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docx
23页目录一、 导言・・・・・・・・・・・・・・・・・・・・・・・・・・・・・・・・・・・・・・・・・・・・・・・・・・・・・・・・・・・・・・・・・・・・・・・・・・・・・・・・・・・・・・・・・・・・・3二、 文献综述 3三、 研究概况 5四、 研究方法 6五、 数据分析 6六、 研究结果・・・・・・・・・・・・・・・・・・・・・・・・・・・・・・・・・・・・・・・・・・・・・・・・・・・・・・・・・・・・・・・・・・・・・・・・・・・・・・・・・・・18七、 讨论 19八、 小结 19九、 参考文献 19十、附录(问卷) 20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摘要】大学生是社会最开放,最有个性的群体之一,他们对待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态度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社会对待同性恋现象的最开明态度大学校园充斥着主流文化而同性 恋则是游离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①两种文化相互交集,相互冲突碰撞,已经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本文正是为探究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现状,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 找出影响其态度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等因素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差异, 同时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看法存在这非理性的判断。
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同 性恋的态度及看法,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性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同性恋亚文化态度一、 导言本调查针对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结婚的态度进行调查,在指导老师陆小媛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所得数据,运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 定量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1.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与所处地区的发达程度成 正比,例如出生在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结婚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不同性别 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有明显区别例如男生和女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接受程度有明显差异3. 部分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和认识存在非理性分析判断阶段,受外界的影响大4.当前同 性恋亚文化冲击主流文化照成的诸多矛盾,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价值发生偏差二、 文献综述同性恋②“Homosexuality”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笔下, 他于1868年的一篇文章中创立该词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颁布新宪法,规定从事男性同 性性行为的行为者判处一年到四年的监禁Karl Maria Kertbeny撰文抨击并抵制该法令, 并首次创出单词“homosexuality”,已用来替代当时广泛使用的带有贬义色彩的“鸡奸者① 《同性恋亚文化》,作者:李银河,2009《内蒙个出版社》出版② 参考百度百科(pederast)” 一词。
Kertbeny希望他的新词和对这个词的解释能对废除德意志帝国新宪法 第175条有所帮助但该法条仍于1871年通过并施行,60年后,成为纳粹政府屠杀同性恋 的法源德国精神病学家,《性精神病态》(Psychopathia Sexualis)③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克 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和其他的医生接受了这个词,将它作为使用在 病理学诊断方法中同性恋④或同性爱(homosexuality)、男同性恋(gay)、女同性恋(lesbian),是一种 性倾向,指相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及性吸引的现象,同性恋作为一种自我身份 认同和社会标签,有时,同性恋也用以指“同性性行爲”,而不论参与者的性倾向如何或是 否有情感上的持久吸引历史上曾有过接受同性恋和压制同性恋的时期,例如古希腊同性恋、 古罗马同性恋部分先进国家,如北欧、西欧各国及美国数个州,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是 增加同性恋的透明度、认同度、及为同性恋提供平等的法律权利,包括婚姻、领养、医疗保 健等等此外,动物同性恋现象、性倾向和生物学也是被社会、各界所广泛注意到的议题 同性恋连同双性恋和异性恋,一起构成了“异性恋一同性恋连续性谱”的三大主要部分,诸 多研究显示同性恋人口占总人口的13%,但在2006年一项研究指出,至少仍有20%的同性 恋人口,不愿透露自己的性倾向,因此这些数据可能低估了真实情况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把同性恋⑤排除于心理障碍疾病范 畴之外,并将其作为一种少数人的自然状态 与异性恋相平行的状态。
现在西方许多学者把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差异比喻作不同人种间的差异,或左利手与右利手(习惯于用哪只手) 的差异根据2001年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6第3版(CCMD) III)对同性恋的定义:指 正常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 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9月30日综合消息⑥“欧洲涌现多名同性恋高官,民众看重 诚信而非性取向”(编辑岳连山)这些事实表明,绝大多数欧洲人在观念上已经不认为同 性恋违背伦理,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丑事由于性由社会构建而成,而非天生的,所以由“性”所衍生出来的无论是同性恋也好还③ 《性精神病态》.1886年出版,作者: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④ 参考维基百科⑤ 《国际疾病分类》1992年⑥ 《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9月30日,综合信息,岳连山编辑 是异性恋也好,也必然是社会构造的产物⑦佛洛伊德派的学者将同性恋归因于儿童时期的 压力,特别是一个强势、过度保护的母亲配上一个软弱、无力而又有敌意的父亲,会使得男 孩缺乏对男性形象的适当认同本文指在通过对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状况调查分析,分析大学生在性别和 出生地域的不同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进一步探究一个传统文明的古老的东方国家在现代逐 渐兴起同性恋亚文化的冲击之下的各种反应。
