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2022指南征求意见.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12081740
  • 上传时间:2022-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 2022 指南征求意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 是:瞄准世界空天科技前沿领域,坚持“四个面向”提出的发展方向,重点构建 自主可控、开放创新、链条完整、全球领先的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体系,提升地 球观测与导航战略高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国民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和人民健康福祉的提升,为保障国家发展利益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根据本重点专项工作部署,现提出2021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2021 年度指南 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拟围绕多圈层透视探测技术、 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试验验证与辐射基准、空天定量遥感和智能信息处理、全球和 区域综合地球观测应用、先进导航定位授时、全时空信息理论与系统、高性能导 航控制与时空服务、智能时空服务应用等 8 个方向,启动 12个指南任务1. 多圈层透视探测技术1.1 高分辨率极区冰冻圈主被动微波探测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冰川、积雪、冻土等极区冰冻圈多种环境要素的探测需求,针对 冰川快速变化监控及预测、冰基底物质分类及分辨、积雪覆盖及冻土变化等前沿 科学问题,研究基于综合孔径体制的主被动微波高分辨探测系统技术,研究微波 遥感电磁波可变介质中传输特性及敏感性差异,冰川微波成像分辨率与衰减特性 分布式主动穿冰雷达三维成像方法,电离层误差探测与补偿方法,研制三维成像 穿冰雷达原理样机和高分辨率多波段综合孔径探测仪原理样机,开展机载校飞试 验,为北极航道开发等重大应用提供保障。

      考核指标:研制三维成像穿冰雷达原理样机和高分辨率多波段综合孔径探测仪原 理样机,开发低频电磁回波综合处理与图像解译软件和多波段协同探测的数据处 理软件;主动微波探测实现穿透深度 3-4km 极地冰层,水平空间分辨优于 100m, 垂直分辨率优于5m,具备探测冰下基岩和水系的能力;被动微波探测实现积雪探 测厚度0-2m,精度优于15cm,次表层(20cm) 土壤水分误差优于0.04m3/m3,分辨 率达到5-40km,灵敏度优于1K1. 2下一代碳卫星技术方案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我国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开展我国首 颗碳卫星技术成果与效能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全球温室气体盘点目标, 开展基于卫星监测的“自上而下”排放清单校核方案和系统技术研究,创建具有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卫星遥感的主要温室气体清单校核方法,开展试验验证; 开展高时频、高精度、多要素、多尺度的下一代碳卫星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解决 途径研究考核指标:多尺度碳通量计算模型具备国别清单校核能力,满足全球 20x20、中国10x10、典型城市2kmx2km空间分辨率要求;不确定度全球小于15%、 中国小于 20%、典型城市小于 50%;针对重点行业点源和大中型城市开展天地一体 化排放监测示范验证。

      有效载荷监测要素包括C02、CH4C0、N02、SIF等,精度 分别达到 :XCO2 精度优于 0.7ppm、XCH4 精度优于 5ppb、 SIF 精度优于 0.25 mwm?nm'srl , 重 点 排 放 地 区 XCO 精 度 优 于 10% 、 NO2 精 度 优 于 1.0x10ISmolecules/cm2星座系统设计满足全球普查幅宽优于240km、空间分辨 率优于2kmx2km、热点地区空间分辨率优于0.5kmx0.5km的要求,时间分辨率优 于 15 天1.3基于收发同时的多波束MIMO-SAR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陆海高分宽幅遥感和大比例尺测绘等应用需求,突破传统合成孔 径雷达(SAR)单波束收发分时的技术限制,研究收发同时多波束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SAR 系统技术;研究基于多维波形编码的收发高隔离度波束形成技术,研 究基于射频光传输的大动态范围通道技术;研究多波束时频域分离和重构处理技 术,研究海量数据压缩技术,设计星载 MIMO-SAR 技术方案、研制机载原理验证 样机并完成飞行试验验证,为星载高分宽幅SAR遥感应用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突破收发同时的多波束 MIMO-SAR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满足分辨率/幅 宽 1m/300km 和 5m/1500km 指标的星载 MIMO-SAR 技术方案;研制机载原理样机 1 套,实现在X波段分辨率/幅宽优于0.2m/60km;同时收发波束数量>4个,信号同 时收发隔离度优于130dB,收发通道动态范围>80dB;不同波形隔离度优于40dB, 数据压缩率优于10:1,等效噪声系数优于-22dB,模糊度优于-20dB。

