对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对于特殊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医生在用药前要特别注意仔细询问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史,以避免对过敏药物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