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冀教版课件.ppt
15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的有关知识:•一、新闻的特点: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二、新闻的要素: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三、新闻的结构: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分为:主标、引标、副标)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论要塞(要塞(要塞(要塞( )))) 阻塞(阻塞(阻塞(阻塞( )))) 堵塞(堵塞(堵塞(堵塞( )))) 塞子塞子塞子塞子 (((( ))))荻港(荻港(荻港(荻港( )))) 获得(获得(获得(获得( )))) 溃退(溃退(溃退(溃退( ))))歼灭(歼灭(歼灭(歼灭( )))) 阡陌(阡陌(阡陌(阡陌( )))) 纤维(纤维(纤维(纤维( ))))锐不可当(锐不可当(锐不可当(锐不可当( ):):):):当真(当真(当真(当真( ))))不含:不含:不含:不含:业已:业已:业已:业已:sàisàisèsèsèsèsāisāidídíhuòhuòkuìkuìji jiā ān nxixiā ān nqiqiā ān nd dā āngngdàngdàng不可抵挡。
不可抵挡不可抵挡不可抵挡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从从从2020日夜日夜日夜日夜)地点( 10001000余华里的战线余华里的战线余华里的战线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23日可全部渡日可全部渡日可全部渡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b 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明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c、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及其作用、导语、主体,给主体、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及其作用、导语、主体,给主体部分分层,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部分分层,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2222日日2222时电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从1000余华里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芜湖线 ,,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24小时内即已渡过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战犯汤恩伯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东路35万大军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导语导语导语导语主体主体主体主体1 1、、标题:标题:标题:标题:简洁、概括简洁、概括简洁、概括简洁、概括 其中 “ “百万百万百万百万” ”、、、、“ “横渡横渡横渡横渡” ” 二词二词二词二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2 2、、电头:电头:电头: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22222222日日日日22222222时电时电时电时电””””交代了交代了交代了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电头的作用:电头的作用: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著名通讯社名称:著名通讯社名称:著名通讯社名称: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新华社(中国)新华社(中国)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美联社(美国)美联社(美国)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路透社(法国)路透社(法国)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共同社(日本)共同社(日本)共同社(日本)3 3 3 3、导语:、导语:、导语:、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阵,横渡长江阵,横渡长江阵,横渡长江 。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放军的渡江区域放军的渡江区域放军的渡江区域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从从渡江人数、战线及渡江区域渡江人数、战线及渡江区域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不含不含”,是,是“不包括不包括”的意思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的意思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意明确,不发生歧义因为当时意明确,不发生歧义因为当时“九江九江”还没有解放)还没有解放) “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西起九江,东至江阴西起九江,东至江阴西起九江,东至江阴” ”为什么不宜改为为什么不宜改为为什么不宜改为为什么不宜改为“ “东起江阴,西至东起江阴,西至东起江阴,西至东起江阴,西至九江九江九江九江” ”???? 答:这样才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路大军渡江情况的答:这样才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路大军渡江情况的顺序相吻合顺序相吻合4 4 4 4、主体:、主体:、主体:、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胜利的重要意义一层:一层:一层: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写中路军渡江情况二层:二层:二层: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三层:三层:三层: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此种情况此种情况…………都很泄气都很泄气” ((“此种情况此种情况”指代什么?)指代什么?) 答:揭露了敌军溃败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答:揭露了敌军溃败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 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A A、、、、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B B、、、、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C C、、、、为了详写东路军为了详写东路军D D、、、、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D D• 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厌战情绪的句子是?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厌战情绪的句子是?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厌战情绪的句子是?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厌战情绪的句子是? 答:答:“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了,听 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中路、西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是详写的?哪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1)准确:如“1000余华里”、“24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2)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课后练习:• •一、分别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一、分别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说说哪一句好,为说说哪一句好,为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第一组:第一组:第一组:第一组:第第2句好• “越过越过”只写出了经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突破”则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则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渡至”则表现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小时内即已”则则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第二组:第二组:第二组:第二组:第第2句好• 句句1 1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句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句2 2则充满了嘲讽敌军的则充满了嘲讽敌军的“不料不料”,正显示出我军,正显示出我军•的神速§ 二、课外写一篇新闻 二、课外写一篇新闻 提示:新闻的特点是提示:新闻的特点是——真实、及时、 真实、及时、 简明 简明 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