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产工艺技术炼钢分厂工艺技术文件.pdf

195页
  • 卖家[上传人]:蜀歌
  • 文档编号:154498289
  • 上传时间:2020-12-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3MB
  • / 19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产工艺技术炼钢 分厂工艺技术文件 生产工艺技术炼钢 分厂工艺技术文件 基本工艺技术规程 一、原料基本规程(XFGY01/01 2007) 1 二、转炉工艺技术规程(XFGY01/02 2007) 5 三、吹氩工艺技术规程(XFGY01/03 2007) 12 四 、 LF-70t钢 包 精 炼 炉 工 艺 技 术 规 程 ( XFGY01/04 2007)13 五 、 VD-70t钢 包 精 炼 炉 工 艺 技 术 规 程 ( XFGY01/05 2007)16 六、1 连铸机工艺技术规程(XFGY01/06 2007)19 七、2 连铸机工艺技术规程(XFGY01/07 2007)32 八、结晶器电磁搅拌操作规程(XFGY01/08 2007)39 九、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操规程(XFGY01/09 2007)42 十、放射源安全操作规程(XFGY01/10 2007)43 钢种工艺技术规程 十一、常炼钢种工艺操作要点(XFGY01/11 2007)44 附录:过程质量工艺监控规 范 110 一、原料基本规程一、原料基本规程 (XFGY01/012007) 1、铁水供应1、铁水供应 1.1 炼钢用铁水化学成分执行标准:YB/T5296-2006炼钢用生铁 。

      表1 炼钢铁水技术条件参考表: 牌号L04L08L10 硅Si0.450.450.850.851.25 碳C3.50 一组0.40 二组0.401.00锰Mn 三组1.002.00 特级0.100 一级0.1000.150 二级0.1500.250 磷P 三级0.2500.400 特类0.020 一类0.0200.030 二类0.0300.050 化学成分 硫S 三类0.0500.070 铁水温度1280 带渣量1 注:正常情况下转炉炼钢用铁水应符合以上要求,考虑转炉炼钢对铁水的适用情况,以上 条件可暂不作为验收依据;但当铁水硅(%)0.85、锰()1.00、磷()0.100、 硫()0.070,铁水温度()300 生过烧率14% 550mm80%(50mm者各10) 允许最大粒度 60mm 料仓内储存 时间不大于 48 小时 铁矿石协议 TFe55%SiO218% S0.4% 550mm80%(50mm者各10) 允许最大粒度 60mm 要求不含铜 锡及其它元 素, 干燥、 无 泥砂杂质 莹石YB/T5217-2005 牌号:FL 80CaF80%SiO218.5% S0.2% 550mm80%(50mm者各10) 允许最大粒度 60mm 要求无杂质、 泥砂, 应干燥 轻烧白云石YB/T5278-2007MgO30%CaO50%SiO21.5% 550mm80%(50mm者各10) 允许最大粒度 60mm 要求无泥砂、 杂质, 应干燥 镁球协议MgO70%SiO24%2050mm干燥 焦炭GB/T1996-2003 固定C80%S0.5% 灰份:1215% 开新炉:550mm80% 炼钢:25mm80% 干燥 注:表中化学成分为参考指标,材料实际化学超出上述范围时,应及时调整使用量。

      冶炼钢种对气体含量有严格要求时,禁止使用受潮和结块的原辅材料 4.2 每天根据生产要求和现场库存情况按品种、 规格及时将所需的材料调运至车间指定地点 4.3 石灰、轻烧等卸入地下料仓的材料,卸车时要确认好对应的仓位,不可混料,并做好卸 车记录 4.4 脱硫剂、焦碳粉等按指定区域分类、挂标识牌堆放 4.5 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等主要辅助材料,当使用情况发生异常时,应取样抽检,抽检 结果及时通知炉前,以作为增加或减少加入量的依据 5、耐材供应5、耐材供应 5.1 质量要求:各类耐火材料化学成分和理化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协议 等要求;各类耐火材料不允许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前确认不得有缺棱、掉角、裂纹 和尺寸超标 5.2 每天根据生产情况,把所需耐材按时调运到指定地点,排放整齐,卸车时要轻拿轻放, 避免碰撞,要求所使用的耐材无缺损、掉角,尺寸符合要求 6、炉顶料仓上料规程6、炉顶料仓上料规程 6.1 上料流程: 地下料仓料仓振动给料器1#皮带机2#皮带机运转站3#皮带机4#皮带机炉顶 料仓 6.2 上料前准备 6.2.1 开机前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2.2 检查各料仓存料情况,有无混料; 6.2.3 确认各漏斗处有无障碍物; 6.2.4 确认各皮带机运转正常,检查皮带机滑道上有无障碍物;检查马达及各种联系、指示 信号是否良好; 6.2.5 上料时,专人检查上料情况,发现料内有异物,立即取出。

