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水价的合理性分析.pdf
3页19W 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热点聚焦4/2011关于水价的合理性分析王 平 左椒兰 王宗平(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摘 要 合理的水价应当既能满足供水排水企业的自身发展,又能使用户通过尽可能少的费用获取优质的自来水我们通过对武汉市远城区水厂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调研,从供水成本角度讨论水价的合理性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远城区水厂 供水成本 水价合理性自来水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必然有其价值的表现形式,这就是水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价的制定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让供水排水企业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来谋求利益最大化,以刺激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加速水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水务行业的公益性和经营的垄断性决定了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合理的水价应当既能满足供水排水企业的自身发展,又能使用户通过尽可能少的费用获取优质的自来水由于我国各地区供水现状差异较大,对于水价的合理性,我们暂时还不能得出统一的结论但对于同一地区,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水厂的横向对比大致评价水厂水价是否合理1 水价组成供水价格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等构成。
1.1 供水成本(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及其它直接材料供水企业的此项成本包括水资源费 (支付给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使用费)、电费 (用于电动机工作)、矾费 (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混凝剂)、氯费 (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等项2)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在供水企业中是指一线工作人员,包括一泵房、二泵房、配电、管道安装、维护、化验、抄表、收费等岗位的工作人员3)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4)制水费用包括企业内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环境保护费、修理期间停工损失费等在供水企业中指固定资产折旧费、管道及设备维修费、设备消耗费等项1.2 费用(1)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经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诉讼费、土地使用费、技术转让、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毁损和报废等管理费用。
在供水企业中主要指管理人员工资、职工教育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企业经费等项2)财务费用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供水企业中主要是指由于银行借贷而产生的利息费用1.3 税金主要指国税和地税1.4 利润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自来水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供水行业如果纯粹追求高额利润,势必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因此我国的自来水价格都是由各级政府定价的,定价的原则是保本微利1.5 其他费用包括水资源费、排污费等2 水价合理性水价构成中的税金和利润部分* 中华环保基金会TOTO水环境基金项目20W 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热点聚焦4/2011厂的管理者不重视管理细节,而导致水厂管理费用的居高不下,从而使水价偏高武汉市周边城区的水厂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人员臃肿管理人员数量与水厂规模有关,水厂规模越大,相应的管理人员数量越多在对武汉市某区6座集中水厂和1座小型及分散式水厂的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水厂人员臃肿现象严重以规模最大、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前川水厂为例,水厂实际供水4.5万m3/d,共有职员456人。
对比同类型城镇供水企业,如浙江省嘉兴市双喜桥水厂,其实际供水为8万m3/d,而在职人员共计46人,这一比例关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水厂工资支出,导致个人工资水平偏低;而另一方面,水厂开支的增加也会导致水厂成本的增长,而这些都将算入用户的自来水价格之中,致使水价的不合理2)水厂 办公管理费用较高办公管理费主要用于日常办公用品、人员差旅、招待等在调查的10个城关及有一定规模的水厂中,各水厂的办公管理费用占总制水成本的比例参差不齐有的水厂达到了13.28%,而有的水厂却只有0.08%由此可见,部分水厂办公管理费用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应加大力度进行这部分费用的控制,使其尽量保持在2%以内3)管网漏损问题严重,水资源浪费较多供水企业的漏损率不仅能衡量供水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而且是影响供水成本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原建设部《城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城市供水基本漏损率为12%,我国城市供水平均漏损率为15%~20%,与欧美先进城市7%的漏失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降低管网漏损迫在眉睫农村水厂与城市水厂之间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水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投资重点放在修建水厂和改造水厂方面,第二位才考虑到管网改造的问题,因此生产出的水还没到户已经损失一半,甚至更多。
