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黄生借书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1黄生借书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黄生借书说》,清代作家袁枚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以下是我整理的黄生借书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黄生借书说》教案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解题目 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
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四、 掌握字词 惴惴 zhuìzhuì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guǐ 夫 fú 俟sì, 五、翻译文章 本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文章,并点出每段需要重点记忆理解的语段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
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六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黄生借书说》教材解读 “北纪南袁”是清代乾隆年间两大文坛才子,其中袁枚更是因“任意性情”而著称黄生借书,袁枚不仅慷慨以书授之,还挥笔成文相赠,于是留下名篇《黄生借书说》 此为“智者之说” 袁枚行文,从不肯落入俗套本文开篇便标新立异,提出独特观点“书非借不能读”,颇令人惊奇在一般人心目里,断没有“借的书比自己有书利于学习”的观念先声夺人,是本文一大特色 怎样自圆其说,袁枚在后面的论述中,体现出严谨的风格首先,用有带有情感化的排比语言,列举出三个事例:有书不读的天子,富贵人,弃书的不肖子孙事实胜于雄辩,有力地证明了“非借不读”的观点其次,作者拓展了论述领域,由书推至天下事,探讨借书人的心理“虑人逼取”,必然珍惜现在所有。
从深层的道理角度服务于观点更高明的是,作者假设了一种情况,倘若“为吾所有”,则有“姑俟异日观”的念头,从而分析了“有书不读”的者心态此处的心理分析,达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 在事例和道理之后,作者又来个现身说法小时“借书细读”,做官后有书却不读前后对比鲜明,感叹发人深省字里行间既有作者理性的论述,又有强烈的感性抒情,让“书非借不能读”凸显出更直观更深刻更自然的特色 尽管袁枚观点,是针对一时一人而发,但他从容立足于高层,用严谨的论述,巧妙的证明,立体的分析,达到了使人信服的效果,可谓“智” 此也为“仁者之说” 论身份,资格,袁枚完全可以在黄生面前耍大牌;论境况,论年龄,袁枚也能对年轻而贫困的黄生指手画脚,摆出先知先觉的姿态给予教诲但在措辞用句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和宽厚的仁者袁枚 袁枚的观点,不是高高在上强加于人,而是渗入真情的劝告比如“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在作者剖析自己之后的感叹,坦率地指出自己现在的“缺点“,用自己切肤的体会感染黄生,没有任何“你应该如何如何”式的教导文章结束时,作者把自己与黄生做了若干对比后,化作真诚的忠告:读书也比专。
也没有以“有恩与人者”自居 尽管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我们不能忽略作者的“仁”,正是由此,我们读起来才感觉亲切,也感觉心中正慢慢接受他的勉励与教诲 《黄生借书说》复习指南 一、字句理解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关键字授:给予授以书,即“以书授之”,把书给他 句译:我把书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2.书非借不能读也 句译: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 3.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关键字然:然而 句译: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读书的有几人?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关键字:汗:使……流汗 句译:搬运起来使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人? 5.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关键字:其他:别的,另外的祖父:祖父、父亲积:积累子孙:儿子、孙子弃:丢弃无论:不用说,不必说 句译:另外祖父父亲积累书,儿子孙子丢弃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6.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关键字:非:不是。
独:只然:这样 句译:不是只有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是这样 7.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关键字:夫:那强:勉强焉:于之,向物主虑:担心取:索取而:因而惴惴焉:忧惧不安的样子焉:形容词尾,……的样子摩玩:抚摩玩赏已:停止 句译:不是那人的东西却勉强向物主借来,一定会担心人家催逼索取,因而满怀忧惧地抚摩玩赏个不停…… 8.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关键字:存:在去:离开,这里可引申为失去得:能够 句译:今天还在我这儿,明天就离开我(失去它)了,我再也不能够看见它了 9.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关键字:若:如果业:已经为……所……:固定搭配,表示被动姑:姑且俟:等候异日:他日云尔:语气词 句译:如果已经被我拥有,一定会将它捆扎好,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着“姑且等到他日再看”这样的话 10.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关键字:好:喜欢致:得到 句译:我小时候喜欢读书,可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 1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关键字:与:给。
归:回来形:出现诸:之于形诸梦,即“于梦形之” 句译:我去向他借书,他不借给我,我回来以后,在梦中就会出现白天借书不得的情形 12.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关键字:其:那切:迫切(的心情)是:这样故:所以省记:记 句译:那种迫切的心情就像是这样所以凡有能看到的书我就牢牢地记在心中 13.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关键字:通籍:指做官落落:形容多而连续不断地堆集时:时常蒙:覆盖 句译:做官后,用官俸买书,藏书堆得满满的,蠹虫丝迹时常覆盖在书册上 1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关键字:然:这专:专一可:值得惜:珍惜 句译:这以后才感叹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而年轻时的岁月是值得珍惜的 15.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关键字:今:现在类:像,类似 句译:现在黄生的贫穷像我当初一样,他借书读的情况也像我当初一样 16.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关键字:惟:只,只是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吝惜书,不肯借书若:似乎,好像。
句译:只是我的慷慨借书和张氏的不肯借书好像不一样 17.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关键字: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固:本来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句译: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就不幸遇到了张氏,而黄生本来就幸运而遇到了我吗? 18.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关键字:知:懂得则:那么也: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专:专心归:归还 句译: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还书也一定会快速 19.为一说,使与书俱 关键字:为:写说:一种文体俱:一起 句译:我写下这篇说,把它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二、内容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