      6.3 上料 6.3.1 开机顺序:4#皮带、3#皮带、2#皮带、1#皮带、振动给料机; 6.3.2 振动给料机放料时放料口流量应控制适当,铺料厚度100mm; 6.3.3 上料时应检查皮带机是否跑偏、洒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3.4 认真检查各种原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3.5 停机前,通知地下料仓停止振料,然后按1#皮带、2#皮带、3#皮带、4#皮带顺序停机, 停机时皮带上不准有料 二、转炉工艺技术规程二、转炉工艺技术规程 ( (XFGY01/022007) ) 1、转炉基本设计参数1、转炉基本设计参数 1.1 转炉公称容量 65 吨 1.2 转炉炉体参数 1.2.1 炉壳外形参数 炉体总高度 7490mm 炉壳直径 5370mm 炉口水箱直径 2200mm 1.2.2 炉衬内型尺寸 炉膛有效高度 6551mm 炉膛直径 3770mm 炉口直径 1915mm 新出钢口内径 140mm/150mm 1.2.3 耐材厚度 炉衬永久衬 125mm 炉衬工作衬 610mm 1.2.4 转炉有效容积 61.4m3 1.2.5 炉容比 0.94m3/t 1.3 氧枪参数 1.3.1 枪身参数 氧枪外径 219mm 氧枪中径 180mm 氧枪内径 133mm 1.3.2 喷头参数 喷头形式四孔拉瓦尔喷头 喉口直径 32mm/31mm 喷孔夹角 12O 2、开新炉工艺2、开新炉工艺 2.1 开炉前准备 2.1.1 检查耐火材料砌筑质量,确认无穿炉、漏炉隐患。

      2.1.2 确认转炉倾动、氧枪升降、合金称量、散装料称量等转炉设备系统工作正常 2.1.3 确认各部位氮封工作正常;除尘风机正常运转,汽化冷却系统工作正常,炉下无积水 2.1.4 确认炉体中压水水冷系统工作正常 2.1.5 确认氧气、氮气、氧枪高压水等各转炉仪器仪表、信号、灯光显示及其各联锁机构、 各调节阀、切断阀工作正常,氧枪事故提升装置处于待用状态 2.1.6 确认底吹系统管道阀门无漏气,各仪器仪表、调节阀、切断阀工作正常 2.1.7 落实氧气总管压力1.2Mpa,氮气总管压力1.2Mpa,氩气总管压力1.2Mpa,氧枪 高压水总管压力1.0Mpa 2.2 开新炉操作 2.2.1 开炉前炉内装入一料斗木柴,确认开炉后,用火把投入炉内引然木柴,摇炉至零位, 降枪吹氧助燃,观察炉口有明显的燃烧火焰后,将烘炉用的焦碳分时分批加入炉内进行烘炉 操作烘炉过程开通底吹供气系统 烘炉时间控制:先小火烘烤 6090 分钟,氧压为 0.01-0.20MPa;再大火烘烤 120180 分钟,氧压为 0.20-0.60MPa;总烘炉时间在 240 分钟左右 烘炉过程中,调整氧枪枪位,要求炉衬各部位烘匀烘好。

