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点体会.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713030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点体会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无疑,在课的导入这一教学的起始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的作用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教学服务判断能否形成真正有效的情境,不在于问题提供方式差异之分和氛围营造的简单华丽之别,而应归根为本质上有无刺激和引起学习主体主动作出反应,并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境界因此,我们备课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深入关注他们对某知识点的兴趣程度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深入琢磨学生的真实感受,努力把握学生心理的真实起点,从而有机结合素材进行创造在日常教学中这些也并不是很难做到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我在上课时就常用这些方法来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知识构建情况等1.提问可提问的内容很多,可以提问学生以前的经验,也可以提问前面学过的知识甚至提问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问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如在学习变阻器工作原理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复习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有关后,这些内容熟悉后再让学生想一想要想均匀地改变电阻大小的话则应取改变电阻的哪一个因素更好一些,则学生马上想到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更为方便,然后就可以很自然的过渡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导入,复习课最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在学习设计病房呼叫电路时,因为需要用到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一些知识,所以可以先让学生归纳一下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各元件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相影响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相同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开关在干路上控制的是整个电路,开关在支路上它只能控制开关所在的支路再结合病房呼叫电路的要求,则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想到哪些用电器在干路上,哪些用电器在支路上2.激趣青少年的心理是好奇的,对于一些新奇的东西,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且带有很强的探究欲望激趣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实验、故事、珍闻、谜语等如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并拿出一根筷子,问:“我用一只筷子能把米瓶提起来,你们相信吗?”如果有同学说相信,就追问“我怎么样才能办到呢?”让学生来做如果大家都说不相信,我就自己操作,将筷子插在米瓶里,慢慢提起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搞清楚为什么一根筷子能提起来一瓶米学生有亲身感受,学习起来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再如讲授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时,可先给学生演示“喷泉”实验,即通过加热让壶里的水溢出来然后再导入课文,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增强介绍人世间罕见的珍闻也是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好方法。

      如教《运动和静止》时,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子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你想弄明白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和静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可以弄明白其中道理了接下去讲课,学生注意力自然集中了3.怡情诗歌、音乐、图画、游戏等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都能使青少年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不仅能激活大脑兴奋中心,而且能促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历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最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稍纵即逝的灵感,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况下产生的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一节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先看《闪闪的红星》中的一段视频《小小竹排》,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到的动运的相对性,在远处排的镜头明明是竹排在江中游,而站到竹排上排的镜头怎又是青山也在走呢,让学生很容易想到要想研究物体的运动与静止,一定要说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而言的而在习平面镜的成像时,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组图片水面成像时形成的对称美,然后再看一段视频《咖啡猫2之双猫记》,让学生体会到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而双猫记中咖啡猫最后之所以露馅的原因是它没有和前面的那只猫做得一致,也就是没有关于平面镜对称。

      学生在这种嬉笑中掌握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上课伊始的导入艺术和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肯于钻研,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出实用又有效的情境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情境语言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精练、灵活,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简明、实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