武汉市远城区大部分水厂漏损极其严重,最高的达到80%要想控制制水成本,控制好漏损无疑是重中之重高漏损率必然导致较高的供水成本,这也是我国城镇水厂的制水成本相差较大的原因之一例如武汉远城区某水厂漏损率是50%,实际供水量为5万m3/d,漏损的水量就达到了2.5万m3/d;另一水厂漏损率是70%,实际供水量为4.5万m3/d,漏损就达到了3.15万m3/d,累计漏损量非常巨大,对水资源是严重的浪费2.3 水资源费的收取水资源费作为对水资源消耗的一种补偿,主要体现资源的经济性价值,理论上,其取费高低取决于水资源的自然稀缺程度与环境补偿代价的大小一般而言,水资源越稀缺,环境补偿代价越大,其取费标准就越高武汉市水资源费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武汉市的水资源费相对于其他省市征收的水资源费比较低主要原因: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水资源相对丰富,征收水资源费也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各方面相对不够完善例如,计量取水量的设备尚没有普及安装,选择分析的水厂也是只采用部分按取水量计算比较合理收取水资源费的水厂,有很大一部分水厂现在只是采用每年固定交一定金额的水资源费,还有很多小型及分散水厂尚由于有国家相关规定,不可进行压缩和控制,无需再进行讨论。
笔者以武汉远城区水厂为例,通过制水成本、管理费用、水资源费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抛砖引玉,与广大水业同行进行切磋,共同关注水价的合理性问题2.1 制水成本在制水成本中,三耗(即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矾耗、氯耗与电耗)的成本是最高的,且三耗成本中,电耗又占了绝大部分通过对武汉市新洲区8座水厂的电耗调查数据对比发现,只有3座水厂的电耗较合理,但仍有下降空间,所占比例为37.5%其他5座水厂电耗均偏高,是正常电耗的3倍因此,对于农村地区水厂我们有能力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来降低水厂的用电成本,促进电力的高效率利用而在矾耗和氯耗方面,从对武汉各远城区8座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水厂的对比调查来看,有一座水厂药耗成本极不合理,药耗成本达到0.43元/m3水,主要是水厂规模未达到运行规模,可能存在实际运行规模与真实情况不符,需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加药、设备更新或者处理工艺的改良另一座水厂属于消毒,现在暂不运行,水厂本身也没有混凝设备,药剂消耗为零,这种处理方式又应分为另一机制其余6座水厂取加权平均得平均药耗成本为0.23元/m3,而其中一座水厂药耗成本也偏大,超出了平均药耗药耗成本与水源水质密切相关,远城区水厂的规模相对城关及有一定规模的水厂要小很多,运行经营规范性稍差,故不能单从药耗成本的多少来判断水价的合理程度。
2.2 管理费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常常会使水21W 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热点聚焦4/2011未收取水资源费二是武汉市远城区水厂的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不足应加速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不断现代化,普及水资源预付费系统和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使用3 对水价管理的一些建议建立合理的水价不仅是对用水居民负责,也是对供水企业的约束,更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水价机制的完善虽然各个地区水价现状不尽相同,但大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1)保证水价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即合理的供水成本应该坚决纳入其中,譬如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而对于不合理的成本支出应该坚决剔除,防止企业不顾成本地滥用资金2)加强我国农村地区供水管网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造,减少漏损率3)理顺供水经营管理体制从源头和制度上入手消除现行供水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改变供水企业人员臃肿、办公费用滥用的局面,促使供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北京市2011年将开始试点阶梯水价北京市制定了3年水价规划方案,2010年与河北签订了4亿m3的调水协议,目前已经调水1亿m3,将来还要利用南水北调。
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源条件发生了变化,供水厂处理成本增加;另外,北京制定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污水利用率要达到60%,实现10亿m3的再生水利用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成本必定也随之提高 ——北京晚报河北省将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电解铝、铁合金等8个行业将实行差别水价政策为实现引江、引黄等调入水和本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河北省将实行差别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既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兼顾社会可承受度和社会公平,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水价形成机制 ——中 国网湖南省率先在全国进行水价成本公开试点首批选择在长沙、常德两市城区进行,此次主要从供水企业成本公开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两个方面进行水价成本公开2012年7月1日起,将在全省14个市州每个市州选取1~2个县(市)进行试点,再在适当时候全面铺开今后湖南省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将按照“先试先调、后试后调、不试不调”的原则进行,并要努力做到“企业成本、监审过程、监审结论、政府承诺、价格决策”五公开,保证水价成本公开工作顺利进行。
——三湘都市报湖北省将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额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 — —长江商报河南省今后5年,水价改革将被提上重要议程将建立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的水价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还将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制度,因地制宜地推广两部制水价、丰枯季节差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水价制度 ——郑州晚报澳门特别行政区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新水价机制该机制采取阶梯水价和分类水价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在保障居民基本用水权的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推动各界节约用水,逐步体现“用者自付”的原则新水价机制在收费上划分为“家居用水”和“非家居用水”, 以每两个月为一期计算其中“家居用水”分为三个阶梯;“非家居用水”又分为“一般非家居用水”和“特种用水”。
新水价机制实施后,以目前家居用水量计算,大约六成家居用户水费将下调或不受影响,其余家居用户超过九成增幅不超过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