      2.2.2 烘炉完毕,观察并确认炉膛无异常后,装入 65t 左右铁水,装铁完毕立即开始供氧吹 炼,氧枪工作压力 0.65MPa 2.2.3 新炉第 1 炉渣碱度按 2.83.2石灰在开吹 5 分钟时先一次加入 8001000Kg,待炉渣 化好后小批量陆续加入其余石灰,全部渣料在终点前 3 分钟加完 2.2.4 萤石加入量按 300kg 左右控制,禁止在头批料(新炉第 1 炉)和终点前 3 分钟内加入萤 石 2.2.5 开新炉终点出钢温度应1680 2.2.6 新炉第 1 炉冶炼 Q235A 等普碳钢种,出钢完毕进精炼炉调整成分 2.2.7 开新炉出钢后,进行溅渣操作,重点保护炉底及接缝,并尽快组织下一炉的冶炼,前 5 炉应保证连续冶炼,前 5 炉不安排冶炼优质钢和特殊钢 3、装入制度和供氧制度3、装入制度和供氧制度 3.1 装入制度:装入制度实行定量装入炉役中后期,总装入量应尽量稳定在 8085 吨,其 中:铁水装入量按 6065 吨,冷料(废钢和生铁块)装入量按 1620 吨为合适(根据铁水 装入量,调整废钢和生铁块搭配比例) 如因铁水供应原因引起总装入量不足,应及时通知铁厂,并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作出调整。

      前期炉役总装入量可减少 24 吨 钢水经 VD 真空处理总装入量控制在 75 吨左右 3.2 供氧制度:实行恒压变枪操作法 3.3 枪位(复吹):开吹枪位:12001300mm,高枪位:1800mm,低枪位:1100mm,基本枪位: 12501500mm, 基本枪位为主吹炼枪位, 吹炼终点进行压枪操作, 枪位 11001200mm, 时间30 秒 顶吹时,各阶段枪位降低 50100mm 3.4 严禁过低氧压操作,工作氧压不小于 0.60MPa 3.5 严禁过低枪位操作,最低枪位不低于 1100mm;严禁较长时间高枪位操作 3.6 正常供氧时间:1315 分钟,在正常的装入量和供氧压力范围内,如果供氧时间超出正 常范围,炉长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3.7 液面高度测量:从新炉开出后第 2 炉起,每班接班后第 1 炉由炉长组织测量液面高度、 并做好记录,作为确定氧枪枪位的依据 ; 此外,每逢装入量变化、更换新氧枪、补炉第 1 炉、 或操作异常时,都要组织测量金属液面,并调整枪位 3.8 氧枪喷头更换标准: 氧枪漏水, 化渣异常或脱磷困难, 容易产生喷溅, 出现异常过氧化倾向, 低碳时脱碳困难, 金属收得率明显降低。

      4、底吹制度4、底吹制度 4.1 底吹气体种类:氮气(N2) 、氩气(Ar) 4.1 底吹供气强度 0.010.10m3/min.t 底吹供气强度根据吹炼各阶段脱碳速度, 按高低 高模式设定,吹炼中后期(不超过 8 分钟)应将底吹用氮气切换为氩气 5、造渣制度5、造渣制度 5.1 造渣原则:初期渣早化,过程渣化透,终渣作粘,溅渣挂上 5.2 造渣方式:二批料,单渣法当铁水Si大于 1.0%、冶炼低P钢种或铁水带渣多时, 可采用双渣法 5.3 终渣炉渣碱度(RCaO%/SiO2%)范围 2.24.0,尽量值 2.83.2;终渣(MgO)范围 6%,尽量值 812%;TFe 范围25%,尽量值 1218% 5.4 正常冶炼时,每班前 2 炉取终渣样,分析:TFe、MgO 和 R,不合适时调整渣料 5.5 石灰 5.5.1 石灰加入量:石灰加入量根据铁水 Si、P 含量,石灰 CaO%,铁水装入量,铁块量和终 渣碱度 R 确定,计算公式: * 注:上式中石灰含(CaO%)R石灰含(SiO2%)表示石灰中有效CaO 含量 5.5.2 料斗内每装入 1 吨生铁块按 50kg/t 增加石灰加入量。

      5.6 轻烧白云石:轻烧白云石加入量按石灰加入量的 2/51/2 计算加入,可根据终渣样分析 结果适当调整 石灰、轻烧白云石加入量对照参考表见表1 表1 石灰、轻烧白云石加入量对照参考表 铁水量 t 渣料 kg 铁 水 ( Si+P) 6061626364656667686970 石灰15841610163716631690171617421769179518211848 0.3 轻白713725737748760772784796808820832 石灰18841915194719782010204120722104213521672198 0.4 轻白848862876890904918933947961975989 石灰2475251625582599264026812722276428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