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结题报告.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7341280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结题报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课题组[*]自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1999年立项为广西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以来,学院领导、该专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专业的建设当中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有关建设任务,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一、问题的提出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目前我国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其中生物工程上游技术相差5年左右,而直接与生物技术产业化相关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则相差10~20年这一方面和我国的许多生命科学家缺乏工程意识,“走不出实验室”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国内具备培养生物高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良莠不齐,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素质,就业前景也不乐观,造成一些优秀生的部分外流或转行,使我国从事生物高科技领域人才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生物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善生物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和素质,为加快发展生命科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地处亚热带,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急需大批生物技术与工程高级人才对这些资源进行生物开发和应用为满足广西生物技术(工程)产业发展需要,我校先后在1990年和1995年创办了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属理科偏应用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利用微生物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才目前,两专业已为我区的啤酒和白酒工业、制药、环保等行业及一些研究所、学校等输送了一批新的技术骨干但由于受专业设立较晚,院系和专业调整,两校合并等动荡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办学上的问题:(1)师资队伍偏年轻,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有待积累提高;(2)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有的专业实验课无法开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3)专业资料较为缺乏,教学实验经费严重不足等为适应21世纪广西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对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进行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对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和改革,积极进行基础建设,将其办成在全国地方性综合大学中具有较高水平并具有广西特色的高级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的设计、科研、开发及应用研究,掌握管理、营销知识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广西地方经济和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案与安排2000年3月—2001年8月,进行本课题的调研工作,写出调研报告;通过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工程”概念,进行工程知识的熏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进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实验课教学,修订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化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博士二人,选派二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一名攻读硕士学位;开展重点课程建设;加强与企业合作,深入进行学生实习的教学改革;进行2000~2001学年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组织教风、学风检查2001年8月—2003年3月,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选派多名教师参加专业技术或相关课程短训班的培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并撰写教改论文;初步完成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酶工程和基因工程三门课程试卷库的编题工作;制作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酶工程、基因工程三门课程的CAI课件;继续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修改完成校级、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的教材、讲义三、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本专业计划:(1)选送教师到相关专业方向的院校学习,以保证教学质量。

      2)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3)鼓励本专业教师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自学新增专业课程4)与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加强技术交流,开展学者互访,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建立一支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二)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到国内重点大学如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对照广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逐步缩小与这些重点院校之间的差距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博学多才”的要求,加大选修课的份量,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毕业就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缩短课内教学学时,学时控制在2600学时以内,给学生提供更充足的课余时间和有利条件,鼓励进行辅修课和第二专业的学习等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着重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进行改革在教学计划和内容上,进一步压缩专业课教学课时,增加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组织培养、生物制药、工业经济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力度;开设适当的人文教育课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坚持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中做到四年不断线。

      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学、科研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命题讨论、实验课、习题课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改变面面俱到、满堂灌输的教学方法,要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应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专业发展动态,把新的知识、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提问、演示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逐步加大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投入争取在两年内在某些课程某些章节或专题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完成与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材配套的CAI课件的制作要改革部分课程的考试办法,建立生物化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试卷库,力争做到教考分离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环节中,根据实习或工厂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举措在德育方面,按照学校的要求,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为理想和事业献身的精神平时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尽量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设计和论文的选题,增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五)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措施端正教风的措施:(1)健全教学文件和资料要求各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以及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等2)进行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表扬先进,帮助落后3)严格实行A、B卷考试,严把考试关,力争做到教考分离4)定期进行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中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和改革5)严把青年教师上课关,配合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上课的质量6)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端正学风的措施:(1)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入学教育,纠正新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消极情绪和其他各种不良思想倾向,帮助新生投入正常的大学生活中2)严格教学管理,树立良好学风严格考勤和考场纪律,对作弊和缺勤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格处理3)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4)坚持不懈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意识组织各种活动,表彰学风好、成绩优秀的班级和个人,促进学风建设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效(一)教学条件1、师资条件为了改变原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博士的状况,我们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在积极想办法引进和从相近专业调进人员的同时,鼓励支持本专业教师报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在已初见成效,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师资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已趋于合理这两年,生物工程专业从食品等教研室调入5名骨干教师,其中教授1名,博士1名,硕士2名,生物技术专业引进博士1名;目前在读博士3名,出国进修1名现有师资条件:教师16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9人,助研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9人35岁以下9人,35岁~45岁4人,45岁以上3人师资培养情况:国外考察与进修2人,国内进修3人,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5人,专业调研6人此外,本课题组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活动,三年来,主持校级教学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2000-2002年间发表学术论文大约4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22篇,教改论文3篇3人获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1人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2、图书期刊资料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是较新建专业,没有本身的专业图书室,经过本期建设新购进了200册左右的专业图书,给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方便3、教学辅助设备从没有任何教学辅助设备,到现在拥有每专业一台计算机和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基本满足教学管理、课件制作、教材编写、试卷库建设等的需要。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1、 学院的配套改革和教师参与情况学院根据学校统一布置能定时给予专业教研室指导督促检查专业建设进度情况专业教师也能根据各自担任课程,参照国内重点院校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改革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修订教学计划,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更科学合理,也更符合21世纪学科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在新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既加强生物类基础,又强化工程意识不论生物工程专业还是生物技术专业,都将生物类课程列入基础课,如除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外,还增加普通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通过设置化工原理、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课,加强代谢基础和工程基础,强化工程意识;另外还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建立和健全指导教师监管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学习知识和本领,增强学生的专业应变和动手能力比如以前我校生物工程的专业实验课都是附属在理论课上的,学生不够重视,实验内容也多是验证性的,而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零散的实验课综合起来,独立开设一门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其中的实验项目也以设计性和综合性为主,实验讲义则根据生物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实验室硬件建设情况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空间,压缩必修课课时,扩大选修课范围,生物工程专业增设几个具体生产工艺方向,如发酵工艺方向、生物制药方向、环境生物技术方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后续教学环节和将来自己可能的工作方向,选修其中的任何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生物技术专业则主要加强生物技术基础学科的课程,增加了选修方向,如增开了生物技术讲座、病毒学、作物育种学和药剂学等选修课程,并对一些课程进行了调整,如将生化技术与生化产品开发合为一门课程讲授,将植物细胞工程学的课程缩短鼓励选修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支持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和参加英语、计算机等强化班,培养非专业特长与技能,拓宽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宽,同时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合格的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3、教学手段更新情况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工作,并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