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肃势泉市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精品****大师
  • 文档编号:591677265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0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以人为本”目前可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管子》一书中《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是托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宰相管仲撰写,其主要内容成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两汉之际,由于儒学盛行,人本思想成为政治社会的共识两汉之后,在《晋书》《唐书》等史料中,以人为本已成为固定格式,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从史学上看,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殷周之际是中国社会思想开始脱离宗教神学的时期,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却最终走向灭亡周灭商后,为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对殷商灭亡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映在《尚书》中的《君奭》《无逸》等周初的文献中。

      《君奭》对天命进行了系统阐释,认识到了殷商之所亡不在于鬼神《无逸》篇则论述了周的崛起在于“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而《君奭》中“惟用闵于天越民”则将天命与民心向背联系在一起,最终构成了周初“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虽受限于时代,但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无疑是一种进步在我国古代汉语中,人民多指黎民百姓,“人”与“民”时常连用成为合成词组如,《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因此“敬天保民”的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人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论语》中多处涉及“仁”的论述,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还提出“仁者人也”(《中庸·第二十章》),深刻阐明“仁”的核心在于人孔子的思想虽然是贵族团体的立场,但周游列国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了“苛政猛于虎”,使他成为了人本思想的忠实倡导者如《论语·乡党》中描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由此可见孔子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视。

      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倡导“以民为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指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还特别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责”,强调的是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以人民为宝,其实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直截了当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是“仁”的本质,也是“仁”的真谛,他将孔子提出的“仁”系统化为“王道”这一概念,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观念,使得人本思想真正成为了政治主张,而不再只是一种人道关怀儒学中以人为本思想,以人在社会中的主导主动地位取代了天命鬼神原先的支配地位,匡正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主体与目标,随着秦汉之后儒学的兴盛,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效果,突出表现在:一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确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天命的从属如,“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礼记·礼运》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进步,也是一场具有颠覆性效果的社会变革二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正如《荀子·王制》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思想被后世思想家所推崇,被历代君王奉为圭臬古代以人为本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以人为本的思想尽管节制着君主专制下不断膨胀的个人权力,然而其实现途径却要靠专制的强制性来推行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古代思想家特有的“依附性”与“归属感”,失去了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在受维护专制统治这一前提的影响下,以人为本思想并未带来人民地位的提高,反而强化了君王与人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并通过“礼”对尊卑、贵贱等级关系形成制度约束,进一步消弭了民众的不满与反抗,深刻反映出古代思想家的奴役性其结果是,以人为本思想成了国家及君王加强对民众统治的基础和工具,人民不仅没有地位可言,也根本不具备与“君王”对垒的权力、能力和财力摘编自孙煌《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以人为本”的文字记载,说明这种思想在两汉之际产生并延续了下来。

      B.古代汉语中,“人”与“民”时常连用,多指黎民百姓,“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C.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仁者人也”深刻阐明了“仁”的核心在于人D.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观念,使得人本思想真正成为了政治主张,而不再只是一种人道关怀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而周朝“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惟用闵于天越民”,后者无疑比前者更进步B.秦汉之后,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C.荀子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主张被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奉为圭臬D.虽然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强制性的特点,人民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3.下列选项,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是()(3分)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D.“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苏轼《荔枝叹》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5.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杨同志[注]赵树理过了阴历八月十五日,正是收秋时候,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他们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主任?”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村主任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老杨同志答道:“县里广聚仍问道:“到这里干什么?”小元棋快输了,在一边催道:“快走棋嘛!”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往台阶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广聚见他的话头有点不对,也就停住了棋,凑过来搭话老杨同志也看出他是村主任,却又故意问了一句:“村主任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老杨同志才把介绍信给他,信上写的是:“兹有县农会杨主席,前往阎家山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请予接洽是荷……”广聚看过了信,把老杨同志让到里屋,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要请老杨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饭。

      老杨同志道:“还是兑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广聚还要讲俗套,老杨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广聚见他土眉土眼,说话却又那么不随和,一时想不出该怎么对付,便道:“好吧,你且歇歇,我给你出去看看!”说了,就出了公所去找恒元恒元道:“前几天听喜富说有这么个人这人你可小看不得!听喜富说,有些事情县长还得跟他商量着办广聚道:“是是是!你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一次在县里开会,讨论丈地问题那一天,县干部先开了个会,仿佛有他,穿的是蓝衣服,眉眼就是那样恒元道:“去吧!好好应酬,不要冲撞着他!”广聚走出门来又返回去问道:“我请他到家吃饭,他不肯,他叫给他找个老百姓家去吃,怎么办?”恒元不耐烦了,发话道:“那有什么难办?他要那么执拗,就把他派到个最穷的家——像老槐树底老秦家,两顿糠吃过来,你怕他不再找你想办法啦?”广聚道:“老槐树底那些人跟咱们都不对,不怕他说坏话?”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广聚回去就把饭派到老秦家阎家山没有行过这种制度,老秦一来不懂这种管饭只是替做一做,将来还要领米,还以为跟派差派款一样;二来也不知道家常饭就行了,还以为衙门来的人一定得吃好的。

      他既是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到东家借监,到西家借面,老两口忙了一大会儿,才算做了两三碗汤面条晌午,老杨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饭,见小砂锅里是面条,大锅里的饭还没有揭开,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没有只是一口汤!要是前几年,这饭就端不出来!这几年把地押了,啥也讲不起了!”老杨同志听她说押了地,正要问她押给谁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哈?”老杨同志猜着老秦是怕她说的有妨碍也就不再追问老秦见老婆不说话了,因为怕再引起话来,也就不再说了小福也回来了,问道:“爹!这是哪村的客?”老秦道:“县里的先生!”老杨同志道:“不要这样称呼吧!哪里是什么‘先生’!我姓杨,是农救会的你们叫我个‘杨同志’或者‘老杨’都好!”老秦老婆见孩子也回来了,便揭开大锅开了饭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齐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同志已把山药蛋南瓜舀到碗里。

      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小顺来找小福割谷,一进门碰上老杨同志,彼此问询了一下,就向老秦道:“老叔!人家别人的谷都打了,我爹病着,连谷也割不起来,后晌你叫小福给俺割吧?”老秦道:“吃了饭还要打谷!”小顺道:“那我也能帮忙,打下你的来,迟一点去割我的也可以!”老杨同志问道:“你们这里收秋还是各顾各?农救会也没有组织过互助小组?”小顺道:“收秋可不就是各顾各吧?老农会还管这些事啦?”老杨同志道:“那你们这里的农会都管些什么事?”小顺道:“咱不知道老杨同志自语道:“模范村!这算什么模范?”老秦家五岁的小女孩听见“模范”二字,就想起小顺教她的几句歌来,便顺口念道:“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选自《李有才板话》,有删改)【注】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主任广聚只顾下棋,对刚到村公所的老杨既没看见,又不搭话,表现出了官僚主义作风,这使得老杨同志十分恼火B.老秦老婆说的话表露出农民生活贫困程度之深,老秦听到老婆说出押地的事后,担心闯祸,急得对她喝骂了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