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比较粗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比较粗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特征之一:大小的不同;2. 学习比较粗细的概念,初步认识粗细的关系;3. 提高观察与比较的能力;4.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比较粗细三、教学准备:1. 课件(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比较粗细》 PPT);2. 物品:一只粗绳、一只细绳、一盒铅笔、一支圆珠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今天来上哪门课?”• 学生回答:“来上科学课• 老师说:“很好,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呢?”• 学生回答:“要学比较粗细2. 发现(10分钟)• 老师出示粗绳、细绳、一盒铅笔、一支圆珠笔,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品的大小和粗细,询问:“粗绳是比细绳粗还是细绳更粗?铅笔粗还是圆珠笔更细?你们怎么看?”•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可以在白板上以“粗细表格”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回答,比较几个物品的粗细,引领幼儿发现问题物品比较前比较后粗绳细绳铅笔圆珠笔3. 思考(15分钟)• 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粗细概念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供一组相似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老师可以让学生将纸张分为4份,每份用来画一种不同的物品。
学生画完后,老师要求学生首先分别用细绳和粗绳各量一下所画的物品,记录下每个物体的粗细:粗绳量出的大小放在粗细表格“比较前”一列,细绳量出的大小放在“比较后”一列物品比较前比较后物品1物品2物品3物品4• 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品的大小和粗细,沉思片刻,判断:“粗绳量出的大小和细绳量出的大小哪个大?”• 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互相比较,引导他们出粗绳比细绳量出的大小要大,粗细之间存在大小之分•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粗细之间有什么规律?如果我让它们排成一排,应该怎么排列?• 学生可以相互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记在白纸上4. 经验(10分钟)• 老师可以请学生报出自己的思路、思考结果,为期末“:粗细之间的关系”的部分提供文本5.(10分钟)• 老师可以请学生再次表述粗细之间的关系和排列方式,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解决了幼儿园中班学生对物体粗细概念的认知和初步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物品的大小和粗细,使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幼儿的兴趣点和教学需求,前来缓慢、灵活自如、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特点,采用小组探究、互动提问等形式,使幼儿在畅快体验中掌握了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