      开展行业应 用示范3项,包括测绘行业应用示范1项,面积不小于100km2,满足1:5000测图 精度要求,水利行业应用示范1项,面积不小于3000 km?,具有区分水陆分界 面的能力,交通行业应用示范1项,监察面积不小于3000km,具有大范围陆域 灾害监测、识别与评估技术能力1.4航空重磁多参量组合观测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日益增长的地球探测、资源勘探等对重磁场观测与导航的应用需 求;解决高精度重力、磁力仪器的自主可控问题,提升近地空间重磁场观测精度; 重点突破航空重、磁探测器的关键芯片和器件的制备工艺,系统高精度重、磁测 量与飞行平台干扰补偿以及高精度区域重磁场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实现高性能 重、磁探测器的完全国产化与航空重、磁多参量探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近 地空间高精度区域重磁场模型考核指标:航空磁全张量/总场梯度多参量观测系统1 套,全张量磁梯度芯片噪声 水平:优于50fT/m/VHz(室内标定);全张量磁梯度飞行噪声水平:飞行测试场景 下优于10pT/m(0.05-1Hz,有效值);磁总场探测飞行噪声水平:飞行测试场景下 优于4pT(0.05-1Hz,有效值)。

      航空重力/地面量子绝对重力测量系统各1套, 航空重力测量精度:飞行测试场景下优于3mGal@半波长空间分辨率5km(外符合); 飞行测试场景下飞行平台挠性误差磁补偿改善比>2;量子绝对重力仪测量重复频 率>4Hz,校准不确定度:优于5uGal(室内标定)区域重磁场建模算法软件1套, 典型区域(华北地区中等起伏地形条件区域)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优于2cm2. 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试验验证与辐射基准2.1 空间卫星平台的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面向下一代卫星平台高效能源供给对轻质化、小型化及灵活性等方面 的需求,开展空间卫星平台微波无线传能创新体系方案研究,突破空间小型化、 集成化和低成本发射与接收天线一体化系统设计、面向多目标的发射天线多波束 形成与管理、面向动目标的微波无线传能高精度指向测量与控制、高密度高功率 系统热控、地面演示验证系统相似性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卫星平台微波无线传 能地面演示验证装置考核指标:空间卫星平台微波无线传能创新方案1 套,相较现有空间太阳能电池 阵供电模式,卫星平台供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供电装置收纳体积减小50%,质 量减小 50%,成本节约 70%。

      卫星平台微波无线传能地面演示验证装置 1 套,充 电效率(接收天线输出直流功率与发射天线输入直流功率之比)>20%;同时充电目 标数>2个;充电距离>100m;充电功率>1kW;卫星平台所携带能量接收装置为可重 复展/收天线,展开口径〈5m.3. 空天定量遥感和智能信息处理3.1 大气海洋一体化参数反演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聚焦大气和海洋参数独立反演过程中两者相互干扰造成误差放大的问 题,建立自主的微波全极化大气海洋一体化快速辐射传输模型,突破多源载荷时 空匹配、全极化海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开发、气象海洋卫星场景自适应同步反演, 台风及其风暴潮一体化监测、同化和预报等关键技术,集成我国大气海洋关键参 数一体化综合反演系统,开展产品验证,支撑业务化应用考核指标:建立自主海气耦合快速矢量辐射传输模式与伴随模式,模式计算误差 平均减小 10%;海上大气温度/湿度廓线、降雨反演相对误差减小 15-30%,海面风 速、海表温度、有效波高、海面水汽含量反演误差减小 10-20%;建立国产气象、 海洋卫星新型微波载荷大气海洋参数一体化反演系统,实现台风与风暴潮监测预 报的业务应用3.2 复杂自然场景高分辨率遥感智能处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地形地貌多样、气象条件复杂、地表结构细碎等复杂场景下 的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空间认知的应用瓶颈,开展复杂地表空间的遥感数据表 征理论与要素智能提取技术攻关,构建“数据-模型-知识”驱动的高分遥感视觉 感知、探测机理耦合的复杂地表遥感认知模型,重点突破星空地多传感器多模态 数据时空融合、地表要素分层解构与图谱特征智能提取、典型要素智能解译与真 实性验证等关键技术,研发遥感智能解译系统与精准应用平台,开展行业典型示 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面向复杂自然场景的遥感认知理论与智能提取方法,提取方法适 应5种以上复杂场景;时空数据融合至少包含光学、SAR、LiDAR、众包地理信息 等 5 种以上类型数据,支持 5 个以上尺度的空间分辨率数据,融合精度达到像元 级;智能提取技术支持我国主要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产品,典型要素提取具备并行 化计算能力;建设用地、水体、耕地、森林、草地、裸地、矿产开发地、盐碱地、 石漠及荒漠化地等典型地表要素数据产品在分辨率优于 5m 时,识别总体精度不 低于 90%;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智能解译平台 1 套,支持深度学习、迁移学 习、强化学习等多种智能计算,算法与工具集种类不少于 20 种;典型行业示范与 验证适应 5 种以上复杂场景,示范区域不少于 5 万 km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