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南通通州区、海安2020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i****i
  • 文档编号:128643517
  • 上传时间:2020-04-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2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春秋时期参政议政之人多为世袭大夫,而到了战国时期寒微出身的人更多的参与到各国大政方针的朝议决策中这一变化可以说明战国时期A.分封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贵族政治进一步瓦解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宗法关系已荡然无存2. 唐太宗鉴于旧门第的虚夸腐败,令人厘定《氏族谱》,以当朝仕宦之家代替旧族王子、公主的婚配,都在新起的勋贵门第中求得此后唐朝又四次重定氏族之谱,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陈代谢,于是所有的士族门阀都不能有固定不变的社会政治身份了据此可见唐代A.政府不再重视家族门第 B.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C. 士族门阀势力走向衰落 D.官场仍为世家大族垄断 3. 右侧是清乾隆皇帝上谕的部分内容,该上谕的撰拟者应是A.南书房 B.内阁C.军机处 D.总理衙门4.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 服之盛”,即奢华生活。

      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 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折射岀北宋A.社会普遍崇尚奢靡享乐 B.门第等级观念根深蒂固C.诗词创作水准超过前代 D.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5. 明清时期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这主要反映出当时松江府A.市镇经济较为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岀现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D.商品经济比较发达6. “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这种观点A.延误了传统体制的变革 B.获知了战争取胜的关键C.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本质 D.否定了天朝上国的观念7. 有学者认为: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憲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社会形势A.推动维新变法思潮的传播 B.有利于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C.促进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 D.奠定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基础8.下表反映了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部分年份)。

      表格信息反映出该银行年份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钱庄外国洋行外国在华银行合计1897年底70141241001898年底51113801001899年底850150100A.民族经济领域的放款额逐年递增 B.秉持爱国理念拒绝与洋商合作C.受益于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D.推动了中国民族经济的近代化9.从1912年至1936年,中国进口商品中轻工业产品的比例由54.7%下降到14.3%,重化 工业产品则从13.7%提高到47% (其中主要是机器的增加)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轻工业产品实现了自给 B.工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C.重化工业成为经济支柱 D.经济发展服务抗战需要10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这里的“现阶段”止于A. 1949 年 B. 1953 年 C. 1956年 D. 1966 年11. 杨奎松认为,中美关系自和解之后,逐步从单纯的“外力(应付共同面临的外部威胁)” 驱动型转变为“内力(产生于各自主要的国内政策的合作愿望)”和“外力(在全球 和地区安全事务上的合作需要)”的双向驱动型。

      形成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中国A.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2. 下表列举了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据表中信息推断,当时我国时间会议改革目标1982 年中共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5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 年中共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 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A.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场 B.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已经明确C.市场助推政府调节经济运行 D.市场居于资源配置主导地位1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此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繁荣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对于空间技术的垄断C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启动“希望工程”中国教育重获生机14. 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陆时,吸引他们目光的东西是金、银其他欧洲人来到美洲后,焦点转向烟草、咖啡豆、可可、糖这些珍贵农产品的出口这一变化A.开启了全球联系的建立 B.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C.引起了金银货币的贬值 D.确立了工业资本的统治15. “首先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所发现的自然规律,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其次是人本主义观念,反对服从神的意志;再次是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第四是推崇经济自由的原则。

      这些理念属于A. 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 B. 16世纪的路德教教徒C.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D. 19世纪的社会主义者 次序186018701S8019001甲甲丙丙2乙丙甲丁3丙乙丁甲4丁丁乙乙16. 右表显示了四个强国的工业生产在不同时期 的次序排列,这四个国家应该是 A. 甲:英 乙:德 丙:法 丁:美 B. 甲:英 乙:法 丙:美 丁:德 C. 甲:美 乙:英 丙:德 丁:法 D. 甲:英 乙:法 丙:德 丁:美 17.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有学者评论道:“制宪代表们接过了英国宪政的基础,人民主权论,但是抛弃了它的议会至上制和一边倒式的议会两院制这一评论主要基于该宪法A.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首创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 D.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8. “古典物理学进入鼎盛时期;化学也已完成了它的革命,取得了精密科学的地位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生命科学也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新的学科纷纷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开始形成下列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牛顿建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研制改良蒸汽机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D.美国造出电子计算机19. “国家鼓励农民个体经营,允许贸易自由,国家通过商业进行调节,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把分散的小农联合起来。

      材料描述的是苏联(俄)某时期的农业政策,该时期是A.新经济政策实施阶段 B. “一五”计划时期C.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D.赫鲁晓夫执政期间20. 《剑桥欧洲经济史》指出美国经济政策在新政时期的变化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小得多许多改革都是以往不断尝试但几近失败的计划的延续,它们之所以能在新政时期得以完成是因为大萧条所带来的恐慌情绪超过了谨慎和保守的心理材料主要强调A.新政遵循了美国传统的经济理念 B.新政的实施缘于社会的恐慌情绪C.危机催生了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 D.危机的严重性加速了历史的进程21・1945〜1948年,美国先后向日本派出的三个调查团,分别就日本的战争赔偿的问题先 后建议:必须拆除日本剩余的工业设备用于战争赔偿;只拆除军用设备,保留必要的 设备,用于日本经济的复兴;为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减赔偿范围,减少2/3 的军工设备的拆赔量由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态度的变化可见A.日本经济崛起促使美国调整政策 B.美国逐渐把日本纳入其战略轨道C.日本已经和美国结成了盟友关系 D.美国主动扶持日本军国主义势力22. 右侧大事年表取自《世界历史速读》,该表反映的主题是1956年10月日本与苏联建交1960年7月~9月苏联单方面撤走在华技术人员1966 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71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 年中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A.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裂B.欧洲走向联合挑战美国霸权C.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D.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逐渐脱离了 “北方技术”和“南方劳动”的模式,开始形成发达国家主要发展高精尖的技术 密集型工业、新兴工业国家发展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一般发展中国家主要发 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阶梯状结构。

      这主要说明A.西方国家扩大资本输出 B.各国经济的协作和依赖的加强C.国际分工已经初步形成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4.“在生产过程中……人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开始转到控制生产过程,体力劳动在生产 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和文化型发展为科技型和智力型, 不少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只同数据和图表打交道,不同生产过程发生直接联 系这些现象出现于A. 19世纪上半叶 B. 19世纪下半叶 C. 20世纪上半叶 D. 20世纪下半叶25. “黑色幽默”是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派作家比较关心社会现实,在小说中把周围世界中的丑恶、畸形、残忍、阴暗的人物与事件加以渲染和夸大,并用某种玩世不恭、 嬉笑怒骂、唐突无忌的态度行嘲弄与讽刺下列作品的风格与“黑色幽默”最为接近 的是A.《苹果车》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巴黎圣母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0分26・(12分)自宋元以来,直至明朝中后期,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转折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

      明经内‘四 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 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元)《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材料二 明初,理学的地位进一步强化,“自考亭(朱熹)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直到王阳明心学才出现了重大转折王阳明主张打破传统经 典和理学的束缚,并倡导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明朝后期的李贽更突出地发挥了心学 反传统的一面,指出正是由于人们盲目听从“师父之教”,而造成了 “独无是非”的 沉闷局面他还声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对讲 求实际利益的“私心”持一种认同的态度,这使王学的“良知”从抽象的本体进一步 变成了个人的、感性的自然真实由于李贽的思想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因而得以 广为传播——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元朝宰相的建议及其理由5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理学在阳明心学出现前后所发生的变化,简析李贽对王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展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李贽的思想得以广为传播的时代环境3分)27. (15分)从生产和经营方式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