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庸之道复习精练 姓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4144977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庸之道复习精练 姓名 中庸之道复习精练姓名 1.阅读《淮南子》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撜溺(拯救溺水者)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1)对子路和子贡的不同做法,孔子赞同子路而否定子贡结合《论语》所学,你认为孔子是依据什么来评判的? 答:依据“做事要符合多数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做到合情合理”的中庸思想 (2)你赞同谁的做法?请简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 答: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2)“中庸”的思想与“折中主义”有什么区别? 答:“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把人分成了哪几类?你愿意与其中的哪一类交往?请结合上述语录,简要说说理由 答:①孔子把人分成五类:君子、狂者、狷者、小人、乡愿②我愿意与君子交往君子为人处事讲原则,“义之与比”“和而不同”,以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为原则,不偏袒,不苟合,符合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狂狷者有优点,狂放者积极进取,狷介者不肯做坏事,但两端平衡得都不够好;小人“同而不和”,表面打得火热,但骨子里不和谐;乡愿,是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这种人表面忠厚朴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是道德的破坏者。

      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孔子所恶的四种人与子贡所恶的人有所不同,这与他们对人的要求不同有关请简要说明不之处答:孔子更强调人要包容厚道;要讲礼仪;遵守尊卑的秩序;做事要通融,不能固执不通,把无知当作勇敢子贡更强调做人要诚实、谦逊、尊重他人隐私 (2)从选用的语录来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 答: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君子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5.阅读《论语》中四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1分) 中庸之道复习精练姓名 1.阅读《淮南子》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撜溺(拯救溺水者)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1)对子路和子贡的不同做法,孔子赞同子路而否定子贡结合《论语》所学,你认为孔子是依据什么来评判的? 答:依据“做事要符合多数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做到合情合理”的中庸思想 (2)你赞同谁的做法?请简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 答: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2)“中庸”的思想与“折中主义”有什么区别? 答:“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

      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把人分成了哪几类?你愿意与其中的哪一类交往?请结合上述语录,简要说说理由 答:①孔子把人分成五类:君子、狂者、狷者、小人、乡愿②我愿意与君子交往君子为人处事讲原则,“义之与比”“和而不同”,以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为原则,不偏袒,不苟合,符合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狂狷者有优点,狂放者积极进取,狷介者不肯做坏事,但两端平衡得都不够好;小人“同而不和”,表面打得火热,但骨子里不和谐;乡愿,是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这种人表面忠厚朴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是道德的破坏者 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孔子所恶的四种人与子贡所恶的人有所不同,这与他们对人的要求不同有关请简要说明不之处答:孔子更强调人要包容厚道;要讲礼仪;遵守尊卑的秩序;做事要通融,不能固执不通,把无知当作勇敢子贡更强调做人要诚实、谦逊、尊重他人隐私 (2)从选用的语录来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 答: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君子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5.阅读《论语》中四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1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