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开明最开放的分子,对大学 生进行调查,可以预测未来整个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整体走向,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 文明在受同性恋亚文化的冲击之下的改变进行对比,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三、研究概况(一) 调査对象: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包括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及大学城校区)学 生、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二) 概念界定:同性恋⑧: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 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 同性恋者同性恋经历了由“犯罪”到“宽容”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的进步意义三) 研究基本框架:(1)一级指标包括:对同性恋的认知、对同性恋的态度、对同性恋结婚的态度三大部 分2)二级指标:包括认知度、认知的途径和结果、支持与否、影响因素、何如看待等四) 研究假设:1•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与所处地区的发达程度成正比2. 不同性别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有明显区别3. 部分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和认识存在非理性分析判断阶段,受外界的影响大4•当前同性恋亚文化冲击主流文化照成的诸多矛盾,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价值发生 偏差。
五) 因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性别、家乡、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度、同性朋友所占的比例⑦ 《同性恋亚文化》,作者:李银河,2009《内蒙个出版社》出版⑧ 参考百度百科因变量:(1)对同性恋的态度:包括对同性恋的描述、本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关于同性 恋情能接受的、若身边人是同性恋的你的态度、什么因素影响你对同性恋的看法、认识的人 群对同性恋的态度四、研究方法1. 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查法(即在四大广州高校各随机派发100份问卷)2. 数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定量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从不同的视野 描述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的状况)五、数据分析(一)样本基本情况:本次研究,本小组一共派发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47份,回收率达到89.4%被调查的对象中,男生人数为243,女生人数204,如图一所示从图一:性别比例,我们可以得出男生所占的比例为54%,女生所占比例为46%,男 女比例接近1: 1,数据中的性别比相差不远,使本文的数据分析更具代表性,对下文性别 不同对同性恋态度等的具有有效性家乡403020100城市城頊乡村□百分比31. 72938. 6图二:你的家乡从图二:你的家乡,我们可以知道,被调查者中31.7%的大学生来自城市,29%的大学 生来自城镇,38.6%的大学生来自乡村,三者的比例比较接近,对我们下面分析不同出生地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等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
二)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度情况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度□百分比图三:你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程度根据图三:你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度,其中47.3%的被调查大学生偶尔关注,38.6%的 大学生很少关注,只有7.4%的大学经常关注,6.3%从未关注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大学 生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度一般,但也有7.4%的大学生经常关注同性恋话题,说明同性恋这 种亚文化对中国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校园逐渐升温同性恋全球 化的冲击,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如何正确看待同性恋成为我们急需决解的问题三)身边同性朋友所占的比例50403020100同性朋友所占比例(13^18年龄段)43. 521. 9□百分比19. 914. 511160%以上 40%-60% 40%以下 不清楚图四:你在13〜18年龄段的同性朋友所占比例从图四:你在13~18年龄段的同性朋友所占比例,我们可以得出14.5%大学生的同性比 例在60%以上,21.9%的在40%-60%之间,19.9%在40%以下,剩下43.5%不清楚从数据 中,可以知道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的比例相当,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并不是说同性朋友多 才导致对同性恋的看法和态度有差异。
四)关于同性恋的最合适的描述你认为关于同性恋最合适的描述图五:关于同性恋的描述从图五:关于同性恋的描述,可以知道54.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 情感抉择,15.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8.1%认为之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 14.8%认为是一种变态心灵的扭曲,6.9%选择其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和生 理现象的比例为70.1%,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不过也有14.8% 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变态的心灵扭曲说明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否定的看法这也 说明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判断参差不齐,不同个体具有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五)导致同性恋的因素你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因素□百分比图六:导致同性恋的因素从图六:你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因素中,25.1%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先天形成,15.9%认为 感情挫折,44.6%认为环境影响,4.3%认为其他因素影响,认为环境影响同性恋的占了被调 查的一半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认为导致同性恋因素受后天影响的比重大,同性恋的产生因 素有很多,总的来说包括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六)什么因素影响你对同性恋的看法影响你对同性恋看法的因素□百分比图六:影响你对同性恋看法的因素在图六:影响你对同性恋看法的因素,其中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占了 44.3%,周围人占了 23.5%,书籍占了 10.5%,课堂占了 6.3%,纪录片和其他分别占了 5.6%。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将近一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